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一崖墓考古发现中国最早棉布,死者五六十岁,棺木距今3500年
中国发现最早棉布是何年代?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冷空气来了,大家的棉衣要上身了。这篇文章来聊聊古代的棉花,聊聊中国人穿棉布的历史。

(田里的棉花)
棉花并不是中国原产,农业历史有清楚记载,中国普通人穿棉衣、盖棉被的时间并不长,至今在唐代以前,绝对多数中国人都知道棉花为何物。中国的棉花,从南到北所植的,都是从境外引进的。
那在没有棉花以前,古人都穿什么?古代中国普通人的服装衣料来源,在早期主要是麻葛、丝织品、毳[cuì]皮,布都是用麻、葛一类植物纤维织成的,所谓“苎布”、“葛布”就是这一类。丝绸多是有钱人或老人穿的,并不是普通人的选择,因为普通人多着麻布衣,渐渐地“布衣”成了老百姓的代称。

(穿丝绸的古尸,新疆出土)
那么,在引进棉花、使用棉织品之前,中国真的就没有棉布么?从对已有史料的解读和分析,棉布应早已有之。
据《尚书·禹贡》,当年的“扬州”要向夏商王朝进贡,有“岛夷卉服,厥篚织贝”一说。这里的“岛夷”指东南部沿海一带,如今的海南岛都属扬州的“南者”;有一种观点认为,“织贝”就是一种高级棉布,作为当地特产进贡。南宋学者蔡沈即持此观点,其在《尚书集注》注称:“今南蛮木棉之精者,亦谓之‘吉贝’。”

(海南岛黎族人至今有纺棉制衣传统)
那“卉服”是什么?过去认为是一种草编的衣服,而曾随被谪贬父亲苏轼一起在海南生活过的苏过,证实北宋时的海南居民仍穿着卉服,但不是草衣,而是棉衣,只是比“织贝”质量要差。其《斜川集》称:“居岛夷,其民卉服鼻饮”,苏过特又多说了一句:“岛夷绩草木为服,如今吉贝木棉之类。”
吉贝,就是棉花梵语karpasi的音译,又有“白氎”、“白叠”、“帛迭”、“白緤”、“钵吒”等好多种称呼和写法,古人还误写为“古贝”。

(古人服装,现代仿制)
《尚书》中所说的“卉服”、“织贝”是不是棉布,争议很大,毕竟早期史不可考。有一种“榻布”,则被更多人认为是棉布。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便提到了这种布:“其帛絮细布千钧,文采千匹,榻布、皮革千石……”榻布亦称“荅布”、“都布”,都是棉织品。
虽然古文献对“棉布”争议不断,但现代考古已证实,中国人先秦时确已穿棉织品了。1978年9月,考古工作者在清理福建崇安武夷山白岩崖洞先秦船棺墓葬时,发现了年龄在55-60岁男性死者所穿的纺织品残片,经时上海纺织科学研究所鉴定,有大蔴、苧蔴、丝、棉布四种质料。

(武夷山观音岩崖洞船棺,现存武夷山市博物馆.)
死者为古越族人。所发现的棉织品,为一小片青灰色棉布,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棉布实物。船棺木材的年代距今3500左右,相当于商代。即使减去千年树龄,仍是先秦时棉布无疑。可见,中国人穿棉布的历史并不晚。
既然古人的先秦时就穿棉衣了,那什么考古没有在他处发现这一时期的棉花?这个原因很简单,棉太容易腐烂了,毕竟是植物纤维。

(东汉从印度进口棉布,新疆出土)
崇安武夷山白岩崖洞先秦船棺墓葬之所以能保存下来,并被发现,并与其特殊葬法有关。发现棉花的崇安武夷山船棺,是安放在很高的悬崖峭壁上的山洞中,这是南方古人中间流行的葬法,叫“崖墓”;如果棺材不是塞在山洞里,而是悬于峭壁,则是“悬棺葬”。

(崖墓))
这种葬法不论是随葬品还是尸骨,腐烂的速度都远远慢于土葬,有尸体还会风干成“肉干”。如果是埋葬在地下,崇安武夷山白岩崖洞先秦船棺墓葬中的棉织品是决不可能保存下来的。
事实上,由于年代久远,该墓也仅保留下一小片青灰色棉布,基本上都腐烂掉,或是炭化了。

(悬棺)
盗墓贼多次无功而返 专家看过之后居然发笑(幸运古墓)
古墓只差一点就被盗墓贼挖了出来。在历史上有着不少的人都是通过盗墓发家的,比如说程咬金当年就是这样,还有曹操在自己的军需不足的时候,我就创建了当前在电视剧和小说当中比较火爆的摸金校尉。虽然说小说当中的有一部分是假的,但是在历史上真的有这样的事情,盗墓贼的手艺也不是人人都能干,而是有着很多的门道,但凡是被很多盗墓贼盯上的古墓都跑不掉,但是考古学家们曾经发现了一个非常幸运的古墓。幸运的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7:22:390000荐书:杨博:读《小邾国历史文化的考古学研究》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35:470000走近“秦地林泉之冠”——探索麦积山石窟保护的特色与经验
从历史遗迹到当代景观麦积山石窟是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的石窟寺遗址,地处天水市麦积区陇山林泉幽静之处。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历经北魏至清等十余个王朝1600余年的先后开凿和修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窟造像与壁画风格,以泥塑为主的造像情态生动,在中国石窟寺中被美誉为“东方雕塑馆”,引发中外游客对其中雕塑艺术杰作的珍赏。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8:01:450000李隆基是李世民的什么人 李隆基几岁娶了杨玉环(曾孙)
李隆基是李世民的曾孙,李隆基在12岁时娶了杨玉环。杨玉环在唐开元23年与寿王李瑁结了婚,在5年之后,唐玄宗李隆基到骊山的地方去泡温泉,刚好就看到了杨玉环洗完澡的样子。从此以后,他便心心念念的想要将杨玉环弄到自己的身边,突然有一天唐玄宗下令让杨玉环出家成为道姑,正好为太后逝世50周年进行祈福。我要新鲜事2023-08-22 15:09:3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