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把一铜器当水舀子用,专家看后一惊竟是东汉文物,现藏博物馆
谈谈古代的熨斗
文/吴甜甜、倪方六

(龙柄青铜熨斗)
名称:龙柄青铜熨斗
年代:汉代
出土地:西安
收藏地:陕西西安博物院
文物价值:汉代青铜熨斗
熨斗,日常生活中再也熟悉不过的工具,现在,电熨斗已经进入了许多家庭,成为玲琅满目的家电市场上不起眼的一种电器,却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助手。它在通电的情况下,可以把皱了的衣服烫平,深受人们的喜爱。
现在的电熨斗是源于1882年6月6日美国人亨利·西里在纽约的创造。用一个装有金属丝元件的东西,当电流穿过时,金属丝会发热。由于当时电还没有进入普通家庭,因此无法推广使用。1913年,法国著名的“卡洛里”公司推出第一个电熨斗设计样品。

(现代电熨斗)
1924年,美国人吉茨夫·米尔研制第一个实用的电熨斗才被成功。此后,出现各种多功能的熨斗。可是,据我国考古学家从挖掘出的古代文物和大量的史料证明,中国古代的熨斗比外国发明的熨斗早了1600多年,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并使用熨斗的国家。
中国现发现的熨斗最早的青铜烫斗,样子像现在的水勺。2010年底,一位宁德周宁村民在邻县打工时后,无意间发现一个东西,个形似长柄平底锅的铜器。他看看觉得像是水勺,于是他把它当成“水舀子”扔在家里。

(古代古人用熨斗,底朝上放)
直到周宁县博物馆馆长郑勇,前往泗桥乡做文物调研,恰巧被这位村民邀请他们家,看见这一只特别的铜质“水舀子”。郑馆长说第一眼看到它,就觉得这是个好东西,虽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而且布满铜绿和有一些闽东北常见的红壤。
但是,他凭经验判定这是古代用来熨衣服的“熨斗”,极具考古研究价值。郑馆长将该物带回博物馆进行研究。经博物馆专家认定,这哪里是水舀子啊,竟是距今已有近1800年历史的东汉末年的青铜熨斗。

(古人很重视衣着外表,熨斗最常用,图为《韩熙载夜宴图》中乐工)
汉魏时期,“熨斗直衣”就已经说明那时候的人们,已经懂得利用熨斗将衣服熨平整。早在晋代的《杜预集》就提及:“药杵臼、澡盘、熨斗……皆民间之急用也。”
还有《晋书·韩康伯传》载:“母方为大绔,令康伯捉熨斗,康伯曰:熨在斗中,两柄尚热。”
熨斗已然成为那时的家庭用具之一。柳宗元的在《永州八记》里有两篇《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此处钴鉧也是熨斗的别称,还有熨斗陂、熨斗镇、熨斗台、西熨斗街等地名,可见当时,熨斗已广泛使用,深入人们的生活。

(新出土汉代龙柄熨斗)
关于“熨斗”,汉时称“威斗”、唐时称“金斗”、宋时称“火斗”、明时称“焦斗”,一样的东西,在各时期叫法有所不同。名称的来历,一般有两种解释,一是正如东汉的《说文解字》中解释:“斗,象形有柄”,是象征北斗的意思,二是因为熨斗的外形如斗而得名。
汉唐时,“斗”内用热水就可以使用,元代出现了铁质的熨斗。明代的熨斗形状就有了质的变化,浇铸技术更高,造型美观大气,美不胜收。明清时期改用木炭加热使用,柄是空心的,开口。
注意,空心柄,开口,此设计看似随意、简单,实则颇具匠心,相当科学、巧妙,可最大限度地避免手柄过热,握着不烫手。
到民国时,熨斗式样已有现代电熨斗的雏形了,使用起来更科学、更实用,材质大都是黄铜和瓷质的。

(唐代画家张萱《 捣练图》中使用熨斗场景)
山东出土《太公兵法》 阴谋诡计狠辣张良能谋圣绝非虚谈
我要新鲜事2023-06-06 20:55:560000北宋时中国始从越南引进优质稻种,咋搞到的?史料用6字说出真相
宋代最早引进国外稻种本文作者倪方六如今米已成中国人正常消费的食物之一。前面文章说了中国人何时开始吃进口大米,这一篇继续聊与大米有关的话题,谈谈中国古代从国外引进稻种的事情。(袁隆平在田间研究杂交水稻)说到稻种,大家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古代,没有现代的育种技术,想得到优质、高产的水稻种,只能从国外——越南、泰国这些盛产稻米的东南亚国家引进。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29:480001孙权祖坟诡异在哪?传得“仙人指路”,巧合的是日后孙家真发迹了
原题:孙吴九大皇家陵墓之孙钟墓本文作者倪方六上一篇说了孙权父亲孙坚之墓,孙坚在娘胎里就有不凡气象,母亲做了一场奇怪的梦。实际上,在孙家祖坟中,最诡异的是孙权祖父孙钟的墓——孙家的帝王梦,就是从孙钟做起的。图:浙江富阳孙钟墓——孙权祖坟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40:420000重庆奉节老县委办公楼下发现秘密洞穴,被疑是刘备真身葬处
甘夫人墓与奉节县委老楼下的神秘洞穴本文作者倪方六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文章,接上一篇《重庆学者提出刘备葬在奉节十大理由》一文,再谈刘备真身墓问题,这些材料见我早几年出版的《三国大墓》一书。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1:08:260006郭子林:古埃及:一个不重视历史的文明
古埃及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随着古埃及语言文字的终结,传统宗教信仰的消失,阿拉伯人统治埃及的开始,到公元7世纪中期,古埃及文明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成为失落的文明。直到1822年,法国语言天才商博良释读象形文字成功,才揭开了古老文明的神秘面纱。我要新鲜事2023-05-29 22:22:5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