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未成年人都有哪些叫法?男孩15岁是束发之年,为何要束发?
古人都怎么称呼未成年人?
本文作者 倪方六
6月1日是儿童节,这篇文章就来说说古代的未成年人。
这是将于明天(2017年6月1日)见报的《北京晚报·五色土》“一方钩沉”专栏上文章,摘其部分,供头条号读者先阅读一下。
从《礼记》规定来看,10年以下的幼年,相当于现代少儿阶段;20岁则是未成年与成年的分界线。20岁以下都是未成年,比现在18岁以下要高出2岁。到20岁即成年,要行“冠礼”。冠礼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成年礼仪,又称“成丁礼”,早期相当隆重,家人、亲友、乡村长老都要参加的。
古代未成年人都有哪些称呼?说起来那就太丰富了。最常见的是,古人喜欢拿孩子头发来说事,通过发型、发式,来区别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
“鬌”,指一个人出生后第一次剪发,也是婴儿期发型。一般在孩子三个月大时,挑个好日子为孩子剪发:男孩子留囱角,女孩留顶发;或者男孩留左边,女孩留右边。此即《礼记·内则》所谓:“三月之末,日剪发为鬌,男角女羁,否则男左女右。”另外,“孩乳”、“襁褓”、“孩抱”等也是指婴儿期的孩子。
古代孩子常留下垂至眉的短头发,这叫“髦”,因此儿童有了“童髦”的代称。
“髫”也是古代儿童发式,头发下垂,故有“髫”字的词汇均指儿童,如“垂髫”、“髫发”、“髫龄”、“髫年”等等。《三国志·魏收·毛玠传》便有“臣垂髫执简,累勤取官”的说法,这是毛玠陈情自述,说自己年少时已负责文册简牍工作,多年的勤勉才取得官位。
孩子稍长,家长最喜欢给孩子留的发式叫“丱”(guàn),头发束成两角,这是先秦已流行的儿童发式。《诗经·齐风》中《甫田》里所描写的儿童,头发就剪成这样:“婉兮娈兮,总角丱兮。”自然凡含“丱”的词汇,基本都指小孩,如“丱童”、“丱岁”、“丱角”、“童丱”。
(古代学童)
在“丱”基础上,又演变出了将头发束为两结的儿童发式,形状如角,通称“总角”,“总角”遂成未成年男女代称。代称男女小孩的,还有“羁贯”一词,这也是一种发式,女称“羁”,男称“贯”。
“总角”有两个发结,如果将头发梳成一个发髻,则称为“束发”,这是男好孩子15岁时始梳的发型大,到了束发之年,就可以上大学就读了。唐诗人李贺《春归昌谷》诗称:“束发方读书,谋生苦不早。”而对应的女孩子长到15岁,则称为“开(及)笄之年”。
小孩七八岁时开始换牙,称为“龀”或“龆”,《说文解字》释称:“龀,毁齿也。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古人就此称孩子七八年为“龀毁”、“童龀”、“龀年”“龆年”、“龆龀”等。
(古代七八岁时蒙学)
还有引用文献经典,表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如称13岁为“舞勺”,源于《礼记·内则》里“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一语;称15岁为“成童”,或“舞象之年”,则因《礼记·内则》里有“成童,舞象,学射御”的说法。
古人称呼未成年人的用语还有不少,这里不再赘言,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查查。
(注:部分图源网络)
免费阅览全文影像!国家图书馆等6家单位联合发布古籍数字资源
1月4日,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天津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苏州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等6家单位,在线召开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会。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古籍办副主任杨芳,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熊远明分别致辞,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主持会议,专家学者代表、联合发布单位代表、部分新闻媒体代表等参加会议。0000小霸王孙策墓被盗经过,墓砖有铭文“万岁永藏”,挖出宝物甚多
原题:孙吴九大皇家陵墓之孙策墓本文作者倪方六孙坚不只自己厉害,他的子女在三国时期也都是风云人物。《三国志》称,孙坚生四子,孙策、孙权、孙翊、孙匡。东晋人虞喜的《志林》则称,“坚有五子:策、权、翊、匡,吴氏所生;少子朗,庶生也。”孙坚还有一女,名叫孙尚香。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40:030000神州龙:中国辽宁小型食草恐龙(长1.5米/1.25亿年前)
在中国,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就是辽宁,至今已出土了35种恐龙化石,其中包括前面介绍的窦鼻龙和中国猎龙,还有今天要介绍的神州龙,一起去认识看看吧!神州龙基本资料体型:神州龙是一种中国的小型恐龙,它体长1.5米,与狭盘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606位,生活在距今1.3亿年-1.25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9:30:220000山阳龙:中国小型食肉恐龙(长2.5/距今6500万年前)
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目前中国已掘出了174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而这在其中,很多恐龙都是以发现地的地名而命名,比如山阳龙,它发现于陕西的山阳岭附近,是一种体长仅2.5米的小型食肉恐龙,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山阳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9:52:500000唐末盗墓有“三大贼”,但盗武则天乾陵时均没得手,原因确实蹊跷
盗掘唐朝帝陵“三大贼”本文作者倪方六在中国盗墓史上,唐末五代时期是盗墓又一高发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三位盗墓大贼,分别是朱泚、温韬和黄巢,他们都对唐朝帝陵动手了。但有一座墓,他们三人均没有得手,这就是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为什么均未能得手?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16: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