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越冬御寒有一种冬衣,有钱人穷人都会穿,比羽绒服还保暖
古人为何称皮衣为“裘”?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眼下正是数九寒天,一年中最冷的时候。现代保暖已有各种各样的冬装,古人这个时候怎么办?除了丝绵、麻草外,利用动物的毛、皮御寒是最主要方式——穿皮质冬衣是古代有钱人穷人越冬御寒共同的选择,比羽绒服还保暖,现代北方人也都还喜欢穿。

古人称毛皮制冬衣为“裘”,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即释称:“裘,皮衣也。”据说,冬天穿衣,在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就出现。宋高承《事物纪原》“衣裘带服”条称:“裘,《黄帝出军决》曰:‘帝伐蚩尤未克,梦西王母遣道人披玄狐之裘,以符授帝’。”另外,清人汪汲《事物原会·裘》还引称:“《物原》:‘伏羲作裘’。“
这些传说还是可靠的。从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已这发现了这个字,写作

(甲骨文:“裘”)
,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卷八)释之为:“象皮毛外露之衣,即‘裘’之本字。”可见,中国人穿毛皮衣服御寒的历史有多么地悠久。而古人为什么称皮衣为“裘”,原因也在这里——毛外露。
在早期,比较讲究的御寒衣物,除了丝绵以外,就是动物的毛皮。

(穿皮衣元朝代)
商周时,毛皮衣服已经成为贵族阶层的服饰,商代甲骨卜辞中出现“裘”字就是这个时代背景。到周代时,裘装已成为贵族冬天常,诗经中便有多首诗歌提到了这样情况。
如《国风·豳风·七月》:“取彼狐狸,为公子裘。”唐朝学者孔颖达疏称:“取狐与狸之皮,为公子之裘,丝麻不足以御寒,故为皮裘以助之。”还有,《国风、秦风·终南》诗称:“君子至止,锦衣狐裘。”

(着裘衣的清朝贵族,现代影视再现)
“裘”又称“皮裘”、“裘衣”、“毛裘”、“毳裘”,是用毛皮原料所制作御寒衣服之统称。宋程大昌《演繁露》“毛裘”条:“徐常侍铉入中原,以织毛衣制本出胡虏,不肯被服,宁忍寒至死。”
宋苏颂《和土河馆遇小雪》诗:“薄雪悠扬朔气清,冲风吹拂毳裘轻。”

(新疆出土古代皮裘)
裘有贵贱之分和高档与低档差别,一般以以布帛为表,或为衬里。
据清福格《听雨丛谈》“皮裘”条:“古人衣裘,皆毳外革内,后世毳内之制,未考始于何时。本朝惟外褂之毳向外,若袍袄皆向内也。”

(古代北方辽国人冬天普遍穿皮袍)
皮裘是一种最为原始的服装,汉朝穿着开始普遍,是北方人普遍冬服,后来南方人也喜欢穿皮裘。清叶梦珠《阅世编》(卷七)记称:“自顺治以来,南方亦以皮裘御冬,袍服花素缎绒价遂贱。”
冬天穿毛皮御寒,一直到棉花产量很高的明清时,都是当时有钱有地位者的选择。清人徐珂《清稗类钞·服饰》:便称,“冬曰御羔羊裘、草狐裘,富者用火狐、青狐、猞猁狲。”

(新疆出土古代皮裤)
在汉朝以后,裘衣成为古人御寒最重要的衣物。如短的有“皮袄”:用兽皮毛作为夹里的短上衣,流行于北方大部分地区,多用绵羊皮或二毛剪茬、羔羊皮缝制。宋元以后特别流行,《金瓶梅词话》第六十八回:“将皮袄当了三十两银子,拿着他娘子儿一副金镯子,放在李桂姐家,算了一个月歇钱。”《红楼梦》第五十一回:“披了我的皮袄再去,仔细冷着。”皮袄御寒性较强,男女皆宜,至今都流行。
长有“皮袍”,用毛皮做里子的袍服,寒冷时节保暖御寒用,在清朝时流行。

(民国皮袍)
清魏秀仁小说《花月痕》里面有一个情节:“岂知痴珠在都日久,资斧告罄,生平耿介,不肯丐人……自与秃头带副铺盖,一领皮袍,自京到峡,二十六站,与车夫约定兼程前进。”清周寿昌《思益堂日札》:“清周寿昌《思益堂日札》:“嘉庆六年二月初六日,臣永瑆五十生辰,上赐……石青段银鼠皮褂一件,蓝二则段银鼠皮袍一件。”
专用的有“风裘”,这是一种宋朝时流行开的挡风御寒的皮衣,多与“雪帽”搭配。宋王以宁《蓦山溪·如虞彦恭寄钱逊叔》词称:“风裘雪帽,踏遍荆湘路。”金代周昂《寒林七贤》诗:“苦寒如此欲何之?雪帽风裘意自奇。”元赵孟频《木兰花慢·和桂山庆新居韵》:“功名十年一梦,记风裘雪帽度桑乾。”

(古代小说《金瓶梅》第四十六回,下雪时李娇儿穿皮袄与西门庆鬼混)
中国发明这种高科技,最广泛应用却是看风水,西方窃获后做啥用?
阿拉伯窃获中国指南针技术?本文作者倪方六上面连续说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外传经过,那指南针又是怎么传出去的?与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不同,指南针则是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出去的。(海上丝绸之路)先秦时中国人已知道磁石,《管子·地数篇》称:“上有慈(磁)石者,下有铜矿。”中国古人把磁石的吸铁特性喻为母子相恋,称“石,铁之母也。”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04:050000天禹文化集团强势加盟中国文物报社“品牌文博计划”携手共塑文博品牌
4月21日,中国文物报社与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盟“品牌文博计划”,共同推进博物馆展陈创新、文博生态圈繁荣发展,助力文化传播,塑造新时代文博品牌。中国文物报社社长柳士发和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秀福分别代表双方签约。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3:19:390004新书推荐丨《寻找失落的文明:良渚古城考古记》
作者:刘斌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7月ISBN:9787554023037定价:68元作者简介刘斌,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考古学会会长。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曾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良渚古城发现者。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1:42:360000中国两千多年前60岁不腐男尸睾丸检出精子,血型为AB型
两千多年男尸尸检发现本文作者倪方六古墓考古,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件极富有意义的事情。有了新发现往往会让大家忘记长期的劳累,获得一种莫名满足,油然而生一份自豪。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20:510003古代中国人藏宝秘招令人叫绝,山西老财主妙法防不住败家子
原题:古代中国人藏宝秘笈本文作者倪方六近来,发现宝物的新闻不少,吊起了读者的胃口,引发了一股民间“淘宝热”——上个月,2名寻宝者宣布,他们在波兰东南部的山区中,找到了传说中的二战中德国纳粹的“黄金列车”,并得到了波兰官方的确认。1945年,纳粹的一列火车上装有几十个箱子,里面全部是黄金,据从此消失,成为传奇。图:神秘的地下剖隧道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7:59:3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