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安徽发生一起离奇盗墓大案,只盗尸骨,高手外号“穿山甲”
明代一则离奇盗墓故事
本文作者 倪方六
都说盗墓者坏,坏在哪?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一个这方面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古代中国生意人有几大派别,如晋商、徽商、浙商(甬商)、粤商(潮商)等,其中的徽商,是指今天安徽境内的徽州商人,这是中国最早的商帮之一,南朝时已很活跃。

徽商都是行商,长年在外跑码头,很小就离开家出去学做生意了,发财后会在老家盖个大房子。如今已成中国民居典范的“皖南民居”,几乎都是当年徽商老祖做生意发财后大兴土木留下来的。除了盖阳宅,他们发财后还喜欢修祖坟,建阴宅——这种情况不只在徽商中存在,其他帮派商人也一样。
这些发财商人,过去俗称“财主”的阴宅不止占了宝地,上风上水,墓里随葬品也丰富,少不了金银。所以,盗墓者最喜欢盯这些财主墓。

但是,盗墓者可不都是为了寻宝,动机五花八门。明朝万历年间,徽州府歙县出了一伙盗墓者,他们也盯上了财主墓——名家祖坟,但却主要动机不是为了盗取金银财宝。
那图什么?继续往下看。
去过皖南旅游的网友都知道,古徽州所在是山区,没有几亩地。正因为无田可耕,无地可种,不少人才走出去做生意的,形成了徽商。没出去做生意的靠山吃山,以经营山地、贩卖山货谋生,这些人就成了真正的“山民”。

有些山民眼见外出的都发大财了,心里不平衡,于是打起歪主意。
歙县南斜干一带的山民朱从志、朱文元、朱大绶、朱继章等人,拉起了一支队伍,支锅盗墓,成员既有外地的,也有本地的,不下百人,但大都是不学好的,或是外地来的流民。
盗墓者当然不能说自己是盗墓的,他们以风水师示人,白天峨冠法服,公开去名家墓地踩点,弄清是谁家某人的坟墓。如果有人问做什么,就说是看地理的。

天一黑,这伙人将“职业装”一脱,换上“老鼠衣”——盗墓工作服,便干起了盗墓的勾当。因为白天已观察好,下铲很准,一挖一个准。
挖开墓后就撬棺,或是凿出洞,奇怪的是,他们专对棺内的尸骨动手,将骨头拖出来,装入准备好的口袋里,或是放入1尺5见方的木盒子中。

他们不要整具遗骸,就是一部分,装不下的骨头就扔到火里烧成灰。万一见尸体未完全腐烂,就用刀了将尸骨剁断割开。他们将装有尸骨的包、盒背下山,不知情的人看了,还以为背的是行李呢。
这些盗墓者的怪异之处还有,在盗出棺中真骨后,还会放进从其他墓里盗来的骨头,或是直接将从其他墓中盗出的骨头塞进棺材中。

这伙盗墓者贼精!
因为都是夜间作业,要用火烛照明,不免会被外人看到。为了保密,他们准备专用大油帐,罩在要盗的坟上,外面根本露不出光亮。这就如今天考古人员在工地上,搭起遮阳避雨棚、外加一圈围栏一样,外面根本看不到里面的情况。

盗墓总要挖土掏洞,除了钩、锄、木桶这些常用工具外,他们使用一种叫“铁车”的装置,这种装置使用机械原理,中间安装可以往下旋转的铁铲头,如推磨一样,正推往下旋挖,土旋转往上,抛到一侧;反推,则铲头退出,成洞,人就能下去了。
铁车这东西,有点像现代的手持盗墓工具旋铲,但远比民国时河南盗墓圈出现的盗墓利器洛阳铲(现在学名叫“探铲”),效率高多了。


这在当年,可以算是一项盗墓技术发明,比现代盗墓者用膨胀炸药炸出盗洞要安全多了。如果放在现在,加装一个小型静音电动机,就OK了。
凡盗墓的都懂,挖出的泥土是不宜放在坟旁边的,那样白天极容易被人发现。为了防止新泥散落,露出马脚,他们将挖出来的土全部装到准袋子里,放到别处去。

