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后代孔安国曾给汉武帝捧痰盂,古人养生家为何不提倡痰液?
“随地吐痰”是不道德的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现在,国际上有一种不太好的眼光,老认为中国(大陆)人不讲卫生,爱随地吐痰、大小便什么的。很显然,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但是一种偏见,因为随地吐痰、大小便并不是大陆人才会干的,其他国家也有这种现象。

其实,从我在史料中的发现来看,中国人是很讲卫生的,不随地吐痰同样是古人所担提倡和积极执行的,早在先秦时就有禁止随地吐痰的规则。
我曾就此专门撰写了文章。
《礼记·内则》规定:“在父母舅姑之所……不敢哕噫、嚏咳、欠伸、跛倚、睇视,不敢唾洟。”这里的“不敢唾洟”,就是不敢随地吐痰的意思,“唾洟”,就痰液和鼻涕,随地吐痰是不道德的。

《礼记》要求不随地吐痰,是按照伦理道德标准来要求的。在古代医家那里,则是另一番理解。
隋唐时医药学家孙思邈在《保生铭》中有一个观点:“每去鼻中毛,常习不唾地”,意思要经常去除鼻毛,要养成不随地吐痰液的习惯。

虽然孙氏所谓“常习不唾地”,首先是出于养生和保健而需要提出来的,但在客观上有益于环境卫生,减少了病菌的传染。
如同厕所的出现可以证明古人反对随地大小便一样,痰盂的发明则是古人不随地吐痰的重要物证。
痰盂,古人又称“痰壶”,有瓷质、玉、金属等各种质地,至晚在在汉代时已是家居必备之器,据《西京杂记》,当年广川王刘去盗魏襄王墓时,便曾盗出一只“玉唾壶”。到清代,痰壶还是皇家的标配之物。

(古代手持式痰盂)
古人常用的痰壶,与今天常见的痰盂明显不同,可以把玩,有条件的人家由下人捧着,随时取用,并不放在地上(当然有放地上的)。
孔子的后代孔安国,便曾捧过痰盂,《汉官仪》即记载,汉武帝时,“孔安国为侍中, 以其儒者, 特听掌御唾壶。”
让孔安国捧痰盂,还是汉武帝高看他一眼,因为他是知识分子(儒者),一般人还没有这机会。

(孔安国画像)
如果需要,古人外出或到一些重要场合,可以带着痰壶,藏于长袖、身上。
对在重要场合随地吐痰,古代有相应的管理手段。
如明朝专设“监督员”,一般由后勤兵卫、司礼监一类人出任“监督员”,没人敢吐。据《大明会典》,监督员对“咳嗽吐唾者,即时纠举”。明林尧俞《礼部志稿》也载:“百官自入午门内 不许吐唾,如朝参近侍御前,有病咳嗽者即许退班。”

在古代,如特定场合随地吐痰被发现,要倒大霉的,会被治罪。如皇帝在天坛祭天时,吐痰是大忌讳,要约束行为,“如有饮酒食荤,及随侍入坛而唾地者皆罪之。”
看来,在这种场合随地吐痰,比现代酒驾入罪还狠。

(清朝天坛祭天仪式,现代再现)
当然,随地吐痰不只不卫生,不文明,在古代更是不礼貌,如果在皇帝面前乱吐,则是“大不敬”,搞不好把命吐掉。
据《魏书·李栗传》,北魏太祖拓跋珪时,左将军李粟常在拓跋珪面前随便吐痰,即所谓“咳唾任情”,结果被拓跋珪找理由诛杀了。
重庆的工人维修观音像 居然发现重大惊喜(观音宝藏)
观音腹部里发现一个刻满文字的石砖。所有几千年后能呈现给我们的宝藏,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藏。正因为如此,国家高度重视,严格保护,尽力修复。中国重庆有一座千年观音像。这个历史遗迹有非常珍贵的价值。因为它被严重损坏,当地政府决定修复它。然而,在修复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观音暗格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1:49:540000将军龙:新疆最厉害的食草恐龙(长9米/距今1.55亿年前)
在中国,目前发现了174种恐龙,其中有很多都是非常特殊的,比如将军龙,它虽然是一种食草恐龙,但战力不弱于同等级食肉恐龙,一起去看看吧!将军龙基本资料体型:将军龙是一种中国的大型食草恐龙,它体长9米,与易门龙、塔邹达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189位,生活在距今1.61亿年-1.55亿年前的中侏罗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1:27:340000新发现 | 四川凉山金沙江畔发现两百余座商周时期墓葬
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为配合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会同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宁南县文物管理所对钟家梁子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共发现商周时期墓葬287座,其中包括石棺葬27座、土坑墓241座、瓮棺葬18座、灰坑葬1座;出土各类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各类随葬品463件(组)。墓葬局部全景——北部遗址概况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0:17:480000钱镠儿媳妇墓的考古发现,其尸骨被拖动过,古代盗墓者想干什么?
吴越国王后墓考古中发现的盗墓现象本文作者倪方六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聊聊吴越国王妃墓,也就是最近上热搜的钱镠之儿媳妇墓考古发掘。进入正式话题之前,先简介一下吴越国,以便大家更地好阅读本文。吴越国,是中国唐末五代时期的“十国”之一,辖地为今浙江全境、苏州、上海、福州一带,即所谓“两浙十三州”。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1:10:480000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山东临淄南马坊大墓和车马坑
01发掘单位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02项目负责人孙波南马坊大墓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南马坊东南墓地西南部(图1),北距临淄齐国故城约2公里。为配合房地产项目建设,依据国家文物局颁发的考古发掘证照,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22年2月至11月对该墓及其附属的两座长方形车马坑进行了发掘,获得一批重要考古发现。一、南马坊大墓概况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3:39: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