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考古报告中的密码
【编者按】本文摘自《时空之旅:文明摇篮追踪》(上海文化出版社2017年)上幕 第一场 导论课:怎么学历史?
静云老师:从中国考古学诞生开始,傅斯年就对考古学寄予厚望,希望借地下出土的一手材料,正经补史,一扫疑古之风。从此文献与考古资料就成了我们研究历史的两条「腿」。
但是对于上古历史与社会研究而言,这两条「腿」的支撑力量并不相同,考古这条「腿」会显得更粗大有力。由于考古材料是地下材料,是最真实的第一手史料,因此从史学角度来说,考古出土的「残砖败瓦」比后人编载的故事有更高价值。但是那些「残砖败瓦」并不是那么好读的,地下的这部无字天书,也让不少历史研究者望而却步。在这部无字天书中,镌刻着古老文明昔日的荣光及当时的生计模式,隐含复杂的社会网络关系、社会组织与社会结构,还寄托了古人灿烂的精神文化、无尽的欲望、神秘的信仰和隐密的仪式。但是,我们怎样才能从这些零散、腐烂的破碎材料中复原这些曾经鲜活的、辉煌的古代社会呢?
学读“天书”
不接触一手史料,如何理解历史﹖脑海中无历史问题,何故考古挖地﹖
静云老师:我以往在国外念书时,并没有「考古学系」的概念,考古学课程和田野实习是历史学系中必修的部分,一直到了研究所才有了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具体划分。所以在我们历史系毕业的同学中,每一位都曾参与过考古发掘,没有人不会读考古报告。现今两岸的历史及考古教育的情况颇为奇怪:大部分所谓「历史系」的同学对考古无所知,而所谓「考古/人类学系」的同学则对历史脉络的问题很陌生。
明立同学:我们的历史学专业还是有上考古学导论的。
梓浩同学:可你们历史学的同学基本都没有田野发掘经验。
明立同学:田野发掘有那么重要吗?
梓浩同学:我觉得相当重要,如果不是经历过田野,大部分学考古的学生看考古报告都会觉得无趣,而且也看不懂。但经历过那几个月,考古报告上的线图会在你阅读报告时从书本中跳出来,就像看到实物一样。
明立同学:有那么夸张吗?我看考古报告就觉得都好无聊。
柏熹同学:如果你去考古现场发掘几个月,我保证你看到的东西一定会不一样。(笑)
静云老师:阅读考古报告是基本工夫,历史学系的同学一定要学习如何阅读。范梓浩同学是考古学专业的,下面我们请他来介绍他读考古报告的经验。
考古地层、遗迹和遗物:考古报告的图要活起来﹗
梓浩同学:现在我们一般在研究中使用的考古材料,都是源于已发表的考古发掘报告。现行常见的考古报告体例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所发掘遗址的基本情况,包括它所在地点的郡县沿革、地理环境、地表景观等概况。为了更容易理解,报告上一般会提供地图,给我们看古人活动地方的海拔,附近有没有山丘、岩石、河流、湖潭或沙漠。无论研究任何主题,遗址所在的环境十分重要,如果我们要复原这个遗址先人的生活,那么我们就无法抽离出这个情境。
考古地层
第二部分是遗址的地层堆积情况,即考古层位的介绍。什么是地层?请同学们看这张图。大家如果去挖地,就可以发现在不同的深度土地的颜色、硬度、密度和成分会有所不同,这是自然环境和生物活动、人类行为变化所留下的痕迹,由风所带来的沙粒、由水所带来的泥土或各种生物的残迹,都堆积在地面上,人类生活的遗物也堆积在里边。如果不发生变化,堆积的样子差不多相同,但如果堆积的成分有变化,上一层的土地就会有些不同。比如说,你们看非常多样的湖南玉蟾岩遗址,这是旧石器时代晚期,最早的栽培水稻的遗址。在图上看的很清楚,从下至上有颜色不同几处,这就是地层。在人类活动的遗址,地层用来指出不同的生活阶段。按照这些地层分隔进行分期和断代,从而帮助我们复原不同时代的生活情况。广东省博物馆教育网做了很清楚的图,同学们看看,这就是用从下至上的地层关系来复原本地聚落的早晚情况。
诗萤同学:范梓浩骗人!我也在华南发掘过,怎么可能有那么容易看的地层!长江流域的地层往往需要有长期在南方做田野的考古学家才能判断出来,而且,他们也不是那么容易地根据颜色就能判断的。甚至,他们还说要「靠手感」呢!
