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朝都曾禁止官员逛“娱乐街”,清朝曾用太监替代乐妓
古代如何禁特殊娱乐行为?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古代中国所有朝代中,唐朝的娱乐产业是最为发达的,特殊工作者的素质也最高。唐政府确立了官妓制度,从法律上给特殊工作者一个地位,特殊消费成了合法的产业。
当时,唐政府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教坊”,对在京师营业的娼妓予以统一管理,所有从业人员均须注册登记,登记后须进行岗前“职业培训”。噪子好的培训成歌妓,有音乐天赋的担任乐妓,身段好的发展为舞妓,有点酒量的则做饮妓,等等。

时文人和官员乐于特殊消费,所以在唐代诗人的作品中总有青楼女子的影子在字里行间晃动。当时特殊工作者主要聚居在长安城的“娱乐街”——北门附近的平康里,“平康”、“北里”由此成了妓院的代称。
孙棨所撰的《北里志》,记述的就是时人逛“娱乐街”的所见所闻。

唐代的官妓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一直到明代,这一制度才被取缔,中国的禁娼运动也因此出现了新的趋势。
或许有读者会问,明代禁娼么?开始并不禁娼。和尚出身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建国之初不公不禁,反而大力提倡官民特殊消费。在唐、宋官妓制度基础上,明政府将教坊升级为“教坊司”,隶属掌管教育、外交诸事务的礼部。

据明姜明叔《蓉城诗话》记载,当时朱元璋在南京城南的聚宝门(今中华门)一带,沿着内外秦淮河兴建了轻烟、淡粉等14座高档酒楼,这就是明代著名的“娱乐街”秦淮河畔的所谓“花月春风十四楼”。
这些酒店实是明代的国家妓院,营业前因特殊工作者人数不足,朱元璋下令从全国各地征召有从业经验的女子,催她们尽快上岗。由于政府提倡、官员带头,特殊消费确实拉动了是明初的“内需”,私人聚会少不了妓女助兴,公款宴请也允许使用“娱乐小姐”。

官妓的发展很快就引发了很多问题,社会“禁娼”要求强烈。朱元璋的重孙子朱瞻基(明宣宗)当了皇帝后,便下令取缔了官妓,并严禁官员涉足娱乐街。明代由此出现了一场“禁娼运动”。
朱瞻基这一举动,在中国禁娼史上是件大事。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没有官妓还有私妓,一些大款则根本不受此“禁娼令”的限制,蓄起了家妓,在官妓没落后,私妓大量出现,被时人称为“私窠子”的暗娼特别多。

朱瞻基前后仅做了11年皇帝,38岁时便死了。之后,放松了对特殊职业、特殊行为的管理。到明末,在今南京秦淮河两岸妓院酒楼林立,流动的特殊交易场所画舫多多,成了当时全国的娱乐产业中心。明末人余怀所撰的《板桥杂记》,实际就是时文人、学子、官员在娱乐街的特殊消费实录。所谓“秦艳八艳”,便是在秦淮河畔卖身的8名特殊工作者,她们皆出现于明末清初。
与明代相比,清代禁娼又严厉了,但也是反反复复。清初依明制,在京城设教坊司。但顺治皇帝曾两次裁减教坊女乐,宫中搞活动时,培训48名太监替代乐妓。

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朝廷下令停止教坊女乐,开始禁娼,从上至下掀起了清代的“禁娼运动”。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则直接裁革女乐。
康熙皇帝继承了顺治禁娼政策,十二年(公元1673年)复令重申禁娼,十九年(公元1680年)颁布的律例上明文规定:“伙众开窑诱取妇人子女,为首照光棍例斩决,为从发黑龙江等处给披甲人为奴。”
嘉庆皇帝进一步加大对卖淫嫖娼的处罚力度。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修订的《大清律》规定:“京城内外拿获窝娼至开设软棚,日月经久之犯,除本犯照例治罪外,其租给房屋房主,初犯杖八十,徒一月……”

清代的禁娼可以说是真正的“法律禁娼”,政府“扫黄”的声势很大,一时颇有效果。以当时全国著名的“娱乐之都”扬州为例,当时的特殊工作者便很紧张。扬州自隋唐起特殊产业便十分发达,虽然政府有“清洁”运动,但娼妓并未能禁绝,“私窠子”、“半月门”、“扬滨”、“船娘”这类暗、私娼继续活动。
这些特殊工作者对“扫黄”信息很灵通,风声一紧,她们便“集体消失”。清初文人吴绮在《扬州鼓吹词》序中是这样说的:“一逢禁令,辙生死逃亡,不知所终。”

我国考古史的巅峰:三星堆是“外星文明”?比华夏文明还早百年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提到华夏文明,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到中原文化。但事实上,经历了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发展中,这种文明是包揽万象的,这是多种不同的文明聚集到一起,才缔造出了庞大的华夏文化。尤其是三星堆的发现,更是让人们充分见证了在华夏文明中除了中原文化之外,还有许多文化内涵。那么三星堆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呢?三星堆展示更多传奇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0:00:170004梁启超:如何才配叫做中国留学生?
学生做课外学问是最必要的,若只求讲堂上功课及格,便算完事,那么,你进学校,只是求文凭,并不是求学问,你的人格,先已不可问了。再者,此类人一定没有“自发”的能力,不特不能成为一个学者,亦断不能成为社会上治事领袖人才。课外学问,自然不专指读书,如试验,如观察自然界……都是极好的,但读课外书,至少要算课外学问的主要部分。0000张越|五四时期史学:走出经学的羁绊
一、进化史观的传入与经史地位的变化中国传统史学一直或隐或显地受到经学的束缚与支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这并不是说,中国史学完全依附于经学而毫无自身价值可言。事实上,中国史学也一直受到来自官方的和其他方面的支持与重视而成为古代学术中的一门显学。从《隋书·经籍志》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史、子、集的传统学术格局,即客观地反映出了这一点。历史上形成的经学与史学的关系既十分密切又错综复杂。0001中国古人的生活条件 到底有多艰苦?(古人生活)
中国有着很多的古人吃不饱穿不暖。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在整个世界来说都算是比较长,在每一个朝代都会有着独属于自己得味道,而且每个朝代因为掌权者的不同,所以就人民可就算是在我国最繁荣时期的唐朝人们的生活我也并不像现在这么好,而且当时人们的平均寿命只有30岁而已。人民的生活我要新鲜事2023-03-02 18:54:280000唐朝中后期官员增加太多,70年间翻了16倍,补贴收入从哪来?
唐宋工薪阶层的补贴收入本文作者倪方六接着上一篇(见《南朝有门路的都不想当京官,希望到地方任职,一特别规定令人羡慕》一文),继续聊古代工薪阶层的补贴性收入——唐宋时怎么做的?到了隋唐,从东汉末年开始的“禄田”制度,被进一步引入官员和工资收入体系中。隋朝,在禄米和役力之外,又根据官员地位和品级的不同,提供相应份额的田地,做为官员俸禄的补充,称之为“职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45:5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