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者把填平的盗坑重新挖开,盗出刘邦陪葬墓文物107件
刘邦陪葬墓滤坑事件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中国盗墓圈有滤坑的现象。
所谓“滤坑”,就是挖掘已被别人盗过的墓。丧葬中有重新起出骸骨择地再葬的“二次葬”风俗,滤坑就是“二次盗”。

古往今来,十墓九空,都被盗过,可以说现代盗墓都是滤坑。滤坑并不代表收获小,如果古墓是早期被盗,好多随葬品在当时不值钱,盗墓者是不要的,往往会扔掉,比如铜钱、陪葬俑什么的,但放在今天就是文物,值钱的。
所以,现代盗墓圈对滤坑很有兴趣。
这篇文章,来说说汉高祖刘邦陪葬墓滤坑事件,接着前面“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说过的陪葬墓被盗一事(见《盗墓者半夜炸刘邦长陵陪葬墓,警察设伏,一下子抓到6人》一文),把之后发生的事情再交代一下。

1998年秋天,一伙盗墓者炸了长陵陪葬墓。事情发生后,警方一下子抓到了6个盗墓者,地面上的盗坑也被一 一填平。
盗墓未遂,故事到此应该结束了,但不久一个小道消息让警察警惕了:咸阳有人在私下寻找刚出土文物买家,而且只卖给广东客仔和港商。

当地警方接报后觉得蹊跷,这会是刘邦长陵陪葬墓出土的吗?可盗墓者当时明明没有得手啊!
重新提审盗墓者,他们也坚持不承认盗出文物。
看来,另外有故事。警方化妆成广东买家,在西安与卖家接上了头。卖家很狡猾,接头时就像地下党联络一样。

在观察“买家”没有问题后,才领“买家”到野外一个偏僻的地方看货:
解开布袋,东西用旧报纸包裹着。揭去旧报纸,里面露出一层黄土布,布里包着一样东西,上面还有新鲜的泥土——原来是一只彩色武士陶俑。
卖家保证是新出坑的,绝对是真货,而且是出自高级大墓中,共有107件,每件要价“一块五”,打包。
这么便宜?这可是行里黑话,“一块五”,就是一万五;“打包”,就是一次性全买走,不零卖。

说定了交易日子后,警方开始收网。
“货”放在一个外人根本不会想到的地方,在一小村子里。有一处旧窑洞,外面的墙都塌了。进入窑洞,拿开麦秸后,一只只蛇皮袋出现在眼前——里面装的全是新盗出的武士俑,每个高在五十公分上下。
这种武士俑都是贵族墓陪葬坑中出土,一般民间墓葬是不可能有的。
下面的话就不用多说,警方成功地在“交货”时,将这伙人拿下,人赃俱获。

警方审讯后知道,被抓获的一伙,均是咸阳渭城区人,领头的是张某。在刘邦陪葬墓被炸消息在圈内传开后,张某觉得这是个机会,他想打听炸墓的是谁,想一起搭伙。因为不认识,便一个人先来悄悄到了盗墓事发地看看,打听情况。
当时炸坑都已填平,张某从坑内浮土中,发现了一块彩陶碎片。经验丰富的张某眼睛发亮,这可不是一般墓里能有的,下面有东西。

张某回村,找了关系不错的徐某、何某、崔某等,说了自己的发现,一说即合。
事不宜迟,说干就干。
他们便连夜将刚填上的盗坑挖开,这是新覆的土,疏松,好挖,三下两二就挖到了藏宝的地方。到半夜时,出土了第一件陪葬品——一只彩色武士陶俑。

地下发现陶俑一般不会是一只,都是成窝地出。到天要亮时,他们总共挖出了107只。
不能再挖了,天要亮了。怕人发现,临走前将洞口重新填埋,伪装好,外人根本看不出有盗洞。
在黎明前这伙人悄悄逃走了,下面就是寻找买家,出货了。

对这份供词,警方起初不太相信,怎么可能呢。但在押着盗墓者指认现场后,警方相信了他们的交代是事实。
警方审查结束后,卷宗移送到法院。这次滤坑事件中,主犯张某罪最重,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同伙分别被判处2-12年有期徒刑,同时被判处罚金2000元-20000元不等。


(注,部分图源网络)
国外发现一个古墓 墓主死后产子(死后生产)
古墓中的女人在死后十天生下来一个孩子。我们都知道,在医疗条件极其落后的古代,女人生孩子就仿佛是从鬼门关走一遭,不仅有着极大的风险,而且随时都有可能一尸两命。一旦遇到难产的话,很多女性在分娩之前就已经死亡了,那么腹中的胎儿也没有机会来到这个世界了。但凡是总会有例外,你听说过死人也能生孩子吗?死后产子我要新鲜事2023-04-14 23:56:370000NBA全明星赛编年史:1954库西MVP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28:390000张政烺:秦汉刑徒的考古资料
一、秦上郡戈古代中国“兵”和“刑”不分,刑罚和征伐在暴君看来同样是惩罚的手段。罪犯和俘虏的命运也相同,除了容易地丧失生命外,大多是被剥夺自由,转化成奴隶。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27:280000南京地区挖掘到朱元璋女儿的墓 专家居然这么说(明朝大墓)
挖掘出来的明朝大墓或许是和朱元璋有关系。在进行考古工作的时候,每次遇到一些皇家的墓穴考古队员还是比较兴奋的,因为往往皇家墓穴保存的都会比较好一点,而且会有着更加丰富的研究价值。在2018南京雨花台地区道路施工队的工作人员挖掘到了一个青石板,汇报给了南京博物馆之后就联系到了文物局以及考古队。批准挖掘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5:36:350001严耕望:目录学与校勘学
问《励耘书屋问学记》各篇多谈到陈援庵先生治史特别重视目录学、校勘学,你的意见如何?答这两门学问都是治史的基本学问。目录学是治史所必备的基础知识之一,校勘学是治史所必备的基本技术之一。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