梓浩同学:诗萤说的对,实际情况没那么单纯。大家来看一下这张图,不同地层并不是一条一条平齐堆积,而是很复杂。在图的右边也有M、H字母,这表达在这里有墓葬和灰坑。灰坑或墓葬会挖得很深,所以有可能在灰坑或墓葬的填土中会有早期的遗物,所以要小心判断,符合他们年代的地层在哪里。
钰珊同学:哈﹗我知道了,肯定是在上面的入口。
梓浩同学:对﹗所以考古学家一般会把墓葬、灰坑这些单位描述为「开口于某层下」,其实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此外,要注意区分坑里和坑壁的东西,如果分不清楚,年代就会出现混乱的情况。另外,发掘的基本单位是探坑,探坑越小,则探坑的数量越多,可以观察地层的探坑壁也越多。发掘现场的外貌就像左面的图这样:很多探坑,而发掘报告一定会提供探坑地图和详细的描述。就像右面的图,这也是玉蟾岩遗址发掘的探坑图。
探坑的地层、灰坑、房屋和墓葬等,这些都是发掘单位。其中探坑是发掘技术的单位,而其他单位则已经是发掘者的认知成果。这就是考古报告应该要介绍的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是用类型学的方法介绍遗址出土的遗物;最后则是总结部分,一般包括了报告编写者对遗址的基本认识,涉及相对年代的划分,绝对年代的估计,特殊遗迹现象的判定,对兽骨和植物的鉴定,生态环境的讨论,与其他遗址比较等等。
一本考古报告,就好像一个大型的资料库。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这些资料,新奇有趣的成果便会层出不穷。但是,对于这么庞大的一个资料库,我们不可能像读书一样,一字一句读完。我们要带着问题看资料,仔细地观察探坑位置、遗迹单位和出土遗物的情况,要不断地作比较。另外,无论是遗迹图还是器物图,我们在读考古报告时,都应该先看图,再看文字。这是因为考古报告中,图片是较为客观的资料,而文字描述则难免带有主观性。每个人的心灵中必定藏有独特的知识结构,这与其所受的学术训练与经历相关。因此,两件一模一样的器物,在不同人的眼中,肯定有不一样的视角,写出来的文字也自然存在主观的判断。相比之下,由于考古绘图是测量的结果,相对比较客观,受绘图者的主观影响也较少。因此,如果我们必须先读图,再补读文字,才能以较客观的角度理解考古发掘成果。
看古器物的类型难不迷路﹗
梓浩同学:再次,把报告中的器物图还原到考古情境中去。翻看任意一本发掘报告,我们不难发现,器物是按照「类、型、式」集中在一起的,相近器形的器物往往在同一张图中,例如,A型的陶瓶,一般都会放在同一张图内。这就好比我们去参观博物馆库房时,库房内的藏品都是按照质地及器类来分类并集中储藏。这样的分类方法,能帮助我们一目了然地找到某一类器物,方便与其它遗址的同类器物间进行对比研究。
秀美同学:不好意思,学弟,打断你一下,我本身发掘的经验很少,也许因为如此,看发掘报告和考古理论的论文一直有些疑问。首先,分类的规则和标准经常不明,不仅是在不同的报告里,甚至在同一个报告里分类的准则不一,让我不了解器物的哪一部分才是关键所在。另外张光直先生在讨论考古分类时,提出分类后可以认定器物的用途。但如何证明我们所认定的用途与当时人作器的目的吻合?例如,一件盘形器难道只有一种作用?壶、鼎、盆的作用也那么固定?尤其是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文化里,形状相近的器物在具体的用途上应该会有所不同。
梓浩同学:(冒汗)我们都是在多次阅读报告后,脑海里逐渐形成了一个印象。后来看见某种形制的器物时,脑海里就会冒出来一个字,例如盘、罐。但如果说规则和标准,似乎还真的没有。
柏熹同学:这不科学啊。每种器物应该有一个标准,这样大家才会有一个共同讨论的基础,不会自说自话。
立新老师:秀美同学提的问题是多年以来困扰考古学的难题!第一、器物类型没有明确的标准,比如说:同样一个器物,有的报告中称为豆,有的称为盘;第二、对器形用途的指定过于主观,经常是用简单的直观来臆测,比如说:所有的可以挖土的工具都称为农具,难道挖土只能是为了耕地吗?在中国考古学初期,考古资料等各方面资源仍十分有限的时候,这种划分方法情有可原。但是随着中国考古学数十年来的飞速发展,现在考古学的资料已经十分丰富多样了,考古学界都知道方法上存在问题,但是仍习惯性地在既有轨道里循环。实际上器物的用途需要作系统的研究,包括物质材料科学的检测,民族学的结构性类比,精确控制各种变量的实验,并从各方面了解遗址的聚落生活,从聚落生活的具体情境中去判断器物的作用,才能进一步了解使用这些器物的人们和社会。这是中国考古学将来需要关注的方面。
梓浩同学:其实我也想讨论一下考古报告以「类型」排器物的方法。当然,有得必有失,这种器物展示方式,也存在一些缺点。一般而言考古层位学和类型学被认为是拉动中国考古学前进的两个轮子。通过层位学和类型学的结合,我们可以研究出遗迹和器物的相对早晚关系。但是如果按照考古报告中的展示方式,则不容易知道某一遗迹单位出土的器物组合,那么层位学和类型学也无用武之地。这时,把报告中同一单位的器物找出来,黏贴在一张硬卡片上,这就是我们常做的「卡片」。通过做卡片,让报告中的器物还原到考古现场的单位中,再根据考古层位学的迭压打破关系,判定器物的相对年代早晚。总的来说,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化整为零」,再聚沙成塔,重新全面梳理报告中的材料。
