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考古发现4000年前西瓜籽,但鉴定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西瓜是中国原产吗?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现在有个流行词,叫“吃瓜群众”,我不懂什么意思,有网友在“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上篇《中国老百姓何时开始吃西瓜》一文下面留言,问难道古代没有西瓜吃?西瓜不是中国原产?

我这篇文章,来聊聊这个问题。
一般认为,西瓜是外来物种,不是中国原产。但这一观点,是有争议的。其实,中国人到底何时种西瓜、吃上西瓜,史学专家和农学专家的观点并不尽相同,对“西瓜的身世”各有不同的看法。
据我所掌握的资料,目前主要观点大概有两种——
一种是“国产瓜”学派,认为西瓜是中国原生物种,而不是非洲原产;
一种是“进口瓜”学派,西瓜原产地在非洲,而非中国。

“国产瓜”学派,从中国古代传说和古文献中寻找依据。有一神话传说,称西瓜是神农“尝百草”时发现的,原名“稀瓜”,后讹传成了“西瓜”;再者,《诗经·豳风》的《七月》一诗中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的说法。但“稀瓜”和“七月食瓜”中所说“瓜”,是不是现代的西瓜?并无实物和信史能够证明之。
到1959年,“国产瓜”的观点似乎获得重镑证据。

在浙江杭州水田畈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中,发现了原始“西瓜籽”。有关神农氏的“稀瓜”传说,似乎一下子变成事实,不只证明中国是西瓜的原产地,还把中国栽种西瓜的历史提前到了4000年前。
随后,“西瓜籽”又在汉墓考古中被陆续发现。
1976年,在广西贵县罗泊湾(今贵港市贵城镇境内)西汉墓椁室淤泥中,发现了“西瓜籽”。
1980年,在江苏扬州西郊邗江胡场五号西汉墓随葬漆笥中,又发现了“西瓜籽”;
在江苏高邮邵家沟东汉墓中,也找到了“西瓜籽”……

这些考古发现,令中国农学界兴奋不已。
但鉴定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些考古发现被一一证明是不可靠的:杭州新器时代的“西瓜籽 ”,经鉴定是葫芦或其变种瓠瓜的种籽;广西和江苏发现的“西瓜籽”,实为粉皮冬瓜的瓜籽。
在事实面前,“进口瓜”学派占了上风,中国西瓜“从国外引进说”观点,重新为国内学术界公认。

如果西瓜原产于非洲,那么何时引入中国的?持“进口瓜”观点的学者中间也有分歧,有“汉代说”、“南北朝说”和“五代说”等。
其中,“五代说”最为广泛,也是主流观点。
其依据来自信史。在欧阳修主编的《新五代史·四夷附录第二》中,第一次出现了“西瓜”这一名词。

《新五代史》的史料出处,是胡峤《陷虏记》中的说法。胡峤是五代后晋华阳(今安徽绩溪县华阳镇)人,契丹会同十年(公元947年),其作为宣武军节度使萧翰掌书记随入契丹。萧翰被告发谋反遭杀,胡峤受牵连被契丹扣押了7年,一直到后周广顺三年(公元953年)才被放回中原。
《陷虏记》即记述了他在契丹7年间所见所闻:“遂入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

剑角龙:北美洲小型食草恐龙(体长2米/会使用铁头功)
前面,我们介绍了春雷龙,它体长15米,是北美洲大型食草恐龙,而同在北美洲,也发现了不少小型食草恐龙,比如剑角龙,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剑角龙基本资料体型:剑角龙是发现于北美洲加拿大的一种小型食草恐龙,它体长2-3米,体重40-80公斤,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527位,生活在距今7600万年-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1:46:230000中国最早“走西域”的是谁?将内地人移迁敦煌,比西汉张骞早多了
最早“走西域”的人是谁?本文作者倪方六西域段,是古丝绸之路最重要、也最神秘的一段路程。2017年8月14日“一带一路,昂扬在途”跨国文化交流活动进入西域段后,便充分感受到这段路程的魅力。至少有三大传奇故事,至今在西域流传,黄帝孙颛顼“乘龙而至四海”,还曾向今敦煌地区移迁内地人口……(敦煌壁画)这证明,早在先秦时代,中原与西域在中国文化史上已不可分割,古丝绸之路的出现并不意外。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28:280000五湖四海聚天山,乐而忘苦呼斯塔——新疆呼斯塔遗址2022考古生活随笔
2022年6月至9月,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呼斯塔遗址本年度的考古发掘工作在王鹏、文臻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展开。呼斯塔考古队是一支特殊的队伍,队员们几乎都是由两位老师从上百份招募简历中挑选出来的考古专业学生,大家因为共同的学术兴趣、研究规划和对边疆考古的憧憬与热爱,走出各自的校园,从五湖四海而来,相聚呼斯塔,问古天山。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9:07:4700011961年一大学者给重庆一“小提醒”,致川渝两地至今为此争论不休
郭沫若挑起刘备葬地话题本文作者倪方六上个月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聊了三国时期蜀国皇帝刘备的葬地问题(详见《刘氏家谱发现“铁墓志”,证明刘备真身葬地不在成都》一文)。这里再来聊聊,为什么重庆人坚持刘备葬在奉节?对刘备真身葬地问题,开始关注起于1960年代。挑起这个话题的,是当时最权威的大学者、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郭沫若,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1:18:2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