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与当时一枚铜钱图案惊人巧合,应验了一个字
“一马乱天下”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这几天,钱成为热点,有不少两会代表和委员,提议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起点,从10000元起征。

(现代一元硬币))
钱,自古就是话题。
古人认为,钱有魔性,能辟邪,“有钱能使鬼推磨”,就是这么个意思。所以古人再穷,身上也会揣几个铜钱,这叫“压”,有了它邪恶就会避而远去,艺不压身钱压身。
其实,古人这种说法太玄虚了,但身上没有钱确实麻烦,比如在不太平的时代遇到路匪,交出钱就行了,这叫“买路钱”——花钱买个平安。如果身上一分钱没有,路匪能轻易放过么?从实际来看也是这样,身上带点钱会方便很多,万一发生意外也好办。
钱对个人而言很重要,离不了,对一个国家来说更是重要,钱与国运息息相关。钱币圈有一个说法,明朝就坏在一枚铜钱了。

(乾隆通宝)
古人称钱为“宝”,因为是流通货币,有的朝代称“通宝”,如“太平通宝”、“康熙通宝”;有朝代称作“元宝”,如“顺天元宝”、“光绪元宝”。但明朝只有“通宝”,如“永乐通宝”,为什么?因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名字中有一个“元”字,要避讳。
明代是铜钱和纸币并行,纸币在当时叫“宝钞”,现在有人还管人民币叫“钞票”,即源于此。
明代的钞票是中国纸币中面积最大的,高一尺、宽六寸,完全可以当手帕和揩屁纸用。面额分6种:1贯、500文、400文、300文、200文、100文;每贯等于铜钱1000文,或白银1两,4贯合黄金1两。

(大明宝钞)
它稳定流通了150多年,只是到后期因只发不收,市面钞票越来越多,导致钱不值钱,出现严重通货膨胀。到朱厚熜当皇帝的嘉靖元年(1522年)停用钞票,恢复铜钱铸造。
末帝朱由检继位后,在崇祯元年(1628年)铸造了自己的年号钱——“崇祯通宝”。这种铜钱在背面穿孔下方有一奔马形,收藏界称作“崇桢奔马”或“跑马崇祯”,俗称“飞马钱”。
过去铜钱一般都是素面,用动物图案的十分罕见,在李亨当皇帝的唐代乾元年间出现过,在背面穿孔下有飞鸟形。乾元年号仅使用3年,从758年到760年,不久“飞鸟钱”即停铸。

(崇祯通宝)
崇祯通宝出现“马”图案,在现在看来是一种创新,不是什么坏事,但在当时被看作是不祥之兆。甫一出现,“一马乱天下”的坊间谣言顿起,暗传大明江山要易主。
巧合的是,不久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打进了紫禁城,崇祯上吊殉国。原来,李自成号称“闯王”,有人说明朝就灭在这个字上——“闯”,闯字拆开就是一“马”进“门”,果真“一马乱天下”,惊人巧合,坊间则说谣传应验。
更巧的是,后来继续朱姓香火、定都南京的南明小政权,也因“马”失城,清军兵临城下时,南明弘光朝内阁首辅马士英竟然弃城南逃了。更巧合的还有,“崇祯飞马”是在南京铸造的,钱厂设在今南京杨公井偏西不远处,现在仍有地名“钱厂桥”。

(飞马钱)
明朝兴于南京,亡国之兆现于南京——始终合一,一枚铜钱浓缩了一个朝代,历史又拐回了原点。
笔者认为,这种“原点论”与“飞马钱”的出现,实是一种附会。这种巧合可以理解为时人对当局不满情绪的流露。
崇祯为什么想起铸飞马钱?应该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前有例子。有的人认为,崇祯的飞马钱是仿汉武帝“白金三品”,此钱铸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为银锡合金,有三种:8两的圆形龙币、6两的方形马币和4两的椭形电币,这是中国钱币上第一次出现马形图案。

(和田马钱)
近些年,在新疆和田又发现以马作图案的钱币,称为“和田马钱”,是东汉后期至魏晋之间,于阗少数民族铸的铜钱,晚于汉武帝的“白金三品”。和田马钱上有阗王名号,用佉卢文书写,故又称“汉佉二体钱”。
最后要说的是,不论什么钱,也不论什么形状,王朝的兴亡不在钱,而在人心。

(李闯王)
土遗址的活化利用:陕西秦汉新城遗址的一次尝试
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辖区古遗迹星罗棋布,总范围302平方公里内涉及遗址保护区面积104平方公里。按照残存材料分类,这些遗产绝大多数属于土遗址类型,可读性弱、观赏性差。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8:22:490000国博老专家孙机:说爵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1:46:250000古代武将动辄兵器几十斤 有没有这么猛(古代兵器)
我要新鲜事2023-02-20 00:56:290000语言与文字:试论殷商文字之发源与形成(三)
(三)黄河流域早期文字符号比南方晚出一些没有在新石器晚期发展出早期文字的地区,到了青铜时期,也开始出现近似于文字的符号,其中在学界讨论最多的,便是陶寺和二里头刻文符号。对于这些符号,学者们也经常试图用甲骨文来加以解读。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41:430001探文化遗产:这个展的玻璃,扎心了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看了心仪已久的“异彩纷呈:古代东西文明交流中的玻璃艺术”特展,展览并不大,可是一进门就被各色玻璃美器当场闪晕啦!要是每一件都能拥有个同款该多好呢?“一樽酌罢玻璃酒,高枕窗边听雨眠。”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5:26:5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