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太原、凤翔、成都4地一度成为唐朝副政治中心,现代行吗?
“两京制”向“五京制”变化
——古代中国陪都的选择规律(2)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汉朝之后,古代中国进入了又一个长期分裂、动荡的年代。
期间,虽然有晋武帝司马炎代魏建立起的晋朝,曾一统中国,但此统一局势仅持续了37年,就瓦解了。接下来,就进入南北朝时期,一直到杨坚(隋文帝)代后周建立隋朝,古代中国才重新统一。

隋朝虽然仅存38年,但却是中国大一统盛世王朝来临的前奏——奠定李姓唐朝(公元618—907年)雄霸中原的基础。
武德元年(隋义宁二年,公元618年)农历五月,李渊接受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定都长安。唐朝正式立国。
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首都,比现在美国纽约繁华,是地球人向往的地方。

唐长安城的功能和名称,屡有更改。据《新唐书·地理志》,“初曰京师,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曰西京,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曰中京,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复称京师,肃宗元年(公元761年)曰上都。”
作为一国之都,长安叫法为何有这么多的变化?这与唐朝在不时期陪都数量增减变化,有直接的关系。

李渊建唐后,初仿隋东都制,仍视洛阳为陪都,不久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东都制,并于武德六年改洛阳为洛州,大大降低了洛阳的政治功能。
但洛阳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李世民继位后,又重新提升了洛阳的政治地宫。李世民不顾臣僚谏阻,下令重修洛阳宫,以备巡幸。

到显庆二年(公元657年),李治又仿隋制,重设洛阳为东都,正式赋予洛阳以国家副政治中心的陪都地位,他称为洛阳、长安为“东西二宅”,后来的唐玄宗则称“东西二宫”,可见首都与陪都地位的同等重要性。
在武则天当了女皇帝后,洛阳的政治地位大升。

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武则天将洛阳易名为“神都”。天授元年(公元690)武则天正式称帝后,改“唐”为“周”,干脆直接以洛阳为首都,长安反变成了陪都。
又因并州(今山西太原市)是武姓故里,武则天于此设“北都”。直到唐中宗李显复帝位后,洛阳复称东都,才废北都,重返长安,恢复长安的首都地位。

唐玄宗李隆基当皇帝时,改东都为“东京”。
唐肃宗李亨当皇帝时,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设立4个陪都,即东京洛阳、北京太原、西京凤翔、南京成都,此时的首都长安称为“中京”,形成了“五京制”,这是出于什么考虑?平定“安史之乱”的需要。

这四个地方,在现代可以吗?几乎可能!
硬件不说,区域上就不具备成为中国副政治中心的可能。只有出现一种情况发生,才有成为临时副都的有机会,就是战时。
唐朝都城解析:
唐朝都城的安排和变化,轨迹十分明显,由前期的“两京制”转向后来的“五京制”,集“两京制”和“五京制”于一朝。这种变化,是平衡统治的需要,反映了东西控制型“两京制”,已不再适合公元8世纪的古代中国。
“五京制”是“多京制”中的一种类型,是在“三京制”的基础上出现的。

所谓“三京”,即在首都、陪都之外,再设一荣誉都城,也叫陪都或陪京。这种荣誉都城虽然没有政治功能,但享受都城同等的政治地位,一般选址在开国皇帝的出生地或发迹地,理由呢?来自风水,就4个字,即古人所说的“龙兴之地”。
如秦朝,除了东都洛阳外,还有陪都雍(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就是因为雍是秦人早期生活的地方。

三国时曹魏的陪都邺城、谯,也是这种陪都思维下的选择。邺城在今河北临漳县境内,是曹操受封“魏王”之地;谯,在今安徽亳州,则是曹操出生地。类似的,明朝将临濠(凤阳)设为中都,清朝将沈阳设为盛京,都是这么个意思。
这些所谓陪都,实际上几乎未起到副都的作用,也不可能有“政治副中心”之功能!

陈淳:酋邦与中国早期国家探源
自张光直在他的《中国青铜时代》(1983年中文版)中介绍了“酋邦”,并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列为酋邦之后,这一术语渐为国内学者所知。然而,由于对这一概念的人类学理论背景缺乏全面的了解,国内一些涉及酋邦的讨论便出现了大相径庭的看法。有人认为它意义重大,有人则认为这一概念不适用于中国。本文试图对酋邦这一概念在中国文明和国家探源中的意义做一探讨,以期能引起国内学术界的更大关注。一、问题与思考0000“尸骨狼藉,惨不忍睹”,皇帝听说祖坟被盗啥反应?只说了一句话
原题:清东陵被盗后皇室反应本文作者倪方六图:清朝皇家陵园(清西陵-惠陵,从后往前看)事实上,清东陵被盗,几天后就有人知道了,并非是8月初。时人之前已有察觉,附近知道的山民顺手牵羊,跟着发小财,不少人乘机溜进东陵摸点东西出来。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5:13:350000孙国平|中国东南沿海大陆与岛屿的史前文化关系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2019年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专家简介孙国平研究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6:49:470002古人“身长九尺六寸”没夸大,山东发现的古墓,男性身高超过两米
近日考古学家在山东发掘了一些属于新时期晚期的古墓,出土的遗骨长达1.85米,他们生前的身高应该在2米以上,这大大颠覆了人们对古人的认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身高这种东西,绝非是一方人就一模一样的,即使是一起长大的一群人,高矮不一也是很正常的。山东人为全国人均身高最高的省份我要新鲜事2023-05-18 20:54:480000在考古中的那些有趣发现
公元前1000-600年埃及的一具木乃伊的脚缺少了大脚趾,并在上面连接了一个由皮革和木材制成的假脚趾。罗马玻璃凉鞋在科隆的罗马日耳曼博物馆中1700-1800年的罗马玻璃凉鞋,它们不是用来穿的,而是用于放药膏、油或香水的碗。屋顶瓦片上的狗脚印狗从刚做的屋顶瓦片跑过,从而留下了它的痕迹,也在粘土中得到了永生。Antikythera的机械装置我要新鲜事2023-05-03 19:37:4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