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未成年人都有哪些叫法?男孩15岁是束发之年,为何要束发?
古人都怎么称呼未成年人?
本文作者 倪方六
6月1日是儿童节,这篇文章就来说说古代的未成年人。
这是将于明天(2017年6月1日)见报的《北京晚报·五色土》“一方钩沉”专栏上文章,摘其部分,供头条号读者先阅读一下。
从《礼记》规定来看,10年以下的幼年,相当于现代少儿阶段;20岁则是未成年与成年的分界线。20岁以下都是未成年,比现在18岁以下要高出2岁。到20岁即成年,要行“冠礼”。冠礼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成年礼仪,又称“成丁礼”,早期相当隆重,家人、亲友、乡村长老都要参加的。
古代未成年人都有哪些称呼?说起来那就太丰富了。最常见的是,古人喜欢拿孩子头发来说事,通过发型、发式,来区别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
“鬌”,指一个人出生后第一次剪发,也是婴儿期发型。一般在孩子三个月大时,挑个好日子为孩子剪发:男孩子留囱角,女孩留顶发;或者男孩留左边,女孩留右边。此即《礼记·内则》所谓:“三月之末,日剪发为鬌,男角女羁,否则男左女右。”另外,“孩乳”、“襁褓”、“孩抱”等也是指婴儿期的孩子。
古代孩子常留下垂至眉的短头发,这叫“髦”,因此儿童有了“童髦”的代称。
“髫”也是古代儿童发式,头发下垂,故有“髫”字的词汇均指儿童,如“垂髫”、“髫发”、“髫龄”、“髫年”等等。《三国志·魏收·毛玠传》便有“臣垂髫执简,累勤取官”的说法,这是毛玠陈情自述,说自己年少时已负责文册简牍工作,多年的勤勉才取得官位。
孩子稍长,家长最喜欢给孩子留的发式叫“丱”(guàn),头发束成两角,这是先秦已流行的儿童发式。《诗经·齐风》中《甫田》里所描写的儿童,头发就剪成这样:“婉兮娈兮,总角丱兮。”自然凡含“丱”的词汇,基本都指小孩,如“丱童”、“丱岁”、“丱角”、“童丱”。
(古代学童)
在“丱”基础上,又演变出了将头发束为两结的儿童发式,形状如角,通称“总角”,“总角”遂成未成年男女代称。代称男女小孩的,还有“羁贯”一词,这也是一种发式,女称“羁”,男称“贯”。
“总角”有两个发结,如果将头发梳成一个发髻,则称为“束发”,这是男好孩子15岁时始梳的发型大,到了束发之年,就可以上大学就读了。唐诗人李贺《春归昌谷》诗称:“束发方读书,谋生苦不早。”而对应的女孩子长到15岁,则称为“开(及)笄之年”。
小孩七八岁时开始换牙,称为“龀”或“龆”,《说文解字》释称:“龀,毁齿也。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古人就此称孩子七八年为“龀毁”、“童龀”、“龀年”“龆年”、“龆龀”等。
(古代七八岁时蒙学)
还有引用文献经典,表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如称13岁为“舞勺”,源于《礼记·内则》里“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一语;称15岁为“成童”,或“舞象之年”,则因《礼记·内则》里有“成童,舞象,学射御”的说法。
古人称呼未成年人的用语还有不少,这里不再赘言,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查查。
(注:部分图源网络)
李东红:边疆考古的民族视角与范式思考
随着中原地区以外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日益深入,“边疆考古”成为中国考古学最具活力的学术领域之一。当面对广袤的空间及流动着的族群时,边疆考古研究的特殊性就凸显出来。考古学文化与“民族问题”的相关性,成为边疆考古的核心问题。本文将以中国边疆与民族政治、文化关联为基础,以边疆考古新发现与学术实践为背景,对边疆考古的民族视角与范式做一些思考。一、边疆考古与民族的相关性(一)历史视域中的边疆与民族0000令狐若明:20世纪以来的埃及学研究
埃及学是一门研究古代埃及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学、艺术、宗教、建筑和科技的综合性学科,它的诞生是以法国学者商博良1822年成功破译埃及象形文字为标志的。[1](P244)这门近代新兴学科发展至今已经有近200年的历史,但埃及学作为一门世界性的学科,对人类文明做出重大贡献是在20世纪以来逐渐取得的。一、20世纪以来埃及学的重要成就0000陕西出现帝王墓穴 发现了绝世珍惜宝贝(帝王古墓)
陕西出现的一座古墓,主人身份是一个谜团。在我们中国的考古界有这么一句话叫做地下文明看陕西。陕西作为800里秦川13朝古都,自然而然是有着许多的墓葬出现。我国确确实实很多的国宝级文物都是在陕西发现,例如在2018年陕西的白鹿原地区上一个村庄的工人们正在努力的赶着工期,没有想到居然挖到了一个墓葬群,而这之后有着专家对于这个墓葬群展开了进一步的详查。展开考古我要新鲜事2023-10-02 18:53:47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