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最常被大家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其实我们没弄懂,都搞错了?
“腊月”之“腊”音义考辨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明天(周四,2018.01.24.)我的《北京晚报》专栏“一方钩沉”中,我谈的是大家习以为常的腊月——就是现在这个月。
历书上都将阴历的第12个月份称为“腊月”。“腊”,是这个月里最常被大家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其实我们很多人并没弄懂这个字。腊月应该写作“蜡月”,而“腊”原本也不念là,更不是“臘”的简化字。
我们都搞错了?
说起来很复杂了,如果不是搞文字工作的,就是北大、清华的教授都未必能弄清楚。但是,这里面的文化关系和风俗成因,却是农民兄弟和小学生都应该知道的。所以我在明天的北晚专栏中,特别说了这个字,与大家一起学习。“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提前公开发表的,是专栏一部分。
我检索了一下,腊月之“腊”这个字,迄今在中国最古的成熟文字甲骨文中尚未发现,已发现最早的“腊”字见于金文,写作——

(徐王口鼎上“腊”字)
出现于春秋早期的徐王口鼎上。在该鼎的内壁有铭文27字——

(很多字太生僻,打不出,截图 上来)
“腊”与“菜”并列,说明腊是食物,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之为“干肉也”。干肉为什么写作“腊”字?原来与“猎”字有关,制作腊的肉是从通过狩猎获取的。腊这种干肉用小的野兽整个晾干,系祭祀用肉。
先秦周代已有专门的“腊人”制作腊肉,《周礼·天官》即称:“腊人,掌干肉。”现在民间冬天制作腊肉风俗,就是这种先秦遗风。

(现代制作腊肉风俗仍盛行)
腊人之“腊”念作xī,音同“昔”,这是“腊”字的原本读音,而腊月之“腊”念作là,而不念xī,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读音变化?我们当年的语文老师教错了?这里面较为复杂,但肯定与“猎”、“蜡”二字有很大关系,更与先秦时即已流行的“年终大祭”有关。
据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腊”条引《礼传》:“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为腊。”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篇注引《五经要义》亦称:“三代名腊: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总谓之腊。”

(过去民间蜡月要祭祖祀百神,上面为年画中的如来佛、太上老君、孔夫子)
可见,先秦时各朝代年终大祭有不同的称谓,阴历十二月除了有“腊月”别称外,还有“蜡月”、“嘉平”、“清礼”等叫法,源头就在这里。
作为祭祀用的干肉“腊”读音xī转là,便在年终大祭不同叫法的变化过程中。周代改称夏代的“嘉平”、殷商的“清祀”为“大蜡”,“大蜡”又称“蜡”,活动举行的月份也被称为“蜡月”。

(篆书“蜡”)
因为“蜡”与“腊”字都和祭祀有关,概念上渐渐模糊和混淆了起来,到西汉时二字便可互用了,汉朝时“大蜡”改为“腊”,就是这么回事情。
既然“腊”与“蜡”可以互用,被念成là就是自然的事情了,本为名词的“腊”在字义与词性上,随之发生转化,成了动词,原意“干肉”变为“用干肉祭祀”;而“蜡月”也写成了“腊月”——年终大祭之月。

(篆书“猎”字)
实际上,腊月原本是“狩猎之月”的意思,早期应该写作“猎月”才对。《风俗通义》即称:“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
可见,“腊”、“猎”、“蜡”三字之间是一种抹不断的关系——猎→腊→蜡:狩猎来的禽兽用来制作腊肉,制作好的腊肉是用来作蜡祭的。

(《北京晚报》“一方钩沉”版面截图)
值得注意的还有一个字“臘”,现代词典均称“臘”是“腊”的繁体字,其实是错误的,这两个原本是不同的字,早期读音、字形和写法都不一样的。“腊”的篆书写作与金文一样,而“臘”的篆书写作;“腊”是干肉,而“臘”是腌肉,但在后来两字也被互用了。
这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汉字简化运动中,便将“腊”当成了“臘”的简化字,这是简化字带来的一个意外麻烦。
读到这里,大家明白了吧。只要弄清了“腊”、“蜡”、“猎”、“臘”四字的关系和渊源,“腊月”就全懂了。弄懂了“腊月”,就知道腊月应该做什么的了——忙年吧!

(篆书“臘”)
考古探出一座王级大墓,谁想让盗墓者知道了,从猪圈打洞将墓盗掉
1949年后湖南最大盗墓案本文作者倪方六十多年前,在湖南长沙望城发生了一起盗墓大案,4名盗墓者一审被判了死刑,在地下盗墓圈引起了极大震动。十年过去了,再回看这起盗墓活动,仍很有意思。先从被盗古墓所在地说起吧。这座古墓位于望城星城镇银星村附近,东距湘江仅约1000米。这里本是一处山包,当地人称“风篷岭”。多少年了,也没有人知道山包处是墓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2:23:320000盗墓笔记九龙抬尸棺,东夏国万奴王的巨型蚰蜓棺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个棺材的规格和豪华程度,就显示了其主人的地位所在。早前,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个来自东夏国的九龙抬尸棺,而在小说《盗墓笔记》中也曾提到过这个神秘的棺材。据说这个棺材的主人是东夏国万奴王,上面的九条龙其实是巨型蚰蜓。九龙抬尸棺,东夏国的帝王之棺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3:40:590001威尔顿盗龙:欧洲中型食肉恐龙(长5米/距今1.2亿年前)
说到恐龙,食肉恐龙总是更受关注,特别是大型食肉恐龙,它们体型庞大,攻击力强,是恐龙中的强者。而今天小编要介绍的就是一种大型食肉恐龙,它名为威尔顿盗龙,体长5米,出土于英国,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威尔顿盗龙基本资料威尔顿盗龙是一种欧洲的中型食肉恐龙,以猎杀其它小恐龙为食,它体长5米,与单脊龙、长臂猎龙差不多大,体型在目前已知的774种恐龙中排在第366位,生活在距今1.2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2:04:180000四川雅安挖掘出的西汉古墓 出土一把宝剑(西汉宝剑)
出土的这个宝剑来自于西汉皇家。在2010年四川雅安博物馆的馆长在马上就要下班儿的时候,接到一个施工队打来的电话,说他们发现了一个类似于古墓的东西,这个馆长也不敢忽视,马上就带着自己的团队来到了这里。发现确实是一个古墓而且从各种缺口来看是用比较深厚的楠木做成的,这也让馆长十分的疑惑,在古代的很多朝代,只有皇家人士才可以用金丝楠木来做棺材,是不是这个墓穴的主人是皇家的人?墓穴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3-08 11:37:110001朱凤瀚:试论中国早期文明诸社会因素的物化表现
经过近年来热烈的讨论,大家对中国文明起源这一重要学术课题已有了较深入的认识,但在一些问题的看法上仍有较大的分歧。这其中,我以为如何科学地认识与理解中国早期文明(按:这里指社会已进入文明阶段,但处于早期)的物化表现可能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本文仅就此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一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1:34: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