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修水库挖明封王墓,王妃棺内找到一罕见女用品定陵皇后都没有
明益庄王朱厚烨墓考古
本文作者 倪方六
1958年中国各地大兴水利,挖河修渠建水库。与此相对应的是,很多古代遗存被挖了出来,考古活动很活跃,有很多新发现,甚至大发现。
明朝江西境内的藩王——益庄王朱厚烨墓,就是这么被考古的。


1958年秋天,江西省第三大水库——洪门水库开始修建。洪门水库又称“醉仙湖”,位于江西省南城县洪门镇东部16公里处。湖畔有一个深不可测岩洞,洞中有一庙,相传古时有仙人醉饮于此,故名“醉仙岩”,醉仙湖也由此而来。
醉仙湖一带风景优美。分封在南城的益王系家族,对这一带十分青睐,选定为家族长眠之地,南城益王墓葬区就是这么来的(相关文章见前面“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考古队员夜住墓室看文物,睡在棺边,深夜里感觉有人从棺内爬出来》一文)。

在醉仙岩附近修水库,明朝益王系家族墓群首先受到影响,第二代益王朱厚烨墓被动了。
为配合洪门水库的修建,江西考古人员于1958年9月26日至10月12日,清理了朱厚烨墓。
朱厚烨是第一代益王朱祐槟的长子,明宪宗朱见深的孙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兄弟。
朱厚烨于嘉靖十年(公元1541年)被册封为“益王”,有元妃王氏,继妃万氏,死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最早葬于南城县金华山“水溅之原”,在继妃万氏去世后,迁葬于现在的位置。
朱厚烨墓是朱厚烨与其元妃王妃、继妃万氏的合葬墓,坐落于南城县长塘街北面、海拔约200米的小山上。

朱厚烨墓为券拱式砖室结构。
当年有完整的规制,地面建筑规模很大,清理时地面尚有翁仲、石狮、神道碑等。地下结构从墓门到墓室后端,全长8.94米,用青砖砌成券拱,分前后两室,中间有两道石门。
后室是主室,较前室更大,长5.48米,,宽4.66米。
正中有一棺台,上面铺上砖块。棺台四周,则用砖环砌1.20米高的矮墙。墙内放满石灰,朱厚烨和他两位妃子的棺材,便放置于石灰之中。
清理时,三口棺材和棺内尸骸均已腐朽。

但是,清理出的随葬品相当丰富,十分精美。到底是第二代益王,比第一代益王朱祐槟墓内随葬品要多很多。这也说明,在朱祐槟头代王的开拓经营下,益王家族的财富渐丰,有钱了。
对于当年的清理细节介绍不多,出土的随葬品有记录。
从朱厚烨墓中,共出土随葬品656件。其中,陶俑204个,陶器26件,瓷器18件,铜器17件,铁器4件,锡器10种39件,墓(圹)志3方。另有铜钱700余枚。

204个陶俑都是仪仗俑,可分为19组,包括轿夫、男待、女侍、文武官员和乐队。在江西藩王墓中,这批俑工艺水平很高,再现了藩王生前生活场景,是研究明朝陶俑制作工艺、贵族娱乐生活、社会风俗的重要实物资料。
这些出土物中,朱厚烨生前有的用的东西,一样不少,包括瓮罐、香几、桌、轿、椅、床、宝座、洗脸架、箱灯、脚盆等12种。其中的陶瓮、陶罐是实用器。
瓷器包括青花瓷坛、仿龙泉瓷盘、青花瓷盘等18种;
铜器包括铜镜、铜锁、铭旌头、制钱等;
铁器有铁轿杠2副。
锡器有10种共39件,都是薄锡板制成的明器,器形有大盘、小盘、铃、灯台、壶、筷筒、无足杯、圈足杯、高足杯和五供等。



朱厚烨墓最珍贵文物,是从棺内发现的随葬品,大多是金玉之器,光华璀璨。
随葬品基本上都是安放在死者身旁,这与古人将最贵重之物随尸放风俗是一致的。三口棺内都陪了哪些珍宝?这里介绍一下。
朱厚烨棺内共有金器9件,玉器20件。
元妃王氏棺内共有金银器79件。金器包括金凤钗、金簪、金香囊、金鬓花、金钱、金扣等;玉器包括玉带片、玉圭、玉佩饰等。

在继妃万氏棺内找到金器122件,玉器121件,水晶珠等饰物1400余颗。
万氏棺中的器物最多,且最精美,最引起文物专家注意的是仙人楼阁金钗、金手镯、金凤钗,这些金器在朱厚烨墓出土随葬品中出类拔萃,精巧美观。
仙人楼阁金钗,女性用品,垒丝工艺制作,在仅一两寸见方的面积上,用金片、金丝制成层楼高阁,或单层或两层或三层,或一栋或二栋或三栋;高阁外绕树木,内设神殿;殿内有仙鹿白鹤,不及米粒大的男女人物神态栩然,优游其中……可以说巧夺天工,精美绝伦,十分罕见,在明定陵皇后出土随葬品中,都没有见到这样能亮瞎眼的文物,也就是说,连皇后都没有(见下图)。


