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西汉定长安都城,刘秀东汉则改长安为副都,玄机都在一个字
东西控制型“两京制”
——古代中国陪都的选择规律(1)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副首都”是一个新词,但却不是新概念,古代中国一直有设副都的情况。
先从汉朝说起。
汉朝(公元前206—公元220年),是在秦末农民大起义浪潮之后,灭秦朝建国的,是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大一统的强盛王朝,与后来的李姓唐朝相提并论,故有学术界有“汉唐盛世”一说。

汉朝是刘姓王朝,有刘邦建立的前汉和刘秀建立的后汉之分,后世史学家习惯将前汉称为“西汉”、后汉称为“东汉”,为什么会这么说?就是因为都城方位分列东西。
公元前206年,刘邦受封“汉中王”。
在“楚汉相争”中,汉王刘邦打败了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定鼎天下,并于当年2月28日,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初都洛阳。刘邦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庙号“高祖”。

但不久,刘邦改变了想法,将洛阳定为陪都,而设长安都首都。为何?这里有一个插曲。
当年5月,称帝后的刘邦在都城洛阳的南宫,设宴款待跟他征战东西的文臣武将。期间建信侯刘敬建言,都城的首选应该是长安。刘邦当时不相信,此即《汉书·张良传》里所说的“上疑之”。
刘邦手下大多数都是今苏北一带人,多建议立都洛阳,认为“其固足可恃也”,实际还有洛阳离苏北老家近的心照不宣想法。

深为刘邦青睐,有“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的第一谋巨张良提出了不同看法,称“雒(洛)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
张良认为,都城应建在关中平原上的长安,理由就八个了——“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刘邦信了,认为张良说的有道理,正合心意,遂接受了张良的建议。不久正式定都长安,开基肇始。

即使公元8年王莽篡位,建立短命的“新朝”,也未能更改长安的首都地位,仅将名字上作了变化,易“长安”为“常安”,称为“西都”。同时仍设洛阳为陪都,称为“东都”。
王莽在始建国四年(公元12年)的诏书中,是这样为首都和陪都作定义的——“京畿连体,各有采用”。

那么,洛阳作为著名古都,注定是“做小”的命?当然不是,风水轮流转。在建武元年(公元25年),洛阳迎来了好运,由“千年陪都”转正为东汉的首都。
这一年冬十月,刘秀与王莽的更始政权公开决裂,在鄗(今河北高邑)登基称帝,为表正统和刘氏重兴,仍以“汉”为其国号,即此“东汉”。刘秀定都洛阳,封为“东都”,即首都,同时设长安为陪都,称为“西都”,或“西京”。

除了西都外,东汉还有一个陪都——南都南阳,时人又称“陪京”。
南阳何以成为陪都?原来刘秀生于南阳,南阳为“帝乡”,就后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将其老家凤凰也定为“都”一样,名义上的,东汉真正的副都——政治副中心还是长安。
两汉都城解析:
两汉都城是古代中国都城制度中“两京制”的代表,进一步说是东西控制型“两京制”的代表。
所谓“两京制”,就是设一首都一陪都,是古代中国都城制度的主体。

其制度实始于先秦三代时的周朝,周前期都城设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又名“宗周”城)。后选址夏人的根据地——伊水、洛水一带,建陪都洛邑(今洛阳市)。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正式设洛阳为都城,改为“成周”城。
刘邦设首都于长安,而立陪都洛阳,刘秀反其道而行之,设都首都于洛阳,而将长安定为陪都。看似都城互换,实际不那么简单,这是周武王实施的东进战略,在东汉的继续,更确切点说,这是时局和经济发展的选择。

刘邦选择都长安而陪洛阳,是正确的。
因为当时秦朝的旧势力并未根本上消失,都城设在长安,有利于控制秦朝旧势力,有利于稳定国势,传统的堪舆术上,称这是“压王气,镇龙脉”。
刘秀选择都洛阳而陪长安,同样正确。

长安乃刘姓汉朝开基肇始之都,不忘旧都即不忘本,这在古代讲究正统的环境下,是相当重要的,可以最广泛的赢得民心。王莽之新朝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不正统,是通过政变夺权的。
更重要的,关中的物产资源已不能够支撑长安作为首都的消费。
以谷物来说,当时各供长安各政府部门的粮食,主要从洛阳所在的关东地区漕运进来。据《史记·平准书》记载,由于人口膨胀,军用开支加大,加上贵族高消费,长安对谷物的需求量大增,每年从公元前110年的几十万石,增至六百万石。

刘彻(武帝)当皇帝时,只好开凿长安与黄河之间的渠道,增大漕运能力,加强首都与陪都的联系。
所以,刘邦和刘秀在陪都的选错上都是正确的,与时俱进,符合时宜,玄机不在风水,而在一个“稳”字——稳定的需要。

陕西工地挖出精美壁画 墓主人躺在床榻上(特殊古墓)
陕西发现的这座古墓埋葬的夫妻二人都不是中原人。在陕西省韩城县的盘乐村,一处建设工地突然挖出来500多座古墓,时间跨度从汉唐到明清,但绝大多数都已经被盗墓贼光顾过了。考古队此时正在清理的是一座特别不起眼的小型墓葬。清理掉地表的封土以后,专家发现有些方砖是有意平铺在墓室顶部,这应该是一种防盗设计。打开墓室我要新鲜事2024-01-25 20:06:160005邱剑荣:古代奥林匹克运动漫谈
#冰雪2022#古代奥林匹克运动,起源于古希腊文明,且与这一文明的兴衰荣辱共存亡。可以说:它是古希腊文明史中一颗最璀璨夺目的明珠。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0:48:320000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项目海报集锦
今年发布的“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项目”不仅有视频,而且还精心做了海报,还想了不错的宣传语,自己觉得可以珍藏以备日后之用。比如第一项:现代人始祖的生活印记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东亚玉文化的曙光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史前聚落初步复杂化的见证浙江义乌桥头遗址史前渔猎定居社会的缩影黑龙江齐齐哈尔洪河遗址皇皇巨城巍巍高台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0000芦沟龙:云南小型肉食恐龙(体长1.5米/酷似鸵鸟)
芦沟龙是一种角鼻龙下目恐龙,生存于三叠纪末期到侏罗纪早期的这个时间段,体长只有1.5米左右,属于肉食恐龙之一,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在眼部的泪腺处长有一个非常显眼的骨质突起。芦沟龙的第一批化石就是出土于中国的云南省芦沟桥,所以才以地名进行了命名。芦沟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9:13:250001北宋时中国始从越南引进优质稻种,咋搞到的?史料用6字说出真相
宋代最早引进国外稻种本文作者倪方六如今米已成中国人正常消费的食物之一。前面文章说了中国人何时开始吃进口大米,这一篇继续聊与大米有关的话题,谈谈中国古代从国外引进稻种的事情。(袁隆平在田间研究杂交水稻)说到稻种,大家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古代,没有现代的育种技术,想得到优质、高产的水稻种,只能从国外——越南、泰国这些盛产稻米的东南亚国家引进。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29:4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