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时出现反常事,更奇怪的是那些佛经宝卷哪来的
敦煌遗书,不是时候的发现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什么叫敦煌遗书?学术界的定义是敦煌出土的公元4世纪至11世纪古写本及印本,系珍贵的中国古代文献。
发现时间: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1900年6月22日)
发现地点:敦煌莫高窟
发现者:一位道士,名王圆箓

(发现遗书的藏经洞)
如此重要文物发现,发现者应该受到敬重的,然而王道士似乎没有听到掌声。他这次发现,并没有人为之欢呼,也没有人表扬,当代文化名人余秋雨先生甚至曾称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未成功臣,反当罪人。为什么?笔者想来原因很多,说到底就一句话——发现得不是时候!
敦煌莫高窟我曾多次去过,在写作《民国盗墓史》时,为了拍到想要的配图照片,花了很多时间。对于这处现在游人如织的旅游圣地,在一百年前还没有多少人知道,甚至在半个世纪前,还显得很荒凉,没人愿意去的。
敦煌莫高窟究竟是一处什么样的地方?

(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民间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最西端的敦煌市境内,也是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在佛教界,敦煌莫高窟如雷贯耳,它是中国佛界四大名窟之一。其中第l7窟所藏的大量古代经卷、文书被发现后,又被称为“藏经洞”。也正是因为藏经洞被发现,现代敦煌才有了今天这般崇高的地位。
藏经洞并不大,现在是禁止游人入内的,它其实是16窟内甬道北侧的一个“小房间”。藏经洞是覆斗形顶的小窟,仅有19立方米。经考古研究,此窟开凿于晚唐时期,窟主是当时河西都僧统洪辨。

(洪辨塑身真容)
洪辨俗姓吴,故时人称他“吴和尚”。吴和尚很有才,谙熟蕃语,生前传译不少佛典,功德无量,正因为这样,史上才有他的资料。其实洪辨在当时亦僧亦官,他任大蕃沙州释门都法律兼摄副教授十多年,后被提拔为释门都教授人。他于公元832年,开始在敦煌凿窟,开七佛堂,即今天的第365窟。后又开大佛堂一所,这就今天大名鼎鼎,出了藏经洞的第16窟。
洪辨圆寂后,族人及弟子就将廪室,即今天藏经洞,设为他的影堂,内塑真容,并立《告身碑》。顺便说一下,在洪辨真容后两侧有壁画,绘有近事女二,其中一女将自己的包包挂在树上,这包包竟然与现代流行的女包一模一样!

(洪辨塑身后近事女,注意树上挂的包包)
但是,后来发现的那些经卷,却不应是洪辨收藏的。那么,哪来这么多古文献?有“避难说”、“废弃说”、“石室藏经说”、“书库改造说”,等等,没有定论。流行的观点认为,约在公元11世纪初,莫高窟的僧人为避西夏战乱,将经、书秘藏于窟。
近世又是如何发现藏经洞的?有点阴差阳错,佛家之物竟然是道家之人发现的。
1900年,正是20世纪到来的时候,这些秘藏之物出世了,是出来迎接新世纪曙光的?发现者并不是应该与之有缘的佛僧,而是与佛无缘的道士。
王圆箓,湖北麻城人,小小的道士。

(王圆箓)
据说,王圆箓当年曾在肃州肃州当巡防军,退伍后因生活无着落便当了道士,并在莫高窟定居下来。
据王道士自己回忆,这天(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王道士雇请杨某清除莫高窟洞内多年的积沙,扫到莫高窟北端七佛殿下、现编号第17窟时,出现了灵异现象:忽悠间发出了巨大的声响,洞壁裂出了一条缝隙。王道士说是“佛祖显灵”。不少导游就是这样介绍的。真相如何,至今说不清,但不论真假,藏经洞就这么被发现了是事实。
藏经洞内共藏有历史文本、绢画、刺绣等各类文物五万多件,时间跨度从公元4世纪到14世纪不等,使用文字十分丰富,有汉文、藏文、梵文、龟兹文、粟特文、突厥文、回鹘文、康居文等,这些文本不折不扣的都是“宝卷”,称莫高窟是“藏宝洞”一点不虚。

(敦煌遗书,手写经卷)
但是,数量如此之多的宝卷被发现,实在不是时候,不是幸运,而是不幸,非常不幸。几年时间各路洋盗贼纷至沓来,宝洞被劫几空,宝卷四处流散,后悔莫及!
如今,这个藏经洞早已对游人开放,导游们也在重复着讲了一遍又一遍的往事。我2011年那次去时,曾在藏经洞的门外驻足良久,我一直在想,如果这个洞没有被发现,会是什么情况呢?不知道怎么了,离开又回来,往返三次。

(第38窟内景)
王家范:大一统帝国时代
秦始皇统一六国,随后悉废封国,改为郡县,并宣称“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江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全国设置36—48个郡,县、道1000个以上,(1)“封邦建国”时代结束。中央集权体制的大一统帝国终于崛起于东亚。(2)公元前221年作为时代的界标,不论过去、现在或将来,所有学习历史的人都会记住这个年份:中国“大一统”时代的开端。0000河南出现吃人古墓 盗墓贼有去无回(古代凶墓)
河南出现一座会杀人的古墓其中埋藏着许多机关。大家在看盗墓类的文学作品的时候,总是能够看到在这些墓穴里有着各种各样的机关,并且在这些机关之下还埋藏了不少的盗墓贼,毕竟每一个朝代甚至每一个人的机关都是会有所不同,盗墓贼们在进入古墓之前一定会进行研究,尽量不让自己收到机关的威胁,但是即便如此,死亡的盗墓贼依然不在少数,而在之前我国河南曾经出现过一个会吃人的古墓,也被称之为我国第一凶墓。一、发现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8-08 18:13:390001皮尔逖龙:巨型肉食恐龙(长11米/仅发掘一块颅骨)
皮尔逊龙是一种兽脚亚目恐龙,诞生于1.6亿年前的侏罗纪中期,体长普遍可以达到惊人的11米,属于巨型肉食恐龙的一种,目前仅仅只发现了一块颅骨碎片,所以并没有具体的种属分类,分别有科学家认为它和原角鼻龙、美扭椎龙等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皮尔逊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9:36:120000千古一帝墓穴多次被迁移 最后从一个垃圾场挖出(杨广墓)
扬州房地产公司开发过程中挖掘出杨广墓。杨广不仅是一个明君,也是一个嗜血的暴君,然而,他死后,陵墓消失了1000多年,现在却在垃圾堆里被挖了出来。这就是隋炀帝杨广。在他上台之前,他也是一个热血的年轻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他以虚假的死后敕令杀死哥哥并成功登上王位后,他放荡无耻的面孔开始暴露无遗。杨广之墓我要新鲜事2023-02-22 21:55:280000福左轻鳄龙:印度小型肉食恐龙(共4块化石/三块遗失)
福左轻鳄龙是一种阿贝力龙超科恐龙,诞生于白垩纪的麦斯特里希特阶时期,体长只有2米而已,属于小型肉食恐龙的一种。第一批福左轻鳄龙化石是在印度的中央邦发掘的,其中仅包含了一块背部脊椎骨和三块颈部脊椎骨。福左轻鳄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8:37: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