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静云:长江中游地区是东方的苏美尔
郭静云新著《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摒弃传统的关于中国上古文明与夏商周历史观的既有成见和大一统的意识形态,本着考古材料、历史史实和神话资料给出的线索,提出一系列大胆而新颖的见解,重新建构了中国上古史发展的脉络与纲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认为,盘龙城是代表殷商之前的本土古国,其诸多文化因素在被殷商征服后融入到殷商文化的脉络里古云梦大泽周边之洞庭澧阳和汉北地区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国早期文明的摇篮,从屈家岭到盘龙城是一脉相承的先楚文明,其地位类似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
郭氏认为,从世界史的背景来看,亚非地区早期原生文明的发生地,都在北纬26——32度之间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而32度以北地区的文明化时间则较晚;同时,农作的发祥地与大文明的发生地,皆是在同一个大的自然区域内。以此观之,主要流经温带地区的黄河流域不太可能是原生文明的发生地,而更象是文明扩展时代不同生活方式族群来往的交通要道。文献所载之“中原”,反映的是周秦汉唐之际人们的地理观念;若溯及更早时代,从纯粹自然地理而言,中国之“中原”,应指以大巴山和大别山为西、东界的宽阔平原地,北缘到黄河南岸,而南边经汉江中下游江汉平原,直达澧阳和洞庭平原。从考古文化发展来看,中原之源更可溯及长江中游。该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序列,从彭头山和皂市下层,到汤家岗和大溪,再到屈家岭和石家河,下迄盘龙城,构成了一脉相承,以自主内生发展为主的完整脉络。该地区一直致力于发展稻作农业生活方式,在屈家岭、石家河时期相继进入铜石并用时代和青铜时代,出现了以云梦大泽和江、汉、澧诸水为枢纽的连城邦国和交换贸易网络,从而开启了东亚最早的文明化进程,其情形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非常相似,年代亦相同。
作者认为,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将“中原”之北界,拓展至豫西南和豫中地区,最北达到黄河南岸,这种鄂豫文化趋同格局一直延续至二里头——盘龙城时期。
对于盘龙城与二里头、郑州和偃师“商”城(下简称“郑偃”)的关系,一般认为盘龙城是“商人南土”。但是,郭氏却认为,在今日的发现中,盘龙城是同时代规模最大最丰富的城邦,且在诸多方面与同地区石家河文化有继承关系,故不能将其视为二里岗文化传播的结果,商人南土的说法不能成立,盘龙城应是当时最大集权政体国文明的中央。这大国或称为“商”、或有别的自称,但这就是符合北方殷墟建都前的“商文明”,《楚辞》和《越绝书》里的汤是此地的英雄,当时石家河古城衰退而盘龙城兴盛,或许恰恰正好是汤克夏故事中所隐藏的现实,是楚这个大文明中的“商”或“汤”的朝代阶段,或谓之为“南商”,其影响力的北界到达郑州。所以,郑偃为此文明之北界,而非中央。
在距今3500年后,北方族群来到殷墟建都,大约又再过了百年,打败盘龙城而自立为“商”,并且逐步将“南商”的故事与自己的家谱合并,以此强调“殷宗”政权的正统性,以及对于本土政权的传承。自此,原本存在于江汉流域的古老文明,淹没于后世文献之中。
郭氏认为,这类例子在世界史中很多。失败者的神史往往变成胜利者的光荣历史。在西亚,比苏美尔文明起源晚的巴比伦亚摩利北方人也借用了苏美尔人的历史,将苏美尔的先王写成自己的圣王,以与自己的历史合并;后来赫梯人再次借用巴比伦的历史,于是两族历史便再次合并,以至于其先王的传记越加复杂化,直至现代通过考古发现和研究才逐渐还原这一历史真相。中国北方族群胜利后,不仅掌握了南方的领土和资源,同时也掌握了他们原来的文明成就、英雄故事。郭氏强调:“发展在同一的天地间的东西方文明,其实有很多相通之处。
郭静云:《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1月
陕西发现一座隋朝太子墓 主人身份不简单(隋朝古墓)
陕西发现的古墓是杨广儿子的墓葬。2005年年初,陕西某地的文物部门就接收到一条消息,有村民发现自家地里出现了一个盗洞,考古团队在进入现场之后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盗洞,并且下面是一片漆黑,专家们无奈之下也只能进行抢救性挖掘。陕西西安作为13朝古都,而西安地区周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王公贵族的封地,专家也下意识的认为这是一座贵族的古墓。隋朝古墓我要新鲜事2024-01-02 20:04:400004欲知夏朝兴废多少事,请君且看河南日报
可能是受到这几天三星堆出土文物刷屏的刺激,河南媒体也坐不住了,直接通过一系列报道把与夏朝有关的问题安排得明明白白,搞得一些正在从事这些研究的老师都有即将失业之感。所以我们不妨把这些报道扒出来,看看河南日报的记者和编辑老师是如何寻夏,证夏,说夏。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19:100000黄帝和蚩尤打了一仗就成了中华始祖考古:战争只是假象
黄帝之所以成为中华始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他所代表的时代群体开启了国家文明起源的历史进程。黄帝与蚩尤的战斗只是这一进程中的一个方面,它象征着不同族群的争战与融合。应该以更宏观的视野来理解炎黄子孙的起源,将黄帝视为一个时代群体的代表,而非个人。我要新鲜事2023-06-11 20:36:390000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2:07:400000世界最早的恐龙:始盗龙 仅10公斤重(拥有罕见五根前爪)
始盗龙是目前来说发现的最原始的恐龙之一,它可能存活于三叠纪的晚期时代,虽然属于食肉恐龙,但是即使是成年后也依然体型矮小,体长只有1-1.5米,使用两后肢行走,体重仅10公斤,几乎仅相当于现代的狗的重量。不过它的狩猎能力却并不差,有着尖锐的前爪和锋利的牙齿,并且还擅长极速的短跑。始盗龙的外貌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8:28: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