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高科技为何不能预测地震?但中国古人有一方法,民间认为很准
古人如何预测地震?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我正在参加“一带一路,昂扬在途”大型跨国文化交流活动,文章写得比较急,一直到
有一个老话题,现代科技这么发达了,人都上月亮,机器人都去火星了,为什么地震预测不了?难道震前无一点征兆吗?
从学术界来说,到目前为止,人类确实没有掌握地震发生的规律,准确预测尚存困难,因为地震的发生原因太复杂了,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律可循。但是,这并不是说人类就不能预测地震,中国古人便很早就开始地震预测预报活动,有的方法民间认为很灵验、准确。中国还是地球上最早进行地震预测的国家,并最早提出了有关地震的理论。

(真实的唐山大地震现场)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曾发生过一次大地震,时周臣伯阳甫称:“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地震”,认为地震是阴阳失衡造成的,所谓“阴”即地,“阳”即天,虽然这种解释并不科学,也有点很简单,但说明古人已发现了地震与天体、自然界的某种关系。
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子,便提出了天体运行与地震关系的猜想。《晏子春秋》记载,晏子曾对太卜说:“昔吾见钩星在四心之间,地其动乎。”

(真实的唐山震后无助女孩,为家园被毁、失去亲人悲伤)

(电影《唐山大地震》镜头,艺术化的灾后女孩)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说,昨天晚上我看见钩星在房星的中间,恐怕要地震了吧。虽然晏子这样的猜想并不可靠,还有迷信色彩,但却说明中国古人很早便进行地震预测预报了。
到后来,中国古代预测地震更牛了,读者都知道的到东汉时,张衡还发明了人类第一台地震测报仪器——地动仪。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有一次在都城洛阳,地动仪报警西北方发生地震,当时大家都没有感觉到,不相信,但是几天后,甘肃那边来人到京城报信,当地果然发生地震。

(地动仪,现代仪用)
中国古人很早发现了水的变化与地震的关系,有很多总结,如“水动则地震”、“大旱见地震”、“霪雨后见震”、“水位变异见震”等。清佚名本《平寇记略》更具体,称震前有“六端”,分别从井水、池水、风浪、光线、云彩、气温等六个方面预测地震,这便中国古人预测地震时较为准确的一套“土办法”,有时很准确,民间认为很灵验。
以其中的地震前气云变化来说,地震前出现的特殊云彩,民间称为“地震云”。对于地震云与地震的关系,目前气像部门并不从正面答复。
据网友的反映,最新这次地震前,国内多地出现了地震云,以郑州在内的河南境内最为典型,在立秋这天,有很长时间瓦片状的云彩,都惊呼是地震云。但河南没有地震,却在别的地方出现了。官方地震部门认为没有关系,我觉得这有点主观,应该研究清楚后再说

(河南等多地网友拍到的“地震云”)
除了自然征兆之外,中国古人还善于利用鸡、狗、蛇等动物的反常行为,进行地震预测。这些预测手段,已被现代地震科学证明是正确的,且行之有效。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唐山大地震之前,动物便非常反常,令人吃惊,这在事后的地震资料统计中都有记录。
如在北戴河一带,当地渔民事后向专家叙述,在七月二十八日前后,各种鱼儿纷纷上浮、翻白,极易捕捉。还有的鱼塘中一片哗啦啦的响声,草鱼成群跳跃,有的跳离水面一尺多高。更有奇者,有的鱼尾朝上头朝下,倒立水面,竟螺旋一般飞快地打转 。

(蛤蟆“借道”)
而飞行动物同样有异常反应。在唐山南的天津大沽口海面,有船员目睹,七月二十五日油轮四周海面的空气吱吱地响,一大群深绿色翅膀的蜻蜓飞来,停在船窗,桅杆和船舷上,密匝匝的,赶都赶不走。有的农户家房梁下的老燕就象发疯一样,每天将小燕从巢里抛出去。
一般来说,动物界会“大逃亡”、“大迁徙” 。如唐山地震前的七月二十七日,人们亲眼看见成群的老鼠在仓惶奔蹿,大老鼠带着小老鼠跑,小老鼠们则相互咬着尾巴连成一串,民间迷信认为,这是动物“借道”。

(老龟“跑路”)
当地上了年纪的人认为,这是要发水的征兆,实际上这异常并不仅仅会有暴雨,也可能将有大旱、逛风、地震,这些都是可能的,动物们有先知先觉反应,人类应该积极对待和重视,不能漠视。

(老鼠“借道”)
仰韶文化的奇特陶器:孔子从中悟出大道,如今演变为“座右铭”
1921年,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北洋政府聘请的矿物专家、瑞典人安特生,在此发现“仰韶遗址”,该遗址陶器以夹砂红陶、泥质红陶的彩陶文化为主。后来,在陕甘等地,也先后发现众多彩陶文化遗址,距今时间为7000年—5000年,史学家将之统称为“仰韶文化遗址”。我要新鲜事2023-09-25 19:29:060000新发现 | 山西阳泉发现三座元代纪年壁画墓
2022年9月,为配合阳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物流园建设,经报山西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与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在A11地块进行发掘。发掘区位于阳泉市高新区南杨家庄村西台地。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4:36:260000泥盆纪大灭绝是怎么回事:超级地幔柱灭绝事件(岩浆喷发)
泥盆纪大灭绝是至今仍然没有被破解的一个谜题,众多科学家对于它灭绝的原因争论不休,有些科学家认为可能是当时是火山发生了喷发,然后对当时的地球环境造成影响,导致了灭绝,不过具体的原因大家也不知道,那么泥盆纪大灭绝是怎么回事呢?泥盆纪大灭绝是怎么回事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2:16:550001人类起源被改写?中国发现的新人种“龙人”,会是中国人祖先吗?
我头上有犄角,我身后有尾巴……”洗脑的儿歌复兴,不知道唤醒了多少个“小龙人”,但你以为龙人真的只是动画片里面的角色吗?我头上有犄角,我身后有尾巴当然不是!下面是《TheInnovation》(创新)杂志在2021年的一期杂志封面,上面那个显眼的古人类头骨化石,正是被中国科学家定义为新人属成员的“龙人”头骨化石!《TheInnovation》某期杂志封面是一个头骨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0:01: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