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判断一个女性是否结婚为什么不会弄错?只需要看一个地方
过去女性打扮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大家现在可能都有这个感觉,就是见到一个年轻女子,你不知道她结婚了没有;看到上了年纪的,又不知道是喊大妈还是叫奶奶。这种情况在过去是绝对不会出现的,因为已婚与未婚、年轻与年长均有严格的标志,其最为准确的判断依据就是发式。
也就是说,只需要看一个地方——头,就能判断出准确情况。如何判断?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就来说这事。

(现代女性)
旧时有个流行语叫丫环,便源于过去女孩子的发式。其实应该叫“丫鬟”,鬟是古代女孩子专用发式,在头上或额旁梳成环形髻,故名"鬟"。因为做供人使唤的婢女,大都梳成这发式,久之成了这类女孩子的代称。
与丫环联系在一起的,还有一个“丫头”,也是因为女孩子的发式。
古代小孩子是男角女羁。婴儿出生3个月后,不论男女都要行剪发仪式,剃成环形,仅留头顶一块,四周毛发全剃掉。头发长长后,就集中束于头顶,编成两个小髻,左右分开,看起来似牛角,故有“总角”一名,也称“总髻”。
女婴在头发长长后,不是左右分开,而是梳成“十”字形,纵横各一,称为“羁”。因为有这一风俗,所以《礼记·内则》中,才有“男角女羁”的说法。

(新生儿剃发)
在告别了男角女羁的孩童时光后,发式又要变化了。
男孩子的头发多合成一把,竖于头顶。女孩子则辫成两个小髻,左右各一,形如“丫”字,称为“髻丫”、“丫髻”。南宋陆游《浣花女》诗称:“江头女儿双髻丫,常随阿母供桑麻”,诗里反映就是小女孩的发式。髻丫俗称“丫头”,把未婚女孩子称为丫头,就是这么来的。
起初,梳这种丫头的小女孩并无贵贱之分,不存在尊卑问题,后来才指身份低贱的女孩子,把婢女也称为丫头。
丫髻与丫鬟发式,都是分辫两侧,不同的是,前者辫成实心,后者是空心;前者向上翘,后者垂下来,长可抵两肩。
梳丫髻的女孩年龄大 了,都会改成丫鬟,扎成辫子。出于美观,辫根和辫梢处还会用红头绳密密缠绕一寸多长,逢年过节时,辫根上还会插些红花,显得活泼、喜庆。

(丫环)
丫鬟是女孩子未婚的标志,但是仅凭丫鬟也不能完全说是未婚女孩子,还要看前额。
女孩子前额都要留一些短发,向前垂下,这叫“刘海”。刘海长不过眉,如果长了,就要将缘眉的上边修剪整齐,俗称“齐眉箍”——有“齐眉箍”也是未婚标志。
如果看辫子、齐眉箍还拿不定是否结婚了,那最后就得她的脸上毫毛(汗毛)多不多,如果多毛,一定未婚。为什么这么绝对?因为过去女孩子不结婚是不能把脸上的毛绞掉的,所以,人们又用“毛脸子”或“黄毛丫头”来称未婚女孩子。
辫子、齐眉箍、毛脸,这三者都有,喊她姑娘肯定没错。
如果结婚了,情况又大不一样。

(开脸)
一直到今天,农村婚礼上都有“开脸”风俗。就是把脸上的毫毛绞掉,再放开辫子,改换发式,将整个头发拧到一起,盘于脑后,俗称“鬏”——这就是过去典型的“媳妇”形象。
鬏是盘起来的,又名“盘龙鬏”。在做盘聋鬏的同时,前面的“齐眉箍”也要修改:在左鬓角留一小缕长发,下垂至耳下剪齐,再从由左向右,以一寸宽左右的头发,整齐地梳拢到右鬓角卡住,成九十度角,下垂至右耳下,剪齐。
这种叫“凤凰箍”,又称“喜鹊箍”。因为凤凰箍是从左向右横行的,俗话又说是“歪箍”。
如此打扮,看到后是不会喊错嫂子的。而且,前额突出,人显得漂亮。因为两鬓垂发遮掩了部分脸,脸变成为长方形。俗话说“长脸不丑,圆脸不俊”,现在脸看来成了鸭蛋型,自然多了几分俊俏。

(剪纸:小媳妇回娘家,鬏上插花)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妇女还会将鬏进行装饰,在鬏的右上角最外层一缕上,用红头绳密密缠绕一寸多长,俗称“鬏拐”,用黑色细线结成一个网,把全鬏约束的很整齐,叫“鬏网子”、“鬏幕子”、“包网子”。
过去,一般还会在鬏上除横插点翡翠、左右斜插两支玉兰钗外,正中再插一个“如意”形银质“鬏芯”,鬏芯四角各安装一个豆大银铃。做新娘或逢年过节时,还会在歪箍卡上及鬏的四周,插满绒制的绿叶红花,满头花枝招展,走动时就会发出清脆悦耳的银铃声。
打扮盘龙鬏在风俗上也有讲究。如果年纪大了,就不能太鲜艳。少妇可以用红鬏拐,老大妈、老奶奶级别用黑鬏拐,否则就会被笑为“老来俏”。

(老年鬏)
从鬏拐颜色上,还可以知道一个妇女的家庭和婚姻状况。
如果公婆去世了,第一年是红鬏拐,第二、三年是蓝色,第四年才恢复红色;如果丧夫,则一律是白鬏拐,一直到子女长大结婚时才会变,为了吉利,将白色改为蓝色或黑色。
四项考古新成果揭示史前与夏商城址建制和文化发展脉络
9月16日,国家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通报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后城咀石城遗址、山西兴县碧村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河南郑州商都书院街商代墓地等重要考古新进展,揭示史前与夏商城址建制和文化发展脉络。内蒙古呼和浩特后城咀石城遗址:具有龙山时代最为复杂、完备的三重防御体系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9:16:420000盗墓奇事三则,夫妻下葬80年后仍栩栩如生,墓飘异香
古代盗墓奇事三则本文作者倪方六我的《中国盗墓史·古代人物卷》正在出版之中,不久将和读者见面。就此来说说盗墓。盗墓本身就是很诡异的事情,而在盗墓过程总会出现奇事,在史书上,这类记载不少。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说故事三则。刘表夫妻下葬80年后仍栩栩如生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51:2100002021年度“十大考古”终评会来了!抢先看议程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三月,渐渐进入尾声。大家期待已久的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终于来了!终评会将于3月30日在北京举行届时20个入围项目代表考古界专家学者将以“线上线下”形式参会一起见证2021年度“十大考古”的诞生~共同期待最后的结果吧!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议程3月30日上午8:30-8:50开幕式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4:15:320000墓室错位40厘米,小妾棺材斜放其中,咋了?历史上的三峡地震啦
考古中发现的“三峡地震”本文作者倪方六考古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比如灾难考古。提到灾难考古,可能不少网友都会想起青海的喇家史前灾难遗址,那是一次史前地震引发的。而地震在古遗址、古墓葬中常有发现,比如三峡地震,在古墓葬上就有反映。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要说的一处古墓地就与三峡地震有关。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08:200000马王堆一号墓的主人是谁:辛追夫人(西汉初期人物)
关于长沙马王堆汉墓,我想大部分人应该都是听说过的,而马王堆墓中出土的文物也都十分奇特,向我们展示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辛劳,其中马王堆一号墓是三个墓里边最出名的一个,那么马王堆一号墓的墓主人到底是谁呢?接下来我们就跟着探秘志的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马王堆一号墓的主人是谁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0:26:37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