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河南洛阳盗墓高手之间有一规矩,不盗挖明清坟墓,为什么?
青铜器上的铭文字体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我在写作《民国盗墓史》时,先后到全国不少地方进行了野外调查,在河南洛阳东郊的马坡村,我与发明“洛阳铲”的李鸭子的后人见了面,了解到了不少过去当地盗墓圈的故事。

(洛阳铲)
洛阳的盗墓者确有盗墓技巧,他们称盗墓为“找古”。找古找古,这墓得古才成。民国时,洛阳盗墓圈有一不成文的规矩,就是不盗挖明清及以后下葬的坟墓,特别是盗墓高手之间,更是这样。如果盗挖这些墓会被 笑话的。
为什么?盗墓者对这一时期的墓葬没有兴趣,因为没有什么值钱的随葬品,即使有些随葬的东西,有也不会有“宝”。
这里的“宝”,并不只是金元宝什么的,更多指商周青铜器。

(坐在中国农民独轮车上的加拿大人怀履光)
当时,国际上对中国出土的青铜器需求强劲,肯出大价格。一些外国藏家,甚至坐镇洛阳、开封、安阳一带,收购这些东西,如加拿大人、组织盗东周王陵的怀履光、美国人华尔纳等就与洛阳的洛阳圈很熟悉,曾组织一班当地盗墓者挖掘东郊金村的东周王陵,出土物大都被怀履光弄走了,现在主要藏于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内。
在当时,盗出一只铜器远比金元宝要贵重,那些盗墓圈找古主要是找青铜器,而明清的墓葬中肯定不会有这些东西,这一时期,传统风水宝地邙山上葬的墓少见贵族,老百姓的坟里也不可能陪什么东西,顶多就是些坛坛罐罐的,不值得去挖。

(现代考古发掘现场)
大家都知道,河南洛阳盗墓是当年中国最厉害的地方,高手云集。那洛阳盗墓者如何找青铜器?主要是对挖上来的土色进行分析,如果下面埋有青铜器,洛阳铲掏上来的土会是绿色或是黑色,这就是民间所说的“铜路”。
还有,从掏上来的东西中,也可能分析出来下面到底是什么时期大墓,比如如果从在下一二十米处挖 出了漆皮,下面基本上是先秦时代的周墓。
好了,盗墓的“经验”之谈就先说到这里,接上面《古代青铜器的名称为什么都是冷僻字》一文,再来说说青铜器的铭文。

(被怀履光弄到加拿大的洛阳金村东周王陵出土青铜器,现藏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青铜器上的铭文,专业上称“金文”。金文是中国字早期字体,是研究汉字字体发展与演变的重要材料。那么,金文是什么字体?不可一概而论,不同时期的金文字体并不一样。
商代金文与甲骨文同源,是一个体系,之所以看起来不太一样,主要是书写方法不同造成的,甲骨文是刻出来的,较为尖细;而金文是铸造出来,显得肥厚,殷商后期的金文则多首尾尖、中间粗。
周代青铜器的铭文字体比较明确,称作“大篆”,有别于后来秦国的“小篆”。

(青铜器铭文拓片,大篆)
大篆又称“籀书”,据《说文解字·序》:“周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这就是“籀书”得名的由来。“籀文”又称“籀文”,是最早石刻文字中最为原始的字体,因发现在外形似鼓的石头上,又“石鼓文”。
秦汉时代的金文字体则一般转向小篆和隶书。值得一的是,在金文有两种特殊字体,是由篆书变化而来的,一种是“蝌蚪文”,又称“蝌蚪篆”,这种字头粗尾细,形似蝌蚪,如传世晋国“智君子鉴”铭文就是这种字体。

(越王剑,上面字体为鸟书)
另一种是“鸟虫书”,又称“鸟虫篆”,字形盘转曲折,有意写成鸟虫形状。1965年湖北江陵考古挖出一把铜剑,上面有8个鸟状怪字,专家释读后喜出望外,竟然是“越王鸠浅自作用剑”。“鸠浅”即“勾践”,此剑竟然是越王的佩剑,传世之宝物,能发现简直是奇迹!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上的铭文,如商周青铜器的铭文基本上是铸出来的阴文,即所谓“铸铭”,一般以出现在内壁、器底、足部、鋬上、盖内等“不显眼”的地方,后来还有器体成型后再做字的“刻铭”。

(春秋青铜器陶范,相当精美,山西侯马晋国铸造遗址出土.)
金文多是阴文,即字是凹进去的,阳文不多。那么阴文铸名是如何做上去的?可以肯定内范是阳文。那内范上的阳文又是怎么做出来的?学术界说法不一,有多种推测。
一般认为是先制阴文字模,印到内范上就成了阳文,铸出便是阴文。为什么商周青铜器上铭文流行阴文,还放在不显眼的地方?这样不易磨损,且不影整体器身的纹饰美观。

(青铜鼎,内壁有铭文,阴文)
西北阿根廷龙:长1.8米的小型食肉恐龙(6500万年前)
熟知恐龙的朋友,对阿根廷龙肯定不陌生,它体长超4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然而同样出土于阿根廷,其命名是西北阿根廷龙,但其体型只有1.8米,而且是种小型食肉食草恐龙,生活在6500万年前,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西北阿根廷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7:02:120000墓葬里出现鸡蛋 为啥让专家感到害怕(千年腐坏)
专家害怕鸡蛋的原因是因为千年的鸡蛋说不定会产生了霉变和病毒。考古专家在进行挖掘的时候最害怕看到物品是什么,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其实这件物品就是鸡蛋,专家表示说当挖掘出来这些物品的时候,连碰都不能碰,那么这到底是因为什么?而这些鸡蛋又有着什么可怕的地方。陪葬品我要新鲜事2023-10-06 19:43:030000考古发现31平米古墓 出土文物与郑和有关 媲美秦始皇陵
郑和下西洋带回了许多外来文化和农作物,这一点我们都很熟悉。但他还带回了哪些宝物呢?据传郑和在航行归来后带回了大量的珠宝。这些珠宝究竟去了哪里?历代朝廷都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甚至有人开始怀疑郑和是否真的带回了珠宝。直到2000年,这个疑问才浮出水面。我要新鲜事2023-07-14 12:39:300000宋朝时期太后的陵墓 居然十分寒酸(宋朝皇陵)
宋朝时期太后的陵墓却令人意外的寒酸。上个世纪80年代,在河南省巩义市南郊,考古专家先后发掘了北宋皇家园林中的两座帝后陵墓。在发掘工作开始之前,大家已经做好了空手而归的心理准备。因为北宋灭亡以后,金兵曾大规模盗掘皇陵地宫,里头保存有珍宝的可能性不大。考古队员兵分两路,一路深入地下,通过墓道寻找地宫入口,另一路则采取大街顶式的发掘方式清理封土。打开墓葬我要新鲜事2023-12-28 17:06:530004「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元君庙墓地
元君庙墓地,中国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墓地。位于陕西省华县柳子镇东南。1958~1959年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陕西分队华县队发掘,全面揭露了一处基本上保存完整的半坡类型墓地,探明墓地北面存在着同时期的居住地,还发现了很少的老官台文化遗存。后由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编著了考古报告专刊《元君庙仰韶墓地》。墓地排列和葬俗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6:12:2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