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文官朝服图案一品鹤二品鸡,为何一品要用鹤?有一特别说法
古人眼里的“一品鸟”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古人喜欢的鸟中,鹤是其中之一,有“一品鸟”之称。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就来说这鸟事儿。
明清时,官员朝服前后饰有一块方行图案,称为“补子”,文官中爵位最高的一品官,上面的图案就是一只白鹤,鹤的“一品鸟”尊称由此而来。而二品是雉(鸡),三品官是孔雀,为什么最高官爵要用鹤?
原来在古人心里,鸟中最尊者是凤凰,凤凰之后便数到了鹤,有“一鸟之下,万鸟之上”之称,这一特别说法,很合君臣之道,鹤鸟理所当然便成了一品大员的图案。
因为这个原因,过去送给官员的吉祥图“一品当朝”,上面绘的便是一只仙鹤独立海边潮头岩上;或是绘上一只在云中飞翔的鹤,寓意“一品高升”,祝仕途腾达。
为什么古人对鹤这么尊崇?或与鹤本身有关。鹤是中国特产珍禽,名贵稀少。清陈淏子《花镜·附录·养禽鸟法》“鹤”条称:“鹤,一名仙鸟,羽族之长也。有白、有黄、有玄,亦有灰苍色者。但世所尚皆白鹤。”
人们所崇尚的白鹤就是俗称的“丹顶鹤”,它体形优雅,姿态秀逸,性情恬静、羽色洁白,居则雌雄相随,翩翩起舞;翔则一鸣冲天,直上云霄,历来被视为吉祥物。
因为是仙鹤,鹤的习性都被古人神化了,称鹤行必依洲渚,止必集林上,饥食瑶草,渴饮琼泉。
古人认为,鹤乃仙人乘骑,故叫作“仙禽”,通称“仙鹤”。湖北武汉的“黄鹤楼”,便传因仙人驾鹤于此栖息,故而得名。南朝梁任昉《述异志》记述了这一传说:荀瓖曾经东游,“憩江夏黄鹤楼上,望西南,有物飘然降自霄汉,俄顷已至,乃驾鹤之宾也。鹤止户侧,仙者就席,羽衣虹裳,宾主欢对,已而辞去,跨鹤腾空,渺然而灭。”
《述异记》虽是小说,但这样的传说给鹤这种禽鸟,增添了一份神秘。
骑鹤即升仙,骑鹤是古人的梦想。南朝梁殷芸《小说》有一个故事,几个客人同路,各人说自己的志向,有的想当扬州刺史,有的想发财,有的想骑鹤成仙,有一个人很贪,什么都想要,希望“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仙人都高寿,仙人所骑之鹤自然也是长寿鸟。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称:“鹤寿千岁,以极其游。”《花镜》还称:“鹤生三年则顶赤,七年羽翮具,十年二时鸣,三十年鸣中律,舞应节。又七年大毛落,氄毛生。或白如雪,黑如膝,一百六十年则变止,千六百年则形定,饮而不食,乃胎化也。”
因为这些说法,古人认为鹤与龟一样,都是长寿的象征,称长寿者为“鹤寿”;用于形容老人经历丰富,人老体健的“鹤语尧年”、“鹤发童颜”等,也都因此而来;即便老人逝去,挽联上敬称是“驾鹤西归”。
传统的吉祥图案上大都少不了鹤,最经典是“松鹤图”,松也是一种长寿树,松鹤并列,自然是“寿上加寿”。过去民间还流行一种吉祥画,上绘鹤与鹿、桐树,什么意思?“六合同春”也,与“松鹤图”一样,都是用来形容有福寿的。
鹤是鸟中君子,所谓“鹤立鸡群”,就是基于这个说法,用来形容名士风度卓然,异于寻常。传鹤为羽族之长,举止体态文雅优美,行中规矩,舞合韵律。宋苏辙《次韵子瞻感旧见寄》诗称:“君才最高峙,鹤行鸡群中。”
在吉祥图案,还有“琴鹤图”,以“琴操”与“鹤德”来寓人才德出众,品高行洁。
因为鹤常长幼相随,雌雄比翼,因此又被用来表示父子、夫妇之道。吉祥图案有“五伦图”,即用鹤代表父子之道。古有名共“别鹤操”,晋崔豹《古今注》称:“别鹤操,高陵牧子所作也。娶妻五年而无子,父见为之改娶。妻闻之,中夜起,倚户而悲啸。牧子闻之,怆然而悲,乃歌:‘将乖比翼隔天端,山川悠远路漫漫,揽衾不寝食忘餐’。”夫妻分离,天各一方,被称为“别鹤”,由此而来。
进口药在古代称“海药,唐朝权贵喜欢服食,明朝曾当薪水发给官员
古代外国药材药物是如何输入中国的?本文作者倪方六接上篇讲过的有关中药问题,再来谈外国“中药”是怎么进入古代中国市场的。外国药材进入古代中国,基本有两种方式,一是中国人去外域找寻购买,一是外国人来华进贡贩卖;具体路径上,汉唐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宋明以海上丝绸之路为多。(古代采药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5:20:160000三亚发现古墓群 隐藏在地下1m多深(三亚古墓)
三亚发现一个来自于明清时期的墓葬群。三亚一直以来都是非常热门的旅游城市。不过三亚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在两年前三亚的某个村落就十分的热闹,不光是周围的村民,就连旅游的游客们也赶来这里看热闹,因为这个村落传出来,挖掘出来了宝贝。其实这个所谓的宝贝就是一个古代的墓葬群,这也是在三亚发现的为数不多的墓葬群之一。地下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6-29 19:56:380000基建考古 | 政府预算保障体系下的基建考古新模式
基本建设考古发掘工作的取费问题,近年越来越引起国内文物考古界的高度关注,并多次成为两会提案,引发业界热议。当前全国省级考古机构的主流做法,仍是按照现行《文物保护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不同形式地向建设单位收取。0000关于举办中国文化遗产公开课——博物馆研学师资线上培训班的通知
各文博单位、各相关院校及研学从业人员: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文件精神,加强博物馆教育人员与有关研究单位、学术团体的交流合作,促进博物馆资源与学校课程设置、实践活动等密切结合,进一步丰富博物馆教育理念,中国文物报社拟面向各文博单位、各相关院校及研学从业人员举办博物馆研学师资线上培训班。此次培训班为公益活动,具体安排如下:壹培训性质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1:44:34000086年福建出土一南宋古墓,墓中夫妻:皮肤仍有弹性、血管依稀可见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腴,无所不有。马可波罗曾长时间游历中国,在他的眼睛里,我国到处都是瑰宝,到处都是黄金白银。正因为我国的宝贝很多,这也导致在清朝末年,很多的帝国主义,对外侵略的矛头一度指向我国。百余年的战争浩劫,让我国无数的奇珍异宝流失海外,成为别人的玩物,令人叹息。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3:51: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