还有一件小金冠,用细如头发的金丝编缀而成,镶嵌有数十颗珠翠宝石,两侧插有束发用的金簪,其工艺之精,可与明定陵出土的金冠媲美。
按说,三人中万氏的地位最低,她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才册封为益王继妃,但出土的随葬品最多,最贵重,这与万氏死得最晚,家财丰裕有关。
据墓中出土的“大明益庄王圹志”、“大明益王妃王氏圹志”和“大明益庄王继妃万氏圹志”三方墓志,三人中朱厚烨和元妃王氏均死嘉靖年间,朱厚烨死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王氏死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 。
万妃死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八月十三日,于“以本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补葬于二仙山之原”。

墓志还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就是朱厚烨和王妃是迁葬于现在位置,原葬于“南城县金华山水溅之原”。在万氏死后,重择宝地造墓,一并迁葬至此,合圹圆墓。
迁葬时发现,朱厚烨的棺木已腐朽了,重新收殓易棺。故墓志最后称“孝孙嗣益翊鈏奏奉谕旨扶柩拊葬开圹睹朽更殓易棺……”。
注意“谕旨”二字,这是当朝皇帝的诏令。而志文也是由翰林院撰写的,这就非同寻常了。
为什么朱厚烨死后得到皇家如此厚待?或与历史背景有关。

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是朱厚烨的堂兄弟,朱厚照一生荒淫,死后无子,无法“父死子继”,又无亲兄弟,无法“兄终弟及”。
最后从其父明孝宗的儿子中寻找继承人。兴献王朱祐杬家之子朱厚熜、益端王朱祐槟长子朱厚烨都是人选。
但过去讲嫡庶长幼,朱祐杬是武宗的四叔,朱祐槟六叔(墓志证实是四叔),比照起来,朱祐杬的关系更近一点。由张太后(明武宗生母)和内阁首府杨廷和决定,选了兴献王朱祐杬之子、15岁的朱厚熜,作为朱厚照的继承人当皇帝。
这就是嘉靖皇帝,谥号“世宗”。

而当时比朱厚熜年长的,也是同辈兄弟中的老大,时年24岁的朱厚烨失去了机会。但朱厚熜当了皇帝后,还有他的后代,对当年有可能当皇帝、在藩王中口碑不错的朱厚烨一门还是照顾的。
像朱厚烨墓中出土的金玉珍宝,好多都应该是皇家赏赐之物。
张建林:将最美好的年华献给雪域高原的考古学家
1984年,陕西派遣援藏考古工作队参加西藏自治区第一次文物普查(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张建林也在其中。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2:25:220000500年前古墓被挖,福建女子致电市长:公主在此,别动我家祖坟
成为公主是很多女性的梦想,但在大清都已经灭亡上百年的今天,这毫无疑问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但在上个世纪的福建,一位女性不仅通过祖先留下来的遗产证明了自己的公主身份,还获得了国家的认可。这是怎么回事呢?古墓被挖,一名女子急了让我们回到1996年的一天。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0:49:390000清朝时江苏一起杀妻惨案:妻子6月生产,疑新婚前犯奸酿悲剧
清朝时江苏一起“杀妻”惨案本文作者倪方六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的一则“通报”刷屏了——犯嫌疑人陈某交代,于4月15日上午,因感情矛盾将52岁妻子陈某掐捂、勒颈致其窒息死亡,后将尸体分解藏匿。瞬间,“江苏男子杀妻碎尸”成为网络热议。涉嫌杀妻的犯罪嫌疑人陈某是南京媒体圈人,熟悉他的人一致感觉是,“不可能吧”——陈某个子高高的,面善,并不是凶恶之徒。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59:210004张光直:融通中西的考古学巨人
编者按:2001年1月3日,享誉世界的美籍华裔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张光直先生离我们而去。我们在他逝世21周年的今天,推出此文,以缅怀他持之以恒地推动中美考古合作,培养人才,推动中国考古学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以及对考古学和人类学做出的卓越贡献。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0:59:290000考古史上最轻的文物 仅重0.03克 被美国大幅报道
玉蟾岩遗址位于湖南寿雁镇小山洞,是一个由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文化遗址。1988年進入考古人员的视野,洞口距地面5米多,洞内面积达100多平方米,洞内出土大量打制石器和骨、角、牙、蚌制品等,以及大量动物遗骸。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0:06: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