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男孩女孩春天最热衷一项活动,现代人也喜欢
古代女性的春天活动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现代的女性节日“三八节”,选在春天真是太恰当——春天确实是属于女人的。我上周我的《北京晚报》“一方钩沉”专栏上,专门谈了古代中国的女性节日,其中提到了三月上巳节。

(虢国夫人游春图)
这个节日是古代惟一惟一一个可以称“三八节”、与现代女性节日同名的节日。上巳日不是在阴历三月三吗?这得从上巳日说起。
古人以天干、地支纪年、月、日、时,这是古人说的“四时”。天干即甲、乙、丙、丁、戊、乙、庚、辛、壬、癸10个字,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字。十干十二支,天干在前,地支在后,依次两两相配,两字一组,这便有了相应的年、月、日、时,这四时加起来是8个字,俗称“四柱”。

(现代少数民族的三月三)
以干支纪日,每12天就有一个巳日,一个月,至少有2个巳日,至多有3个巳日。一月中第一个巳日,就是上巳。因为上巳节深入人心,如果说上巳,一般都是指三月的上巳。如果是别的月份,一般会标出来。
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一般在三月的上旬,但也可能在中旬,如果三月初一是“午日”或者是“未日”,顺序排下来,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便出现在三月中旬了,但仍称“上巳”。

(古代男女相约,《西厢记》)
每月第一个巳日就是“上巳日”,但是具体在哪一天并不固定,这就是说,上巳节的日期是有变化的。具体到三月,上巳日可在在三月初二、三月初三,也可能在其他日,如果刚好在三月初八,那这一年的上已节就是“三八节”。
过“三八节”在古代不鲜见。中国古代著名爱情戏剧、元朝白朴的杂剧《墙头马上》中的女主角李千金,与“同居男友”裴少俊,便是在唐高宗时某一年的上巳节邂逅,而定情的,这年的上巳节便是“三八节”,第一折中唱道:“今乃三月初八日,上巳令节,洛阳王孙士女倾城玩赏。”

(《墙头马上》剧照)
魏晋时开始将上巳节固定在三月初三,这便是“三月三”的由来。但上巳日还是变化的,相应地仍有在上巳日过上巳节的现象。《墙头马上》中有唐朝三月初八过上巳节一说,就是这么回事情。
顺便说一下《墙头马上》,此剧名出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诗:“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古人于是从中摘出4字“墙头马上”,来寓意男女爱慕。
上巳节本以祓楔为主题、带有浓厚宗教色彩。其女性节日属性,源于先民春天在郊外设社坛祭祀主管地土和农作物收成的社神(大地母神)和设禖宫祭祀象征人类生育和爱情的高(皋)禖神(始祖母)。

(唐朝皇家三月三,现代表演再现)
这类活动,《夏小正》称参与者“多女士”。又据《吕氏春秋·仲春纪》,祭礼高媒神时,“天子亲往,后妃率九嫔御”。为什么多女性参加?这是祈年祈子愿望的表达,生殖崇拜风俗使然。
先秦时,上巳节已是古代女性“开放日”,是怀春女孩寻觅真爱的日子,称之为古代“情人节”也没错,这是古代中国男孩与女孩们都最热衷的一项活动。《周礼·地官》“媒氏”条称:“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没有嫁妆、不合礼仪的男女也允许结合相约。
每到这一天,女性会花枝招展“游春去”,《诗经·郑风》中的《溱洧》一诗,写的就是春秋时郑国上已节的情形:男女倾城而出,约会溱洧水滨,手执兰草洗濯身体,祓除不祥,“献玫瑰”定情:“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春约)
到汉魏时,上巳节完全成熟,有祓禊、禊饮、游乐三大内容。《后汉书·礼仪志上》“祓禊”:“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X(造字,“痰”去掉一个“火”,只留一个)为大洁。”
这以后,“郊游”便成了古代女性在上巳节,在春天最主要的娱乐休闲活动,现代人热衷的春游活动,滥觞即在此。唐朝的女性在上巳节特别活跃,杜甫有首诗《丽人行》开头即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现代绘画)
汉代古墓“十室九空” 海昏侯的墓是如何“免盗”的 传说很离谱
汉代古墓中,“十室九空”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多数古墓早已被洗劫一空。有一个例外,那就是西汉海昏侯的墓葬。这座墓葬被保存至今,引发了人们的好奇,为什么海昏侯的墓葬能够幸免于难,没有被盗墓贼发现,与汉代大墓“十室九空”的现象相悖呢?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0:16:320000民工回家牵来黄牛,将棺材硬拉散板,盗出的文物差点就被运到台湾
原题:汤玉麟盗陵(续)本文作者倪方六上一篇,说了汤玉麟辽帝陵的事情。汤玉麟盗墓,自然不会自己动手,而是由其子汤佐荣来执行。进入地宫后发现,虽然金银财宝早就被古代盗墓贼盗走了,但巨大的棺材还摆在棺床上。皇帝的棺材是高档极品木料做的,可以说价值连城。但棺材太大太沉,根本无法整体弄出地宫。于是想出一办法,叫民工回家牵来一头黄牛,用绳索套住棺材,硬是将之拉散板……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5:34:010000日享一书WJw01《我与三联》——讲出三联书店六十年风雨
这个月是世界读书月,说到读书就不得不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该出版社出版的书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有不少精品。而今天推荐的这本书就是一些曾在三联出书的作者讲述与三联的故事。我要新鲜事2023-06-01 04:33:280000小型食肉恐龙:阴龙 体长仅2米(被质疑是组合化石)
阴龙目前的状态属于疑名,并没有确定出明显的种属,曾经有科学家提出它或许是一种兽脚亚目恐龙的可能性更大,诞生于白垩纪初期,并且属于小型恐龙的一种,不过也有人认为阴龙是嵌合体化石,实际上并不存在这种恐龙。阴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5:40:3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