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死后不想火葬流行偷埋,此招叫秘葬,盗墓者想挖怎么破?
古代的“秘葬反盗法”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聊聊盗墓话题。
在考古与盗墓史研究方面,我已出版多本书。这篇文章的材料,见于早些年出版的《三国大墓》一书,当时河南安阳发现了疑似曹操墓,引起了大家对古代盗墓的兴趣。

盗墓者手段很厉害,但民间反盗墓的办法也不少。比如,埋多个假坟头,即所谓“虚葬”。传说中的曹操72疑冢,就属虚葬一类反盗墓招术。
设虚葬的同时,往往还会伴有“潜葬”,这也是过去反盗墓常见手段之一。
所谓潜葬,就是现在农村中常见的,人死后不想火葬而将尸体悄悄埋掉,俗称“偷埋”。潜葬时,往往“不坟不树”,即不留地面标记,曹操生前便提出了这个要求,这在《三国志·魏志》上有记载。

《后汉书·谢夷吾传》有一个记载,东汉有一个叫谢夷吾的官员,因为被人打了小报告,遭降职处分,改任下邳令。此人会法术,据说能卜知未来。他算自己将会在某日死亡,到那天果然死了。
谢夷吾死前吩咐儿子道,汉末社会将会出现动乱,一定会出现疯狂的盗墓现象,会有暴尸之灾难,要求儿子为自己悬棺下葬,而且下葬后不堆封土,不造坟头,即所谓“不坟不树”。
潜埋又叫秘葬,这是盗墓者都知道的。在正史上有关帝王秘葬的记载不鲜见,如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石勒,便是偷埋掉的。

石勒是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位奴隶出身的皇帝,十六国时期后赵建立者,史称后赵明帝。石勒为羯族人,字世龙,初名㔨(bèi),小字匐勒,时为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人 。石勒死后便采取了秘葬法。当夜,从城里同时抬出了十多具棺材,以迷惑老百姓,其真实葬地选在渠山。
秘葬在十六时期很流行,为帝王采用。如南燕始主慕容德死后,也是“四门出棺”。《晋书·慕容德载记》记载:“乃夜为十余棺,分出四门,潜葬山谷,竟不知其尸之所在。”

而离现代比较近的秘葬传说,发生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身上,民间传他死后下葬那天南京每个城门都往外抬棺材,即所谓“十三城门出棺”,至今在南京仍是话题。
石勒死后由其第二子石弘继位,可能儿子太年轻了吧,被侄儿石虎(石季龙)夺了皇位。石虎废石弘为“海阳王”,自立“大赵天王”,并迁都于邺城,邺城是曹操当年的发迹地。石虎很狡猾,也学了石勒的葬法,死后公开葬显原陵,其实这是一处虚冢,尸身并未葬于其中,而是秘葬他处。

对于秘葬,盗墓者如果想挖用什么招?怎么破?接着往下看就知道了。
据《资治通鉴·晋纪》,东穆武帝升平三年(公元359年),前燕皇帝慕容儁做一个梦,梦见石虎咬其膀子,醒来后,一怒之下去挖掘显原陵,欲鞭尸泄忿,但打开了陵穴后,并没有找到石虎的尸体。可见石虎玩了“空棺计”。
慕容儁猜测石虎玩的是潜葬,开出悬赏,谁知道石虎真身葬处,赏一百大洋,即所谓“购以百金”,这就是破秘葬的手法,在现代盗墓圈叫“买情报”。如果不想买,或是买不到就自己去“踩点”——除非知情者被灭口了,否则总会透出风来。
重赏之下有奇效,果然有人告密了:“鄴女子李菟知而告之,得尸于东明观下。”

根据密报,在东明观下果然挖出了石虎真尸。
挖出时,尸体一点也没有腐烂。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谁都没有想到。慕容儁脚踏在石虎的尸体上,大骂:“死胡,何敢怖生天子!”随后用鞭子狠狠地抽打石虎的尸体,辱尸之后,将尸体扔到漳河里面去。
石虎的尸体被扔进漳河中后,并没有漂远,被桥柱子拦住了,得以重新收葬。
后来前燕为前秦所灭,告密者李菟也因告密被杀。

(注,部分图源网络)
日本龙:大型植食恐龙(长7.6米/日本发现的首个恐龙)
日本龙是一种鸭嘴龙类中的赖氏龙亚科恐龙,诞生于8800万年前到8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属于大型植食性恐龙之一,体长普遍可达7.6米,第一批化石是在日本发现的,也是第一种出土于日本本土的恐龙化石,拥有着非常明显的冠饰突起。日本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3:22:430001山西临汾的文物新发现 1300多处挖掘点(临汾考古)
108国道临汾部分路段找到的历史遗址如今正在挖掘。在前段时间我国山西临汾境内的一段108国道在进行过境改线工程,而在发掘的过程当中则是找到了一千三百多个文物发掘点。这个工程全长大概是在68km左右。这也是在最近十年比比较大型的考古发现,此地找到了三百多个战国时期的墓葬。不过由于刚刚发现还没有太长时间,所以其中到底找到了多少文物我们还不得而知。现场勘查我要新鲜事2023-07-27 21:01:300000盗墓贼比专家还厉害 为何总是最先找到古墓 是天赋吗
考古专家在寻找古墓方面通常比盗墓者慢一步,这是因为盗墓这个行业已经发展了几千年,代代相传,拥有丰富的资源和经验。盗墓这个行业从古至今一直存在,从未成功被彻底杜绝。在古代,随葬品丰富且身份高贵的人更是成为盗墓者的主要目标。尽管在安定的时代,人们仍然会为了巨大的财富而铤而走险。我要新鲜事2023-07-22 20:37:040000木屐不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悲乎,足下!从一双三国漆木屐说起
三国东吴大将朱然墓的发掘曾震动日本,只因朱然的陪葬品中有一双漆木屐。这是世界范围内发现的最早的一双漆木屐,有1700多年的历史。我要新鲜事2023-09-20 21:41:010000民间称“洛阳关林关羽墓是假的”,洛阳文物局这么回复的,颇意外
关羽故乡的“还魂葬”本文作者倪方六我在“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连续说了三篇有关三国名将关羽的墓葬问题。已说了湖北当阳的关羽墓——关陵和河南洛阳关羽墓——关林,及河南偃师——真头葬。树欲静而风不止。本想不再就洛阳关林关羽墓真伪再做文章,但很多网友不买帐,有话要说。对于河南偃师关庄出现的关羽真头墓,是真的吗?如果说是真的,那洛阳关林关羽墓便是假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9:37:0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