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何把第三个季节称为“秋”?看看甲骨文“秋”咋写的就明白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30:560阅
最早的“秋”字怎么写?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立秋风俗图)
今天是“立秋”节气。
老话说“立了秋,凉飕飕”,意味着炎热的夏季即将离去。立秋为节气上的“四立”之一,秋季之始,在时序相当重要。那么,古人为什么把一年中的第三个季节称为“秋”?从古今“秋”字的变化和不同上,可以发现答案。

要谈“立秋”,首先得弄清“秋”这个字。“秋”与“春”一样,是古人最早定义出的季节,从河南安阳殷墟甲骨卜辞中,已发现了最早的“秋”字。


在释为“秋”字的前提之下,有学者就此引申,认为“秋”之所以念qiū音,可能就是从秋虫的“啾啾”声音转来的——这恐怕不少大学教授也弄不清吧!如果真属秋虫,释为“秋”自然有道理,再释为“夏”便不妥,反之亦然。但问题是,有的虫夏秋皆有,而且都有突出的表现。

如鸣蝉,夏至时已出现,“蝉始鸣”为夏至三候之一,而秋天也有鸣蝉,即所谓“寒蝉”,比夏天鸣得更有特点;同样的,蟋蟀为小暑三候之一“蟋蟀居宇”,但蟋蟀在整个秋天表现更活动,到阴历十月方“入我床下”(《诗经·豳风》之《七月》)。所以,释“秋”与释“夏”都有一定道理,夏秋难分。

(甲骨文不好打,文章以图片发上来)

(古“秋”字)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咸阳秦宫殿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40:580001峨眉龙:四川巨型恐龙(长20米/脖子是尾巴1.5倍长)
峨眉龙是一种蜥脚类恐龙,诞生于1.56亿年前-1.45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体长普遍可达20米,体重更是达到了30吨左右,属于巨型恐龙的一种,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颈部长可达尾巴的1.5倍,第一批峨眉龙化石是在中国四川自贡发现的。峨眉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6:27:350001张忠培:我认识的环渤海考古
中国考古学会本次学术年会的主要议题,是“环渤海考古”。这是一次承上谋求启下、继往追求开来的学术研讨会。苏秉琦先生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前期,曾先后在辽宁、山东、河北和天津等地主持召开过几次“环渤海考古座谈会”,今天,中国考古学会召开的以“环渤海考古”为主题的第十五次年会,是苏秉琦先生主持召开的“环渤海考古座谈会”的延续,也是中国考古学会对苏秉琦理事长逝世15周年的纪念。0004新发现 | 福建浦城龙头山遗址2018~2020年发掘收获
前言龙头山遗址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南浦街道解放村,于1987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龙头山山体大致呈椭圆形,东、南、西三面为南浦溪所围绕,北邻清代浦城县城金凤门遗址,地理位置及山水形势十分独特(图一)。图一遗址远景(由南向北)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9:06:240007老妇垃圾场捡到黄金文物,熔成金子后卖掉,专家:损失3个亿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我们的祖先凭借着自己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珍宝。随着考古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埋葬在土层之下的文物渐渐地出现在人们年前,成为博物馆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国所有文物中,有一部分来自于专家的考古挖掘,还有一部分是民间的老百姓发现的。有一位老妇;垃圾场捡到黄金文物,熔成金子后卖掉,专家:损失3个亿。老妇捡垃圾捡到黄金我要新鲜事2023-07-05 19:22: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