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70后小时候妈妈都会带着“躲尿窝”,怎么躲的?知道的都老了
过去孩子要做3件事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时代发展越来越快,老风俗离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远,但是儿时的记忆是很难忘记的。
如今的60后、70后小时候,传统风俗仍很盛行,到80后生活的年代已淡了。如今的90后孩子,好多都没有受到传统风俗的熏陶,只知道喝哇哈哈,打游戏机什么的。我是60后了,我们父母当年少不了要给孩子做些在今天看来挺迷信的事情:如躲尿窝,如凑百 岁,如剃长命头……

(剃长命头)
本文先来说说“躲尿窝”。
孩子满月第二天,舅舅家要把新生儿母子接到家过几天,这叫“躲尿窝”,也是孩子第一次到舅舅家见舅奶(外婆)。老话说,经过躲尿窝,孩子好养,免灾发旺,还不尿床。躲尿窝动身之前,妈妈要给孩子洗脸搽粉,在前额、鼻子、两腮都点上红色圆点,把孩子“掸个小花脸子”。帽子上还要钉个铜顶针,顶针洞内插桃树枝,小手里握着桃树枝。
打扮完毕,用舅家“十二朝”时送来的青尿布盖着头,这样才能上路。
迷信说,桃树枝可以避邪,铜顶针能驱鬼,花脸子能让神仙不认识,恶鬼吓一跳,舅家的青尿布能挡各种恶气。
孩子到了舅家,一进门舅母舅奶就要赶快揭开尿布,象征性地又打又骂。舅奶骂外孙只能骂“奶奶腿”、“小厚脸”之类的话。

(带孩子躲尿窝)
这样“打骂”,说是孩子以后不赖舅家,在舅家不生病。打骂之后,把孩子抱到灶前,尿泡尿,让孩子的手拿一拿火叉,就算尿窝躲过了。
晚上睡觉前,把头上和手里的桃树枝放在锅里熬水,用这桃枝水给孩子洗小脸洗小腚。
睡觉时也有讲究,孩子的头上必须盖上舅奶的青布裤子。舅奶是孩子的“老根”,老妇人的裤子能挡一切恶气。裤子形如两股叉,外孙盖上舅奶的青布裤,就能被“叉住”了。“叉住”上苏北、豫东、鲁南一带风俗,意思是孩子死不了了,能长大。
躲尿窝的天数多少不限,有的舅家经济条件不好,不便过宿或多住,新生儿进门只是挨“打骂”,到灶前尿尿,拿火叉就算躲过尿窝了。小花脸桃树枝原祥不动,吃过午饭后就回家,但到家后,晚上也要用桃树枝熬水,给孩子洗脸洗腚。

(洗小腚)
有的舅父家条件好,便可以多住几天,但最多不得超过九天。躲过尿窝回家时,舅家一定会送两样东西:一是是正值产蛋期的老母鸡,一是小饭盆——这组合起来叫“姬子彭年”。
姬子指孩子。这里有个故事,所谓“姬子”,本是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姬昌是周武王姬发的父亲,相传他生了有99个儿子,还有1个义子,有百子,故姬子代表多子多福,有出息;“彭年”一词,字面是中国寿仙彭祖的年龄,传彭祖活了800岁。明白这些典故就好懂了,所谓“姬子彭年”,就是有福长寿,是给孩子的一种祝愿!

(躲尿窝风俗在有的地方农村仍流行)
饭盆寓意孩子以后吃饭不愁,食禄丰厚。除了送饭盆,也有的舅家送小饭勺的,俗称“饭瓢子”,是一种木制的小饭勺。但忌讳送饭碗。大家想想,孩子路上小手拿碗是什么形象,要饭花子啊,小乞丐,这太不吉利了。我小时候就听到有的小伙伴舅舅家送小碗的事情,孩子长大后还被笑话。
应该提一下的是,我们大家熟知的那首民歌《回娘家》,原本唱的就应是带着刚出生孩子,回到娘家“躲尿窝”的事,只不过不少人都不知道。但那歌词中手拿鸡的场景,鸡不是带给娘家的,而是娘家送给孩子的!

(回娘家)
日本农民在水稻地拾到金印,被定为国宝,日本专家为什么说是假的
汉赐倭王金印的发现本文作者倪方六2023年3月11日-5月8日,日本山梨县立博物馆举办与印章有关的展出活动。展品中,最炫眼的是一枚国宝——金印,好多人都是冲着这枚金印去的。这是一枚非同寻常的金印,中日两国网友都关注!为什么呢?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就来聊这事。这枚金印的发现十分偶然,这要回到239年前,当时的日本还是江户时代。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7:57:170000碳十四测年在汉唐时期的区分度问题
碳十四测年方法自被引入中国考古学界以来,主要被用来解决史前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年代问题,如夏鼐先生的《碳-14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一文就是运用碳十四数据解决中国史前考古学文化年代问题的经典案例。进入夏商周时期,碳十四测年方法也被应用于解决考古学上的年代问题,并试图与历史年代相对应,但是测年精度需要提高以满足需求。碳十四测年提高测年精度的方法有如下几种途径: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8:27:030000「考古词条」旧石器时代 · 观音洞文化
▲观音洞遗址位置图▲观音洞文化遗址中国西南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发现于贵州黔西沙井的观音洞。1964~1973年在该洞先后4次进行发掘,发现石制品3000多件和哺乳动物化石20多种,可分为早晚两期,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观音洞洞口处▲观音洞出土石器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2:35:320000安志敏:考古学的定位和有关问题
一关于考古学的定位,是对于这门科学的内涵、方法和作用进行必要的反思,以期在新的世纪中作为继续发展的参考。回顾百年来,有关考古学界定的模糊,方法论的错位,导致诸般认识的不尽一致,往往随处可见。关键是如何对待考古学及其方法论,应该成为科学领域中不可逾越的分水岭。0000刘学堂;李文瑛:史前“青铜之路”与中原文明
我要新鲜事2023-06-03 09:16:5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