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官倒”招生录取指标内幕,西门庆山东老家的学子主动加价
明朝“上大学”的特殊通道
本文作者 倪方六
2019各省高考录取分数线都公布了,又到“录取季”。
如果穿越到古代,如何上大学?古代虽然没有“大学”这个词汇,一样有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其生源也是靠录取来的,有名额限制。那么,除了成绩、关系,古代上大学有捷径吗?肯定地告诉你,有!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以明朝为例,来说说古代上大学的特殊通道。
明朝的最高学府是国子监,这是全国重点大学,本是供皇家和高﹑中级官员子弟读书和学习的地方。在正常情况下,其生源和招生指标都是从严控制,一般学子原本没有机会上国子监的。
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朝廷开了一个口子,可以花钱、向朝廷缴纳若干粮、马,获得进入国子监读书的机会——这一“招生新政”,给许多学子带来了“上大学”的希望,连乡下的地主老财都为之动心:让子孙与皇子、高官之后做同学,光宗耀祖啊,这可是祖上积八辈子阴德也未必有的好事。
所以,此“好事”一经公开,购买大学录取指标的交易十分活跃,书山有路勤为径,成了书山有路钱为径——有钱就能上大学!
“景泰”是明代宗朱祁钰的年号。朱祁钰是明成祖朱棣的重孙子,明宣宗朱瞻基的次子,明英宗朱祁镇的弟弟。他继皇位前封为“郕王”,这皇位本来与他一点关系也没有,过去皇位传承是“立长制”,所以他大哥朱祁镇当了皇帝。
朱祁钰怎么想出卖招生指标这一“新政”?原来与边境吃紧,军费紧张有关。而朱祁钰之所以能有机会当皇帝,也是因为边境战事。
当年,朱祁钰的皇帝大哥、明英宗朱祁镇,听信大太监王振的鬼话,率领20万大军“御驾亲征”,出击侵犯明朝北方边境的蒙古瓦剌部落,结果被对手生俘。国不可一日无君,朱祁镇当了俘虏后,二弟朱祁钰临时当了“代理皇帝”。
其时的明朝皇帝不好当!
边境战争不断,军事开支庞大,而国内税收却严重不足,国库入不敷出。如何增加中央财政收入?看到国人对上大学兴趣极浓,“教育投资”出手大方,其臣僚开出了创收、增收妙方——“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
这话什么意思?就是给国家上缴粮食、马匹等战略物资,便能进国子监读书——这不就是出售高考招生指标、贩卖文凭、学位那一套么!
这个国子监招生新政一出,不只让学生家长兴奋异常,找到上大学的捷径,也让后来的皇帝们看到了增加中央财政收入的好办法。只要国库一没钱,边防粮饷一没着落,地方一闹饥荒,就会想到卖招生指标。
明宪宗朱见深当皇帝的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南京大闹饥荒,时主政官员便上书北京,要卖南京国子监的入学机会,“欲令官员军民子孙纳粟送监”。
在明朝行将灭国前一年,即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朝廷也卖过国子监招生指标。
当时拥有进士“学位”、敢于直言的中书舍人(从七品文职官员,相当于今副处级干部)陈龙正上书,建议朝廷售卖上北京和南京两地国子监的入学名额,以此充实京都粮库空虚和军饷的严重不足。
北京国子监和南京国子监,是明朝仅有的两座最高学府,可以看作是明朝的“北大”和“南大”。
当时,凡成绩不够好、家庭出身一般,子女又想上大学的,都可通过给国家多缴公粮的方式,拿到国子监的“录取通知书”,进入太学读书。
这一建议得到当时皇帝、末代之君朱由检本人的赞许。也许是出于肯定吧,朱由检竟然让陈龙正当了“南大”的校长(南京国子监丞)——这又开了中国教育史上大学校长倒卖招生指标的第一。
那么,明朝买一个上重点大学指标,要花多少钱?由于是政府行为,明朝的招生录取交易都是公开、透明的,“全国统一价”。
由于物价的波动和供需的关系,明朝不同时期“花钱上大学”的成本不同。当时不收金银,而是用米来交易。
《明史·食货志二》上有数据,要想获得国子监的入学资格,景泰年间(公元1449-1457年)最高的要800石米,低者300石米;成化年间(公元1464-1487年),则稳定在100石米。
上述价格买到的入学指标,都是有“学籍”的,如果不要学籍,只当太学的旁听生,或是插班人什么的,价格要低于此标准,可以享受“优惠价”。以明英宗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的标价来说,每个指标需缴纳20匹马。
那明代宗景德年间的费用为什么那么高,要800石?原来,是《金瓶梅》中的风流哥西门庆的老家——山东临清县学生,将指标成本抬了起来。当时,临清有伍铭等几名在当地县学(类似于今县城重点中学或地方重点专科学校)读书的学生想“专升本”,主动加价,提出愿意缴纳800石米,求得进入国子监读书的机会。
时山东主管官员将此情况上报朝廷,获得皇帝本人的特批,于是“米八百石”成了当年花钱上大学的标准价。
但是,能出或愿出800石“赞助费”的人家还是不多的,为了卖出更多的招生指标,只好降低收费标准,先降至“米五百石”,再后又减至“米三百石”,越往后越低,直至“米一百石”。
为什么?大家想想,当上大学的机会成了商品,可以买到时,这大学的含量金还足吗?所以,招生指标受市场的影响,也贬值了!
陈淳:疑古、考古与古史重建
0000上海博物馆“大博物馆计划”(2022-2025年)全文发布
大/博/物/馆/计/划2022-2025年2022年12月21日上海博物馆迎来建馆七十周年。12月12日,上海博物馆发布《上海博物馆“大博物馆计划”(2022-2025年)》。根据这一计划,上海博物馆将以建馆70周年、东馆建设为重要契机,建成“一体三馆”基本格局。现全文发布如下:上海博物馆“大博物馆计划”(2022-2025年)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5:49:040002福建大山古墓挖出金箍棒 难道真有孙悟空存在(孙悟空墓)
孙悟空的原型也是从民间寻找灵感。20世纪80年代,考古队在福建的一座山上偶然发现了一座形状奇特的古墓,这让考古队非常兴奋,并立即开始挖掘和探索。然而,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他们发现了两块巨大的墓碑,一块刻着等同于天堂的大圣,另一块刻着天堂的大圣。元代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2:09:170000考古发现5000年前祭坛 出土神秘神像 专家称女娲补天遗址找到了
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0′,北纬41°20′。这个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距今约5500至5000年。在这个遗址中发现了红山文化时期的坛、庙和冢等遗迹,以及珍贵的玉器,这些考古发现提供了确凿且丰富的证据,证明红山文化在5000年前已经发展到原始文明的古国阶段。我要新鲜事2023-05-16 20:42:010000中国长城屹立不倒 考古专家发现秘密(长城秘密)
万里长城屹立的秘密是城墙内填充的百吨碎石。长城的山海关屹立数百年而不倒的秘密,其实原因就藏在墙体的内部。它的地基部分每块都是重达三吨的花岗岩,并且在石块与石块之间用蝴蝶形的铁索固定,这样能有效的预防石块在潮汐长将时四处移动。不仅如此,上下九层高达14米,严丝合缝的花岗岩巨石,让敌人想轻易凿开城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万里长城我要新鲜事2023-10-20 20:34:4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