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时解放军野外施工挖出不少文物,就此考古,发现了一神秘王陵
神秘的西夏王陵和随葬铜牛
文/吴甜甜、倪方六

(鎏金铜牛)
名称:鎏金铜牛
年代:西夏
出土地: 1977年宁夏银川西夏陵区M177
收藏地: 宁夏博物馆
文物价值:国家一级文物

(贺兰山下的西夏王陵区)
这篇文章,来说说西夏王陵和出土文物。
在历史舞台上,有一个神秘王国,发展过、活跃过、最终消失在西北丝绸之路上——这就是历史上的西夏。
西夏地处中西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上,文化深受中原汉文化和民族特色文化的影响,形成独特的多元特色。由于历史的变迁,西夏灭亡时,大量的文物、典籍等都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西夏的历史文化更是在其后的数百年中逐渐被湮没。纵然现在宁夏原野依然广袤富饶,黄河依旧咆哮着流过,但是全然不见湮灭夏国的历史遗痕。
直到在西夏的故地宁夏、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甘肃河西、青海东部等广大地区的西夏遗址、文物、文献被陆续发现,一代王朝的千年之谜逐渐得以解开。

(西夏故国所在区域)
在西夏故国的充满神奇土地上,一件件文物静静地诉说着西夏的历史和岁月的流逝,彰显独具魅力的西夏文化。而最神奇的就是有“东方金字塔”之称的西夏王陵
1972年的文革时代,一支解放军部队在中国西部贺兰山泉齐沟一带,秘密施工,偶然发现了不少文物,后经专家鉴定是西夏时期的文物。就此,专家进行了考古发掘,史书中记载的西夏王朝皇帝陵园被发现了,随后,文物部门进行了长时间考古挖掘,出土了一大批西夏文物。

(西夏陵区)
一座座巨大的圆锥状的陵墓,像金字塔一样气势壮观,也因此被称为“东方金字塔”。虽然现在它们外形虽毁略显凄凉,但基本外形尚存,宏伟的规模,严谨的布局,残留的陵丘,仍可显示出西夏王朝特有的时代气息和风貌,不难看出曾经的辉煌。
裕陵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祖父,这位党项族平夏部落首领,曾对立抗击宋朝廷,后又谴使节和好,为西夏王朝的建立奠定基础。嘉陵是李德明,曾被辽国封为夏国王,但是有接受宋朝政权封为夏王,也是西夏王朝的奠定者。

(西夏裕陵)
整个陵区中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非李元昊的泰陵莫属。
关于西夏帝陵的记载最早见于《宋史·夏国传》,但是仅是记载九个陵号,具体方位也是个迷。其他史书中有关西夏王陵的记载也是如此,都没有讲清它们的具体位置,加之其他各种原因,所以,数百年来西夏王陵一直沉睡地下。
西夏王陵能得以保留,西夏开朝皇帝李元昊功不可没啊。民间传说,李元昊为人凶残、生性多疑,他担心死后他的陵墓被盗掘,临死前就让人给他修造坟墓,每天修一座墓,整整修建了360座墓。

(西夏裕陵)
随后,他和秦始皇的暴戾有的一拼啊,将参与修造坟墓的人统统杀掉灭口,以防泄密。昊王死后,便悄悄埋葬进了这360座墓中的其中一座。建墓迷惑盗墓贼这招果然有点用,盗墓贼挖遍了山下陵墓,就是没找到埋李元昊的那一座。
这个当然是传说,并不可信,但透露出西夏帝王在反盗墓方面,应该是有所考虑的。
参观过西夏王陵会发现王陵深受中原唐、宋文化的影响,但是还保留了党项民族的传统习俗,从而形成了自身一套较为完整的独树一帜的陵寐制度。而其随葬之物,则有很浓厚的西夏特色。

(地面文物)
宁夏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鎏金铜牛,就体现了独树一帜的西夏文化。该铜牛前几年曾在日本等几个国家展出,受到欢迎。据宁夏博物馆透露,仅这条牛的保险费最高的一次高达2亿元人民币,可见此牛的文物价值之高。
鎏金铜牛放置于宁夏博物馆馆入口处特质的玻璃展柜中,是 1977 年在宁夏银川西夏陵区出土M177墓出土,乃王陵的陪葬之物。长120厘米、宽38厘米、高45厘米,重188千克。这件巨型的鎏金铜牛是目前国内最大最完整的西夏鎏金工艺品,可谓是国宝级文物,价值连城。
在现代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也能发现鎏金铜牛作为配图,以之解说古代的“鎏金”技术。

(西夏陵区)
秦始皇陵地宫内超量水银 从哪里来 考古证据最终指向了一个女人
我要新鲜事2023-09-11 19:12:510004严耕望:通贯的断代史家——吕思勉
问你说吕思勉先生也是一大家,可否提出一些评述的意见?答吕思勉先生字诚之(1884—1957),江苏常州(武进)人。他的治史与两位陈先生不同,他是宾四师的中学老师,但两人治学蹊径也不相同。综观他一生的治学成绩,可以称之为通贯的断代史家。0000瓜农的后代是如何发迹的?吴大帝孙权祖坟葬到风水宝地的迷信说法
原题:南京帝王第一陵——吴大帝孙权陵本文作者倪方六前十来篇一直在讲孙殿英盗清东陵的事情,这篇再来讲一位姓孙的——三国时期东吴大帝孙权。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孙权就是一位乱世英雄,成英雄而及帝王,与魏武帝曹操、蜀主刘备,同时成为那个时代的真英雄。这篇先来聊聊孙权的个人和家世,及孙家神奇的发迹之谜。图:三国鼎立示意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5:12:400000温故|樊锦诗:回眸百年敦煌学,再创千年新辉煌
一百年前,在中国敦煌地区,发生了一件人类文化史上的大事,这就是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由于这一发现,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门新的国际显学——敦煌学。斗转星移,岁月流逝,值此世纪之交的2000年,正逢敦煌藏经洞发现100周年,敦煌学也将走过百年历程,全世界敦煌学者和关心敦煌的人士都在关注着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事情。回顾百年敦煌学历程,展望新世纪敦煌学的未来,是十分必要的。00001986年甘肃老汉解手 随手捡了张烂纸片 给我国加了两项世界第一
我要新鲜事2023-09-22 20:28: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