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者可能是木匠,将男棺推翻从侧板上凿洞,值钱的全被盗走
三国时东吴名将朱然墓考古发现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三国时期的名人墓、贵族墓,不论是曹魏,还是刘蜀、孙吴,都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就是这些墓几乎无一座没有被古今盗墓者光顾过,墓主的身份很难弄清。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要说的东吴朱然墓不一样,竟然有明确的“身份证明文件”,十分难得。在这些年所发掘东吴贵族墓中,朱然墓最有代表性——连被盗都有代表性。

朱然墓在哪呢?位于安徽马鞍山市雨山南麓,与被考古界推断为吴主孙权哥哥孙策墓的“独家墩墓”和东吴景帝孙休定陵“宋山大墓”相距不远(相关文章见《安徽发现一座大墓,已被古代盗墓者光顾,真是前辈,盗洞打得奇准》、《安徽发现疑似孙权哥哥孙策墓,被盗严重,仅出土陶猪》诸文。
这一带在三国时叫牛渚圻,是当时吴国的军事重镇。
朱然(公元182—249年),字义封,三国名将,是吴国开国功臣朱治的养子。
朱然本姓施,是朱治姐姐的儿子,也就是说,从血统上讲朱然是朱治的外甥。因为朱治无子,在13岁那年,由孙策作主,过继给朱治当养子。

朱然在东吴政坛得风得雨,官至左大司马、右军师、当阳侯。朱然一生获重用,这与他和皇帝孙权亲近有直接关系,用今天的话来说“关系很铁”。在孙策遇刺身亡后,江东事务由孙权统领,孙权便任命朱然为余姚长,后来又被任命为山阴令,加折冲教尉,统督五个县。这些地方是吴国重要的郡县。
再后,孙权又任命朱然为临川郡太守,授予二千兵。
朱然一生跟着孙权打天下,功劳至高。所以,在朱然病重期间,孙权送药送食,为他失眠。
朱然病逝后,孙权素服举哀,为之恸泣。

朱然墓的发现比较偶然。
1984年6月,安徽省马鞍山市沪皖纺织联合公司,在当时的雨山乡安民村林场一带,扩建仓库。搞基建时,在一小土岗上挖出了一座土坑砖室墓。马鞍山市文化局得知后,立即通知工地停工保护,并上报安徽省文化厅。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遂派员,会同马鞍山市文物普查工作队,对该墓进行了清理发掘。
野外工作从当年6月6日开始,至23日结束,历时15天。
挖开后,才知道墓主是三国名将朱然。

朱然墓的发现,在三国陵墓发现史上意义重大,此墓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墓主身份最明确、地位最高的孙吴贵族墓,没有异议地当选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朱然墓所在的土岗上曾建有四间平房。正式发掘前,墓顶和封土和墓坑内的填土已被民工挖去,后室左角券顶也被拆除。
朱然墓原来封土上可能有“享堂”之类的配套建筑,当年墓的封土应该很厚很高,考古清理时已不存。
朱然墓由甬道、前室、过道和后室组成。

墓造得很讲究,所用材料,如砖都是专门烧制的。朱然墓砖80%是特别烧制的大砖:长40厘米、宽20厘米、厚5.5厘米。
两侧都有吉祥铭,一侧模印象文吉语是“富且贵,至万世”,句首、句尾和句中各饰一钱纹;一端印篆文吉语“富贵万世”或“富且贵”。另一侧模印篆文吉语“富且贵,至万世”。这种砖是上层贵族墓特有的,很精致。
朱然墓室内淤泥很厚。
让考古人员感到失望的是,此墓被古代盗墓光顾了,且是早期被盗,距其下葬不会久远。

墓室内很厚淤泥,就是从盗洞内进入的。发掘时,盗洞中已填塞满了泥,土中夹杂许多六朝板瓦和筒瓦残片。
与宋山大墓一样,朱然墓上的盗洞打得也十分到位,我怀疑他们是一伙盗墓者所为:直接从放主棺的后室动手,发掘时看到,双层拱形券顶正中有一盗洞,下面放置的就是朱然的棺材——最珍贵随葬品一般都放在这里。
墓的前后室各放一口黑漆木棺。
后室的棺材较大,棺材旁边放置的随葬品也丰富,是墓主朱然葬具;前室放置的棺材应是其妻所有。

朱然棺材很坚固,盗墓者很有经验,不是撬开棺盖,而是在棺侧凿了一个大洞——这更容易弄出棺内随葬品,值钱之物全被盗走了。
清理时看到,棺材被推倒向右翻倒,盗洞是从左侧棺板上凿的,盗洞呈长方形。边缘可以清楚地看到凿痕,地上还散落有凿落下来的碎木屑——这次盗墓后应该未有盗墓者再前来滤坑,不然不可有原始盗墓现场。
前室内朱然妻棺材外观与朱然棺材相似,只是形制较小,盗墓者盗此棺时,打洞选的位置不同,从盖板左前侧开凿一个盗洞。

