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又发地震,中国古代震后求助更积极,直接“发钱”
购钱,古代朝廷救助地震灾民的手段
本文作者 倪方六
2018年,地震不断,话题不断。
以多地震国家日本来说,今年就多次大地震,北海道6日凌晨发生6.7级地震,造成重大损失。据共同网消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今天(9月7日)在北海道地震相关阁僚会议上透露,死亡人数升至16人,有26人失联。

而今年是日本上最惨重的一次大地震——关东大地震发生95周年,1923年9月1日,关东发生7.9级大地震,导致超过14万人死亡。
目前,日本正在全力求援震区。昨天已有4000名自卫队队员前往北海道参与救援,后续将增派2万名队员奔赴受灾地区。

而在中国国内,今年也已发生过多次地震。
地震无法控制,但地震后的救援是大家都能做到的。在中国古代,朝廷对地震求助比其他灾难更重视,会积极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如常见的免震区赋税,减轻灾民负担。
“免税”是不要灾民上缴法定的钱物,这对灾区重建、恢复生产确是相当有利的,但并不能解灾民的燃眉之急,于是朝廷想到了给灾民“赐钱”——直接给灾民发钱!

在唐宋以后,尤其到明清时期,朝廷赐钱,直接补助灾民银两、钱粮,成为一种惯例。
东汉永建三年汉阳郡大地震发生后,时小皇帝刘保,派光禄大夫赶赴金城、陇西等地灾区核查灾情,赏赐地震中遇难者家属。遇难者年纪在7岁以上,每人给2000钱,即《后汉书·顺帝纪》中所谓,“诏实核伤害者,赐年七岁以上钱,人二千”。
北魏宣武帝延昌元年四月地震发生后,朝廷“出太仓粟五十万石,以赈京师及州郡饥民”。

第二年冬十月,朝廷除再次免除肆州、恒州等地一年税赋外,又从国家粮库拿出粮食救济纳税丁口全部死亡、孤立无所依靠、家里未接受免除赋役的灾民,由朝廷,直到来年新粮收获时。
北宋赵祯(仁宗)当皇帝时的景祐四年十二月(公元1038年1月),京师开封和忻州、代州、并州等三州,先后发生地震。

《宋史·五行志五》等史书记载,这一年的地震共死亡32306人,其中忻州19742人、代州759人、并州1890人。包括州一把手在内,忻州不少官员都在地震中遇难了,赵祯便给遇难官员的家属发放了钱5-10万不等的抚恤金,“军民死伤者,皆赐有差”。
到了清代,发放金钱的做法更普遍,还形成了相应的较为成熟的“蠲赈办法”。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北京特大地震后,康熙要求户部和工部,迅速拨款赈灾。户部主事沙世到震中三河县后,“散赈乡村穷民九百四十一户,户各白金一两。”

在古代,除了发钱粮给幸存者生活外,政府还会给遇难者准备安葬费——负责收尸下葬,以遇难者最后的尊严。
如西汉刘骜(成帝)当皇帝时的绥和二年九月二十一日(公元前7年11月11日),京师长安发生大地震,刘骜第一时间派中央官员下去调查、慰问,“赐死者棺钱,人三千”。

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北京特大地震,凡地震中遇难者不能棺殓的,均由政府负责出资安葬。
乾隆《三河县志》记载,时工部主事常德奉命等到达三河后,除发放救济金外,还负责料理遇难者后事,对1168名死者,每人头给棺殓银二两五钱。而在其他地区,遇难者每人抚恤银二两。

(欢迎订阅“梧桐树下戏凤凰”专栏《帝王秘事》,内容可读性强,还有知识性)
过去夏天都到河里洗澡消暑,男女“同川而浴”体现纯朴民风
富贵之家挖私家泳池冲凉本文作者倪方六前面的“梧桐树下观凤凰”头条号中,讲过古人洗浴的事情,这篇再来聊聊——过去民间河里洗澡的风俗。在古代,富贵之家会想着法子,在池水中寻找夏日的清凉。经济条件好的也会学着皇家,在府里院内挖个大水池子,供夏天洗澡冲凉用,这也是中国早期的私家游泳池。(华清池景区“贵妃出浴”雕塑)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13:320000西北政法大学挖出古墓,墓主人是西汉酷吏,专家:挖到了祖师爷
古墓的发现一直是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每一座古墓都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记忆和历史的传承。近日,西北政法大学挖出了一座汉武帝时期的墓葬,墓主人竟然是著名的酷吏张汤,这让人们对这个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要新鲜事2023-04-22 03:22:190009女子结婚五年没怀孕 检查结果让人吃惊(合约夫妻)
女子和丈夫结婚后五年都没有夫妻生活。来自河北石家庄的妻子小谢明明已经结婚了五年时间,和丈夫却一直都没有生下孩子,婆婆对小谢也一直都是很关照,并没有发现小谢有什么疾病,于是婆婆就带着小谢去当地的医院检查,可是医生在经过简单检查后表示小谢怀孕不了是很正常的,并不是小谢有什么疾病而是小谢至今为止还是一个处女根本没有过夫妻生活怎么可能会怀孕。亲密接触我要新鲜事2023-09-22 20:46:180006「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封氏墓群
北朝大族墓群。分布在河北省景县城东南,旧称“十八乱冢”。据出土墓志,为北魏至隋封氏家族的墓地。渤海封氏是汉以来的关东大族之一,墓群的发现,为研究北朝大族墓葬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该墓群1948年曾被挖掘,出土遗物超过300件。1955年北京历史博物馆进行了调查,收集到的出土物均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6:59:460001盗墓该不该骂?消失800年的“死字”因盗墓而复活,又咋说?
契丹文字,因盗墓而“复活”本文作者倪方六说到盗墓,特别是洋人在华盗墓,不少人恨之入骨,骂之而后快,大量的民族宝物流失海外,大量的中华文化优质基因被毁……但是,如果换个角度想想,有时又会觉得盗墓者挺可爱。因为,盗墓在破坏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做了不少“好事”。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17:4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