不过近来出版的新报告中,似乎很多编写报告的老师们都意识到,应该以遗迹为单位,全面公布器物,这实在是造福了广大的考古研究者,我们再也不用为看不到某单位的全部器物和出土情境而烦恼了。希望这一举措能在今后的考古报告中广泛地采用。
最后,在比较熟悉报告的基本材料并形成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后,我们才去看总结部分,看看整理者的心得体会,看看是否会有「英雄所见略同」的巧合,又或者观点是否会有冲突,有时同一篇报告中不会有观点冲突,但也许在其它相关的报告,或者在相关考古资料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见到不同的观点。其实最好的结果是观点存在相互冲突,因为冲突中很容易会迸发出学术的火花,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新的研究课题便可以放在心中慢慢酝酿了。
静云老师:刚才梓浩同学跟大家分享了他阅读和使用考古报告的经验和一些想法。我想特别强调一点,阅读考古报告的时候绝对需要像小孩子看书一样,先看图,不看文字。只有对图已经很熟悉之后,再选择翻阅文字的部份。有时候如果发掘、整理和研究的经验丰富,很多描述性的文字都可以忽略,如果有机会也最好直接到工地上看现场,或者去库房中看实物标本。
实物是一手资料,图是次于实物的一手资料;但对器物的描述则或多或少含有执笔者的主观角度。如果看现场,看实物,则需要有问题意识,有时空背景的思考,这需要我们去湖南考察的时候再慢慢学习。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丘湾社祀遗址
▲丘湾遗址位置图商代晚期杀人祭社的遗迹。位于江苏省铜山县丘湾。南京博物院于1959年发现,并先后3次进行发掘。▲遗址中心竖立的大石遗址位于丘湾商代遗址偏南部,面积约75平方米,中心竖立4块天然大石块,中间一块最大,略呈方柱形,高1米,宽、厚约0.23米。周围有人骨20具、人头骨2个和狗骨12具,头向都对着中心的大石块。▲人骨出土情况▲狗骨出土情况▲人骨与狗骨示意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7 21:50:560001地下文物看陕西:汉朝与匈奴的来往
出于对匈奴战争的需要,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使得古代中国第一次实现了同包括罗马文明在内的世界其他主要文明的大规模交流。通过丝绸之路,汉王朝在向世界各国展示自己灿烂文明和创造力的同时,也以其恢宏的胸襟和开放的气度,大量引进、吸收域外各种文化精华,极大地促进了汉文化的繁荣和世界文明的发展。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7:39:250000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召开2022年度项目汇报会
2月11日至12日,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召开2022年度项目汇报会,由知名专家、各上级文物主管部门领导和媒体记者参会。会上共汇报了11个项目,包括考古发掘、文物修复、科技考古、公众考古等内容。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3:11:440000日享一书WJw01《我与三联》——讲出三联书店六十年风雨
这个月是世界读书月,说到读书就不得不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该出版社出版的书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有不少精品。而今天推荐的这本书就是一些曾在三联出书的作者讲述与三联的故事。我要新鲜事2023-06-01 04:33:280000李飞:土司,考古与公众——基于海龙囤的公众考古实践与思考
在古代文化遗产与现代公众之间,考古学无疑像一座桥梁,沟通古今。但这一切并不会无端端地发生,而且随学科专业化的逐步加强,原本有趣的发现往往被转述为生硬的研究成果而在小圈子内流传,成为“考古方言”,很难成为“普通话”而走进公众的视野,被广泛认知。如何使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惠及大众,转而使其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与利用?这属“公众考古学”(publicarchaeology)讨论的范畴。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