分析可知,盗墓者从盗洞进入墓室内后,还是费了不少劲才凿开棺材的,而且他应该懂木工活,不排除是木匠所为。
朱然这副葬具,确实能称是“大棺材”。1986年3月《文物》杂志上发表的“发掘简报”中,专门谈了这副棺材,并绘图介绍,摘录如下:
棺的内外表面先贴一层麻布,涂上漆腻,再上漆。
棺外用黑漆,棺内用朱漆,素面。
棺盖长3.62米,宽0.94米,厚0.32米,横截面吴弧形。边缘有两道沟槽,以便与侧板和两头的挡板凸榫扣合。
棺身长2.93米,宽0.92米,高0.73米。
左、右两面侧板和底板,用整段木料做成。

虽然早期被盗,朱然墓中还是出土了一批珍贵的随葬品。共140多件,有漆木器、瓷器、陶器、铜器、货币等,其有一些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朱然墓可以视为中国古代贵族用漆器的宝库,140多件出土文物中,有80是漆器:案、盘、羽觞、桶、盒、壶、樽、奁、匕、勺、凭几、砚、虎子、屐、扇、梳、刺、谒……全套。

这些漆器内容丰富异常,件件精美。如稀见国宝级文物“宫闱宴乐图”漆案(编号朱M58),长82厘米,宽56.5厘米,上面共画55个人物;人物旁大多有榜题,四周衬托云气、禽兽、菱形、蔓草等纹饰,既生动,又精彩。
“季札挂剑图”等漆盘,底部有“蜀郡造作牢”朱红漆书铭记,证明此漆器是刘备的蜀国那制生产的,吴蜀间的交流没有因为战时而中断。

而这些漆器都是当年盗墓者不要的东西,不然很难留存下来。
朱然墓内随葬品摆放相对有规律,漆木器、瓷器、铜器这类上档次的随葬品,大都放在后室和过道内;陶器则集中在前室的东南角。
盗墓者当时可能更想要的是棺材内的金银珠宝一类东西,急于盗出最值钱的宝物,对漆器一类不太有兴趣,不少被压在翻倒的棺材下面。

为什么没有出土金银宝物?朱然是武将,他生前使用的兵器也没有发现,哪去了?不用说,让盗墓者盗走了。
根据发掘现场情况,推测在盗墓者进入墓室前,朱然墓室内可能已有积水,一些随葬品漂浮移位,出土时已不是原来的摆放位置——这非盗墓者搬动造成的。

日本出土一块金印底下刻5个汉字日本专家翻译后太丢脸
在18世纪末,日本福冈县的两位农民在耕作过程中,偶然发现了一块金印。这块金印是汉朝时期赐予倭奴国的“汉委奴国王金印”。这件事情震惊了整个日本,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一些日本学者不愿承认这个历史事实,试图为金印的真实性进行质疑。他们认为这五个字的正确译法是“汉朝委任的奴国国王”,与“倭奴国”无关。但是,历史的真相是不可忽视的。我要新鲜事2023-07-03 22:09:330002宋兆麟:我的民族考古之路
我是在东北农村长大的,受过日伪的气,经历过解放战争。在战乱岁月,农村小学是关门的,学校是停办的。我仅念过一、二年级初小,后来就辍学在家,放牛、砍柴、种地,无论刮风下雨都不能例外。当时我们家参加革命的人不少,是有名的“八路窝子”,家里只有我是年轻的男人,是个“小男子汉”,这时我才懂得“革命家庭孩子早当家”的含义。记得家里养着一头骡子,种地运货全靠它,但后来它得了“肠梗阻”,死了,我们全家人都很悲痛。0000欲知夏朝兴废多少事,请君且看河南日报
可能是受到这几天三星堆出土文物刷屏的刺激,河南媒体也坐不住了,直接通过一系列报道把与夏朝有关的问题安排得明明白白,搞得一些正在从事这些研究的老师都有即将失业之感。所以我们不妨把这些报道扒出来,看看河南日报的记者和编辑老师是如何寻夏,证夏,说夏。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19:100000“洛阳铲”至少有12个别名,其中一个在盗墓圈最流行最形象
“洛阳铲”的种种叫法本文作者倪方六“洛阳铲”具体都有哪些功能呢?如何使用?要了解这个情况,应该先了解一下“洛阳铲”名称的由来。图:不同型号的洛阳铲其实,洛阳当地的盗墓贼是不把“洛阳铲”叫洛阳铲的,现在都叫“探铲”。“洛阳铲”这个最流行的名称,其实是外地人叫出来的。而在定名之前,这把铲子有多种叫法,别名多多,至少有这么12个名称,叫得比较多。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14:080000翼龙什么时候出现?最早可追溯到2.2亿年前(三叠纪末期)
翼龙出现在三叠纪的末期,也就是2.2亿年前,直到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才逐渐灭绝。翼龙是唯一具有飞行能力的爬行类,并不属于恐龙,在恐龙繁多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翼龙的数量达到了鼎盛,几乎可以说是当时的空中霸主。翼龙什么时候出现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9:14:37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