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临终前过去有讲究,子女必须为其做两件事,否则迷信说不吉利
过去老人临前的讲究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是人总有一死,于是有了丧葬风俗。在过去,老人临终前有讲多讲究,有的讲究今天仍十分在意,不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要尊重风俗。

(农村丧事)
一般来说,如果知道老人不行了,要赶紧从床上移到外间地铺上,这地铺一般放在正堂,靠门的地方,老话说便于阴差“带人”。
老说话,人死后是到阴曹地府,到阎王那里去报到,即往与“阳间”相对的所谓“阴间”去,阎王会按照生死簿(又称“卯簿”)上所记载的某人寿限已到,派遣阴差来抓去的。亡魂先在土地庙内押三天,再由阴差解往城隍庙销号,最后到阎王殿交差。
这中间要经过四道关:卖汤铺(卖迷魂汤)、恶狗庄、剥衣亭、奈河桥。

(鬼城)
为亡人顺利通过这些关口,生人要为亡人做铺垫。第一件事就是烧铺堂纸,铺堂意即铺路,花买路钱,贿赂阴差、土地、城隍,让这些阴间的“民政官员”多行方便,不要让亡人吃苦。
为此,人一咽气就要赶紧烧铺堂纸,从头前一直烧到大门外。在过去,还有去土地庙、城隍庙内烧“铺堂纸”的——直接上门贿赂阴间官员。

(鬼城“奈河桥”)
而在这之前,还有事要做,以老人来说,还有口气的时候,子女必须要给其做两件事情,一是做最后一次个人卫生;二是穿上新衣服,即寿衣,否则不吉利的,也不孝顺。
这最后的个人卫生,就是为老人洗澡理发。

(临终老人)
除了非正常死亡,如果是寿终正寝,特别是老人,子女亲朋都要让将老人“清清白白而来,清清白白而去”。于是,在估计在世时间不多时,要及时给老人洗把澡,男的要请来师傅来剃头、刮脸、修胡子,女的洗头则梳正发型。“想死先把头剃剃”的俗话,就是这么来的。
一般情况下,老人躺在铺上已不能起身了,就是用温热毛巾帮老人擦擦身子,不可能坐桶里或是去浴室洗的。如果没有洗澡理发就走了,到阴间就不干净了,阎王会认为在人世间时不清不楚。所以,就是咽气前来不及洗,在刚咽死时,也得赶紧拿湿毛巾帮擦一把。

(寿衣店,各地街头都有)
在洗了澡后,就要赶紧给老人穿上全新的寿衣,即俗话说的“送老衣”。
人死时,必须从里到外穿一身新衣服,俗称“寿衣”。一般家有老人,子女早早就会把老的寿衣准备好的,在快要不行时,就赶紧将衣服给穿上。为什么呢?老话说,如果咽气后再穿衣,那是白穿了,亡人带不走。
迷信认为,人咽气时穿什么就是什么,新衣得新衣,穿旧衣得旧衣。如果光着身子,死在被窝里,就是赤身而去。寿衣是有讲究的,要准备衬衣,就是小棉袄外套大棉袄,外边再罩大褂。

(已穿上寿衣的男性老人)
这里要注意的是,如果穿了衬衣,对下代不好。迷信说,穿衬褂衬裤会使后代人丁不旺,后代受穷。
男寿衣一般青蓝色,显庄重。女寿衣用红绿两色,配大花裙子,要作新娘子打扮。寿鞋的鞋底要钉线疙瘩,这是为了亡人在阴间走路时不打滑、不跌跤,好过奈河桥。女寿鞋有特别讲究:鞋底绣荷花,或直接贴剪纸荷花,鞋帮上绣小狗小鹅,如果不是,老人会不高的的。

(女性老人,寿鞋底绣荷花)
因为这是有寓意的,一说是可避难缠小鬼:“小鬼小鬼你莫拉,奶奶脚底有大荷花”;再是小狗小鹅能在阴间帮亡人:“小狗小鹅,搀着奶奶过河”。
还有一个要注意,不论男女,寿衣的袖子一定要长过手指,能盖住手指。老话说亡人手指如果露出袖口,其后代不是做贼就是讨饭。

(人死后迷信说都去阎王爷那报到)
大家读到最后,也许会说这是迷信。可不要这样想啊,这是对亡者和生者的最后尊重,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人伦精华所在,迷信的背后是死者死也,希望生者能够好好地生活下去,平平安安,有什么不好呢!
秦代古井暗藏古籍 足足有3.6万枚 考古家:历史总是抹黑秦始皇
秦始皇被称为我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他统一六国、修建万里长城、制定度量衡等政策被后人称赞,但他也因为暴政、焚书坑儒等行为遭到人们的指责。然而,在2002年湖南里耶的一口秦朝古井出土的3.6万枚秦简,却颠覆了人们对于秦始皇的历史认知。我要新鲜事2023-07-05 19:51:570002富有价值的温州传统村落,该如何保护与利用?
作者:胡念望温州共有5424个行政村,有保护利用价值的传统村落不少于200个,大体上可以分为平地型村落、山地型村落、缓坡地村落三类。温州传统村落在保护利用方面有几点值得我们重视: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0:50:500000内蒙古一古墓,出土一对恩爱夫妻,专家:1000年了,终于找到了
内蒙古的一座古墓出土了一对恩爱夫妻的遗骸,他们依然偎依在一起,同在一个尸床上。这与一般的合葬墓不同,一般的合葬墓中的夫妻几乎都是躺在两个棺材之内,葬在两个相距不远的墓室之中。1986年,在内蒙古的青龙山镇斯布格图村的山南坡上,当地政府准备建立一座水库。地质专家在勘探地质时,意外挖出一块青石板,上边还有文字,人们意识到这块石板可能是文物,就通知了内蒙古的文物局专家。我要新鲜事2023-04-22 02:42:010000张经纬:张光直:考古学领域最后的巨人
巨人之躯2013年时,三联书店再版了张光直先生系列作品(全九册),是迄今国内出版先生作品最全面的一版。作为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考古学界最富国际声誉的学者(曾任哈佛大学人类学主任,荣膺美国国家科学院和美国人文科学院院士),光直先生这些作品大多写作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在八十年代以来便陆续译成中文。时值先生去世十二年之际,重读作品,历久弥新。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5:09:260000三星堆文物被游客打翻 这是怎么回事?(保护文物)
三星堆博物馆有游客打架导致文物打翻。自从开始挖掘和发现真心对文化以来,我们都知道了三星堆是我国最为神秘的文化之一,虽然到现在都还没有清清楚楚的了解到三星堆文明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三星堆文明的魅力已经吸引了很多的观众,在春节期间有不少的游客出去游玩,就去参观了三星堆博物馆,结果就发生了意外。打翻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9:02:5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