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死后千年被其后人曝离婚事实,休妻原因讳莫如深,至今成谜
孔孟离婚案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现代,名人离婚往往会成为新闻。
与今天一样,古代名人离婚后都会成为话题,为社会所议论。中国古代名人离婚案也有很多,而被议论最多的,或者说是非最大的,大概要数”孔孟之道“的主角圣人孔子和亚圣孟子。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就来看看这两位儒家大圣人是怎么离婚的。

(孔子画像)
据《孔子家语·本姓解》所记,孔子19岁时,娶了宋国的丌[qí]官氏为妻,一年后生了儿子。孔子是当时鲁国的文化名人,国王鲁昭公听说后,送来了鲤鱼,以示祝贺。孔子觉得这是家门莫大荣幸,遂给儿子起名“鲤”,因是头胎小子,取字“伯鱼”。
“孔子离婚”就是把伯鱼的妈妈体了,这事直到唐代才被曝光,首曝者是时孔子后人、著名学者孔颖达。
《礼记·檀弓上》中有“伯鱼之母死,妻而犹说”一语, 孔颖达在给这句话作注时,称“时伯鱼母出”,意思是其时孔鲤的母亲已被孔子休了。孔子为什么要休妻,讳莫如深,至今是谜,孔子有外遇,也是“花心大萝卜”一个?是否与《论语》上所记的那段“孔子见南子”那段绯闻有关?还是妻子身有恶疾,或是不守妇道?说不清楚。

(孔子见南子,现代影视再现)
孔家离婚似乎有传统,孔子老爸叔梁纥也曾“出妻”,原因是原配施氏连生9个女儿,却未能生出一个儿子。后来,已是老头的叔梁纥与孔子的母亲、时仅17岁的女孩颜徵在尼山的洞里发生了苟合,干脆将小颜姑娘娶回家,这才有了孔子。
孔子老爸“出妻”一事,最早见于《孔子家语》里“后孔安国序”。此序出于晋代人之手,但序中却只字未字“孔子离婚”一事,除了叔梁纥外,还提到了孔子之子孔鲤、之其孙孔伋(子思)也都曾与老婆离婚,故有“孔氏三世出妻”一说。

(先秦风流贵妇南子,现代影视形象)
加上孔子,便是“孔氏四世出妻”,有人因此戏称孔子世家为“离婚世家”。
儒家文化讲究“礼”、“仁”,孔子离婚一说,让不少“孔粉”挺受伤的。其实,不只孔子休妻另娶,“孔孟之道”的另一人、亚圣孟子也曾闹过离婚。
最早曝光孟子闹离婚的,是战国时思想家荀子。
《荀子·解蔽篇》是这样说的:“孟子恶败而出妻”,意思是孟子讨厌其妻子的不良品行,担心败坏自己名声而提出离婚。孟妻做了什么样不好的事情,让道貌岸然的孟子要出妻?原来仅因坐姿不雅。

(孟子画像)
据汉文帝时博士韩婴撰《韩诗外传》所记,有一次孟子回家进门时,看到妻子“踞”在那里。所谓“踞”,就是把双腿拉开坐着,这在今人看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卫道士孟子认为有悖于礼制,不合妇道,遂对母亲说,“妇无礼,请去之。”
古代离婚有自己的一套原则,最基本的是“七出三不去”,据说这是孔子本人最早提出来的,属于孔孟之道婚姻观之核心内容,为后代遵从。

(先秦美女)
所谓“七出三不去”,是指老婆如果有7种不良行为,丈夫可以提出离婚,另有3种情况不可以离婚。详释见于《大戴礼记》,“七出”又叫“七去”,即“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孟妻的“踞”,属于其中哪一种?或与作风不好的“淫”沾点边。但“淫”是出轨,与非丈夫的男人发生性行为,而孟妻之“踞”,离出轨远着呢。

(孟母画像)
孟母是一位十分明事情的女人,仅因儿媳妇不雅动作,儿子就提出离婚,孟母觉得十分荒唐,遂引用古礼“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来提醒儿子:你往你老婆的私处房间去,不提前说一下,进去时也没一点声响,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
孟子听罢,为此自责,此后再也不敢提与妻子离婚的事了。

(破镜,古代离婚)
似鸟形龙:印度小型兽脚龙(长2米/处于疑名状态)
似鸟形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阿贝力龙超科恐龙,诞生于7000万年前-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型属于阿贝力龙超科中较小的,体长只有2米左右,第一批似鸟形龙化石是在印度发现的,目前这种恐龙属于疑名状态。似鸟形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7:13:070000达科塔盗龙:最大的巨型驰龙科(长6米/或带有飞羽)
达科塔盗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驰龙科恐龙,诞生于6700万年前-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属于驰龙亚科恐龙中体型最大的一个物种,平均体长普遍可以达到4.5-6米,但是股骨就长达60厘米,第一批达科塔盗龙化石是在美国境内发现的。达科塔盗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5:51:300000中华文明探源的吉林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在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这一方针的指引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秉持“多学科、多角度、全方位”的理念下持续推进,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及动因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得出了各个区域文明在不断交流互动融合过程中共同形成了“早期中华文化圈”的重要结论,为早期中国的形成与发展研究作出了考古学上的卓越贡献。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8:31:170002司家沟考古记
司家沟村,位于焦作孟州市赵和镇。孟州历史悠久,秦为河雍,汉置河阳,唐为孟州,明称孟县,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关于赵和镇的得名,乡志记载,介于今东西赵和之间原先有一“照豁”饭铺,过往路人常在此停脚吃饭,而后饭铺掌柜的两个儿子分家,住在饭铺东西两侧,久而久之两处人口增多,形成自然村落,称之为东照豁、西照豁,讹传后变成了东西赵和。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6:22:430000柴剑虹:对敦煌学百年回顾中若干问题的认识
如果从1900年6月22日(农历五月二十六)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之时算起,敦煌学已走过了近百年艰难而曲折的历程。为了将学术推向前进,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我们似乎应该对20世纪敦煌学产生、发展的历史作一番科学的回顾与总结。在此,本文想就敦煌学百年回顾中学术界所普遍关心而又众说纷纭的若干问题,发表一些个人的浅见,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一、藏经洞文物流散的历史因缘及其正、负面效应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