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唐太宗有失眠之苦,画家阎立本献“听虫”方,后宫妃子玩上瘾了
古人如何玩鸣虫?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眼下正是流行玩鸣虫的时候,各地秋虫市场很热闹,不少玩家热衷聚斗。
古人喜欢鸣虫具体表现在“玩虫”上。如何玩虫?古人留下了丰富的虫文化。
(孩子斗蟋蟀)
玩虫第一是赏虫鸣,其曰“听虫”,这也是现代虫家的喜好之一。自然界善鸣的虫子很多,古人最喜欢的主要有蝉、蟋蟀、蝈蝈、札嘴、油葫芦、金铃子等,多属昆虫纲中的“直翅目”。
从史料记载来看,蓄养鸣虫似乎先在皇帝后宫流行。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唐玄宗李隆基的后宫就流行玩鸣虫:“每至秋时,宫中妃妾辈皆以小金笼捉,闭于笼中,置之枕函畔,夜听其声,庶民之家皆效之也。”
(唐朝贵妇)
从《开元天宝遗事》所记来看,每到眼下的初秋时节,唐玄宗的嫔妃们便开始捕捉蟋蟀,放进金质的虫笼子里,置于枕头边,夜听虫鸣。王仁裕所记之事,是中国最早的玩虫记载,有人因此推测中国人玩虫始自唐朝,实际应更早。
王仁裕所记是否可靠?应该不虚,后宫深似海,“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而唐玄宗的嫔妃尤苦。据白居易《新乐府·上阳白发人》诗原注,天宝五载以后,杨贵妃专宠,别的妃子便别想再被临幸之美梦了,金笼里的虫鸣,无疑是嫔妃们孤眠之夜的最佳催眠曲,令人同情!
(杨贵妃,现代影视再现)
民间认为虫鸣可治疗失眠症。传说,唐太宗有失眠苦恼,画家阎立本献上“听虫”入眠秘方——夜听蛐蛐,果然见效,从此唐朝后宫妃子蓄养蛐蛐成风,竟然玩上瘾了,成了一种宫廷文化!
蛐蛐即蟋蟀,是古人蓄养的主要鸣虫之一,与蝈蝈、油葫芦并称为中国“三大鸣虫”,促织、夜鸣虫、地喇叭等别名皆因其鸣声而来。
(唐太宗,现代影视形象)
蝉鸣也是古人喜欢听的,唐诗中有大量的咏鸣蝉诗句就是说明。唐太宗李世便有《赋得弱柳鸣秋蝉》:“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
当年唐长安有如蓄养蟋蟀一样的买养鸣蝉之风,并出现了“斗声”现象:以蝉的鸣声长短来赌输赢,这与所谓“斗虫”,有异曲同工之妙。
(唐代捕蝉壁画,一女子正欲捕捉树上知了,知了见红圈内)
为了让鸣虫根据人的需要来鸣叫,古人发明了不少“诱叫”之术,利用鸣虫对异物、异体、声、温、光等敏感的现象,诱发虫鸣。如在雄虫中放进雌虫,出于表现,雄虫就会使劲地叫。
如想听到理想的虫鸣,还可在翅膀上点药,鸣声就会改变,行话称作“药叫”,这在明清两朝的京城虫家中间很流行。
(生活中斗蟋蟀场景)
6000年前什么证据可以证明外星人的存在?
科学家们近日在南极洲考察时有了重大发现,原来外星人一直生活在地球上,到底是什么证据可以证明外星人的存在呢?这张地图是公元1513年在君士坦丁堡绘制的,是从海军上将皮里·雷斯的书房中找到的,所以人们把这幅地图叫做雷斯地图。雷斯地图上面绘制出了南北美洲、西部非洲,以及南极洲的地形。我要新鲜事2017-12-05 12:24:290006我知道的中国最大盗墓案,找人“挖矿”一天300,头子养3女人
中国最大盗墓案内幕本文作者倪方六中国迄今为止最大一起盗墓案,是有“东北盗墓王”之称的姚玉忠干的。此案于2015年5月公开,仅追回的文物就达2063件,市场估值高达5亿人民币。此案中,涉案人员多达255人。虽然已被媒体公开报道,但其中的大量细节外界并不清楚。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从“我”——一个参与者的角度,讲述其中鲜为人知的人和事。我,是255名涉案人员之一。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03:500000张广智:论民国时期中西史学交流的特点
民国时期,具有悠久传统的中国史学开始剥离传统的脐带,艰难地然而终于迈进了现代史学的门槛。在欧风美雨的浸润下,随着西方史学的大步东来,为中国现代史学的建设注入了一种新的活力。那么,民国时期的中西史学交流史,有些什么特点呢?一由欧美直接输入为主,以取代从日本的间接输入。0001根置田野的考古人马俊才:一把手铲刮通中国历史 | 面孔
根置田野的考古人马俊才:一把手铲刮通中国历史|面孔原创2023-04-0510:50·大象新闻客户端大象新闻记者张子琪/文王泽群/视频受访者供图在考古队里,马俊才总被同行称作“福将”。只要是他所到之处,次次都能有大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4-15 00:25:560000一个流传千年的传说,帮助专家找到了九座古墓,墓主人至今成谜
盗墓这件事一开始是最为丧尽天良的职业,可是近些年却慢慢的被大家所追崇了,究其原因其实也就是因为几本书罢了,这里小编就不一一赘述了,不过这片文的主人公可不是盗墓贼,而是一座坟墓,并且是一墓九连的九子墓。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3:04:2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