谁盗了元朝开国功臣墓?或与朱元璋军队有关,未腐尸被从棺中拖出
元朝开国丞相家族墓地被盗推测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我在“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曾连续说了元朝开国功臣、官至丞相的史天泽家族墓地的考古发掘情况(详见《河北发掘元朝开国丞相家族墓地,发现一罕见葬法,为元墓考古首例》和《一元朝贵族墓设计成“复式户型”反盗阴宅,墓下有墓,含阴阳玄机》两篇文章),从考古发现来看,史天泽家族墓被破坏得相当严重,盗墓者相当野蛮,既不像是普通盗墓者所为,又不是专业盗墓者干的事。

会是什么人呢?这篇文章要解的就是这个谜!
当时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对石太公路建设沿线进行考古时,在当年石家庄郊外后太保村发现一片墓地,共有9座墓,考古发掘了其中8座。而最后证明其为史天泽家族墓地的,是该墓地上发现的惟一 一块墓志,就是前文说过的墓主采用特殊“坐死葬”的四号墓(M4)墓志。
这块墓志能保存下来,而没有被盗墓者破坏。是因为墓志放置位置特殊。
四号墓墓室是少见的正方形,在墓室石顶板正上方0.5米、距地表3.05米处,发现了一块石质墓志。

墓志无盖,做工较为粗糙,背面和四边皆不整齐。发现时看到墓志平放,志面朝上,用一层平砖把志面封盖严实,相当于志盖的作用。
墓志一般不会放在墓室顶上,要么墓室内,要么墓道内,如此放置确实反常。根据墓志粗糙,连盖也没有的情况,是不是墓志制作太紧张,临时放置的?而正是因为如此反常放置,墓志才得以保存了下来。

志石纵0.84米,宽0.75米,厚0.12米。志文楷书,23行,满行24字,计527字。
志文称:“卜以三年二月甲申,葬真定之真定县太保庄太尉兆次……”“三年”即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兆”即基地,“次”即墓地的中间,“太尉”指史天泽。

志文证明,此墓主为史天泽的第四子、官至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右丞的史杠,从而确认后太保村墓地是史氏家族墓地。
包括史天泽墓在内,史氏家族墓地同期发掘的其他7座墓,均没有发现墓志。
史天泽是汉人,身份和地位又那么高,不会没有墓志,应该是被盗墓者破坏或取走了。如在一号墓(M1)主室乱土中,出土了一块两面经磨制平整的石块,考古报告认为,应是墓志盖上的残块。

一般盗墓者只取有用的随葬品,不会要墓志,也不会破坏墓志,什么样的盗墓者会这么狠?盗走了随葬品后,把墓主的“阴间身份证”也破坏了!
可以肯定,在元朝存在时期,显赫的史氏家族墓决不可能被盗。史氏家族数代被封在真定,帅兵真定,也没有人敢去盗。
当年,史氏家族墓地有专门的看坟人,后太保村的出现就与看坟有关。
那么,盗墓者光顾史氏家族墓地,可能在什么时候?应该在元末明初。
考古中发现,八号墓(M8)被盗墓时,墓主的尸体未腐。从遗骨情况推断,盗墓者将其尸体从棺内拉起,拖出,所以考古时看到尸架有一半在棺材外。

一号墓(M1)的3具骨架,全被扔下棺床,其中一具尚基本完好,另一具脊推、肋骨还连在一起。
这种情况表明,盗墓发生时距离下葬时间不会太久远,与元末明初的时间非常接近。
而结合盗墓发生的社会背景来分析,也应该这个时期!
元未明初正是中国又一乱世之秋。史氏家族墓地处于华北大平原腹地,是通往元大都(今北京)的必经之路。明朝在统一天下、消灭蒙元的进程中,作为蒙元重镇的真正也是战区——战乱为盗墓提供了机会和条件,显赫的史氏家族墓地便成了目标。

史天泽家族是为蒙元朝廷服务的,史天泽是元朝的开国功臣,史氏家族在整个元朝都很辉煌。在元末“倒元”历史大潮中,史天泽就是中原人眼里的“汉奸”,史天泽其家族墓地就是“汉奸”家族墓地,南方打来的明军和当地汉族人,不可能放过“汉奸”墓,史氏家族墓自然难逃被报复的灾难。
从考古发现来看,盗史氏家庭墓地的盗墓者动机确实单一,除了弄走金银财宝等随葬品之外,还应有报复蒙元追随者的仇恨心理。而好多墓室漏盗、有一墓(M2)甚至逃过动难,完好保留了,说明盗墓者并不专业,可能是临时“客串”。

所以考古报告中分析,盗掘史氏家族墓地是当年民族矛盾激化的反映。我认为,极有可能与朱元璋的明朝北上军队有关。
当年盗挖史氏家族墓,不应该J 一个人两个人,而应该是一群人。他们很疯狂,破坏行为野蛮,在盗了墓室后,还有的放火焚烧,出土遗骸中有的皆呈灰黑色,就是火烧所导致的。

地面破坏更严重,连坟头封土,附近建筑,如神道石刻、石碑等,统统挖掉,推倒,打坏。那么显赫的史氏家族墓地面建筑荡然无存,甚至连遗迹都没了,就是含有政治动机、民族心理的报复式盗墓所致。
还有,史氏家族墓在当年应该是当地的一个地标,但奇怪的是,明清地方志的记载竟然不准确,显得混乱。

这也反映,在作志时墓地已无墓碑等可以证明是史氏家族墓的东西了,这也间接反证史氏家族墓地被破坏较早,不然作志者怎么会不清楚?
如果墓地在明清时仍完好,没有遭到人为破坏,是不会有这种情况的。

地下文物看陕西:古国社会,龙山时代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1:41:520001安徽发现包公墓葬,却惊现金丝楠木棺材,专家表示这是个大谜题!
安徽合肥发现了一个古墓,专家们在挖掘时发现,这里埋葬着大名鼎鼎的包青天。这个消息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然而,挖掘过程中出现了巨大的疑惑。为什么墓中的棺椁是无比珍贵的金丝楠木?这让专家感到十分矛盾。因为包青天生前是出了名的廉吏,他死后怎么会如此奢侈呢?我要新鲜事2023-04-11 21:17:350001满洲龙:中国发现的第一具恐龙化石(长8米/黑龙江出土)
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目前中国已掘出了174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而这在其中,黑龙江省发现了6种恐龙,其中就有今天要介绍的满洲龙,一起去认识看看。满洲龙基本资料体型:满洲龙是一种中国大型食草恐龙,主要以植物为食,包括各种蕨类和树叶,它体长8米,高4.5米,与三角龙、时代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234位,生活在距今98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21:31:060000三星堆遗址发现过程 燕道诚发现玉石器(传教士上报博物馆)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是我国乃至世界考古界的一大幸事,因为它的出现弥补了我国对于古蜀文化了解的空白,遗址中出土的文物也填补了中国考古学、美学和历史学等诸多领域的重要空白。那这个沉睡了数千年的遗址是怎么被发现的呢?三星堆遗址发现过程三星堆的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1:03:260000宝鸡斗鸡台考古发掘史的几个问题
虽然陕西考古的第一次发掘,是1934年2月21至3月19日间在陕西西安民政厅开展的考古发掘,但无论从发掘规模、发掘时间、发掘组织,还是从发掘成果看,1949年之前的陕西考古发掘,都应以斗鸡台考古为最。而即使是就1949年前整个中国考古发掘而言,斗鸡台考古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学界对此早有公评,自不需后学者置喙。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