初下铲时,不能把地皮表面的土弄碎,要铲成块,放在一边。一夜干不了,天亮后撤退时要伪装一下,将原来的地皮放回,恢复地面原状,不仔细看,一般人是不会发现有人盗墓的。
每个盗墓团伙都有高手,不然无法支锅。

歙县这个盗墓团伙中,当然也有掌眼的。有一个叫朱明的,外号“穿山甲”,别看还没有18岁,却是一个盗墓高手,哪地方有墓,墓里有什么,一看就准,就如钻到地下看见一样。还有一个外号“鬼中人”的成员,懂咒语,撬棺时将他写的咒语扔进去,就不会有意外的事出现。
这个盗墓团伙虽然形迹可疑,因为这伪装得好,一直到20年后的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才被人知道。

名叫吴双虎、方岩泉的主要盗墓成员被抓到,同伙鲍春贵、程四元供出了挖坟盗骨一事。
官府立案调查,发现这些盗墓者将盗出的人骨杂乱地堆在一处菜园中,还有的散埋了,多达百余处。特别的地方是,埋散骨时要与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这类“五毒”同坑埋。
为什么要这样做,迷信说是防止作祟,可让鬼散去。
这盗墓者真是另类,他们到底图什么?据交代,他们仇富仇贵,只盗名家墓,不坏民冢,想以此坏祖坟风水,让名家化吉变凶。

不少大户人家听说这事后,到坟地上看看,结果祖坟都被盗过了,棺材里多出了莫名人骨,或是换成了别人的尸骨……
案破后,被抓获的一部分盗墓成员都被处死了,但更多的人逃走。多年后,他们复聚,又干起了盗墓勾当。
此事可是大案,盗墓动机和情节离奇,在当年影响很大,有人还据此写了盗墓小说。

试论赫德在近代海关的人事管理(二)
试论赫德在近代海关的人事管理(一)接上文,继续本文第三和第四部分。三、赫德的优秀助手由于赫德的慧眼识珠、精心选拔以及严格要求,所以赫德的手下出了不少得力干将。也正是这些受过西方近代教育的人才,不仅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赫德的工作负担,而且很多人都成为中国近代海关甚至经济学界的风云人物,对中国近代海关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其中,伦敦办事处的金登干和赫德在美国的大学招来的几名关员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12:520000新疆山洞发现一具干尸 他的身份值得尊敬(清朝干尸)
新疆山洞发现的干尸是当年左宗棠的手下。2015年,新疆山洞中发现一具干尸,从穿着的衣服和戴着的帽子来看,干尸应该是一名清朝人,在他的右上角还放着一个烟袋。现场照片清晰可以看出他的衣服保存完整,就连尸身的皮肤也尚有保存,没有腐烂。这是由于新疆的气候较为干燥,而且风多,才让整个干尸完整的保存下来。清朝新疆我要新鲜事2023-10-15 20:24:570000三星堆:那些未解的谜团
三星堆的考古与发现虽然给我们揭示众多的历史真相,但是它留给人们的疑团依然很多。历年来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等专家争论最多的有以下几点。首先,文明起源何方?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4:19:150000古代怎么打土地官司?这件农民意外挖出的青铜器上有记述
与邦君厉的土地诉讼案本文作者吴艳倪方六前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聊过五祀卫鼎:1975年2月,陕西岐山县京当公社董家生产队农民,意外挖出一批珍贵的西周铜器。其中有西周中期贵族裘卫所作的4件青铜器“裘卫四器”——卫簋(又称穆王廿七年卫簋)、三年卫盉(又称卫盉)、五祀卫鼎(又称五年卫鼎)、九年卫鼎。这些文物经专家鉴定,全是国宝。(五祀卫鼎)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34:180000重庆历年十大考古发现
说完了西藏和青海的历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突然发现把与四川密切相关的重庆历年十大考古发现给遗漏了,今儿给补上。要知道人家川渝本就是一家,在古代巴蜀也是密不可分,所以说了四川自然也少不了重庆。重庆作为一个直辖市得益于当年的三峡考古和这几年对南宋衙署城址的发掘而有六项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49: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