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用“酉”与“鸡”相配,用“子”“寅”等其他字就不行么?
“酉”为什么与“鸡”配合?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但是,这么说“酉”与“鸡”有什么关系呢?在十二地支中,为什么要用“酉”字与“鸡”相配,用“子”、“寅”等其他字就不行么?或者说将“酉”与老鼠、老虎相配难道就不可以么?这个问题很多古人也想知道答案,为此曾作出种种推想。
其实,这个里又涉及“地支纪时”问题!
先说说“酉”字。这个这字什么意思?很多大学生未必搞清楚,因为新华字典和老师就告诉我们两个意思:一、地支的第十位,属鸡。二用于计时:酉时。
事实上,酉这个字意义不简单,很丰富!

(剪纸:酉鸡)
酉,念作yǒu,在未被用作地支时,它是中国最早的“十二姓”之一。这12个姓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其中有2个姓进入了天干地支纪年系统,即天干第6位的“己”,和地支第10位的“酉”。那姓之外的“酉”是什么意思?
一种称,酉是“秀”的意思。东汉刘熙《释名·释天》,释“酉”时便称:“酉,秀也,秀者物皆成也。”司马迁则认为是“老”的意思。《史记·律书》称,“酉者,万物之老也,故曰酉。”东汉班固《白虎通义·五行》也称,“酉者,老了,物收敛。”
除了“秀”、“老”之外,酉还有“饱”、“就”等不同解释,同样有成熟之义。成熟意味着收获,丰收了古人会干什么?就用谷物来酿酒,盛在坛、罐一类的容器中,所以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称酉字“象古文之形”,古“酉”字像一个酒坛子。
了解了“酉”的意思后,再来说,“酉”与“鸡”的关系。

(版画:骑鸡娃娃)
古人在用地支纪年和纪月同时,还将地支扩展到纪时领域。像将一太岁定为12年、一年定为12个月一样,古人将一日分成了12个时辰,即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子时为第一个时辰,从子时开始,分别对应于现代24时制的时段,时子23-1时,丑时1-3时……酉时是其中第10个时段,为15时至17时。
在这12个时辰里,什么动物最活跃?古人观察,半夜子时是老鼠,遂有“子鼠”;丑时牛没睡觉,尚在反刍,有了“丑牛”……酉时啥情况?此时太阳将落,鸡忙于归窝,《诗经·国风》中《君子于役》一诗便说:“鸡栖于埘(shí,鸡窝),日之夕矣。”这样,酉与鸡便配对好了,成了“酉鸡”。
上述是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的观点,此说显然有问题,“龙”是不存在的,怎么观察?于是古代又出现了宋洪翼《肠谷漫录》中的“趾爪奇偶说”、宋曾三异《因话录》中的“不足形说”、明郎瑛《七修类稿》中的“习性说”……等多种观点,但均有难圆其说之处。

(版画:莲生贵子)
具体到鸡是这样:“趾爪奇偶说”认为,12生肖有阴阳之分,依趾爪奇偶(多少)来选,以平衡阴阳,奇阳偶阴,“鸡四爪”,被选中;“不足形说”则称,12种动物都有生理缺陷,需要“补”一下,“鸡无肺”(一说“鸡无肾”)故被选中。
现代有学者则从字型上,推测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配对的成因。如“酉”与“鸡”,认为是古人取了“鸡”字头的冠,甲骨文的“鸡”字上部有点像“酉”,这一观点同样不能解释全部。
最后说一句,干支用字和十二生肖起源成谜,倒是一种有趣的民俗现象,如果搞清了,反倒无味!
资讯 | 龙门石窟奉先寺保护工程顺利竣工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1:22:390001苏美尔文明起源:考古发现改写认知,难怪会被人质疑真伪
根据西方历史叙事,位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更为重要的是,苏美尔及其后续的巴比伦等科技极其发达,他们掌握的很多先进知识,在此后数千年内无人能及。总之,这是一个“神”一样的文明,没有上限的文明,怎么赞美似乎都不为过。我要新鲜事2023-05-22 20:26:30000082年河南老农捡到一铜片,拒绝商贩10万收购,上交后成一级国宝
“屈兄弟,你这金片10万元卖给我,行不行?不愿意的话,我可以写血书,保证后期获得收益可以和你分红。”面对文物贩子的真情流露和天价报酬诱惑,土生土长的河南老农屈西怀并没有动摇内心,他果断选择将“金片”上交国家。没曾想,他当初在嵩山上意外拾得的金片,竟然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唯一的现世遗物“除罪金简”,其历史价值无法衡量。鉴于其不求回报的高尚品德,国家奖励屈西怀1500元和一面锦旗。我要新鲜事2023-08-02 18:03:000000迷你杂食恐龙:夫鲁塔齿龙 身长最大75厘米(仅鸭子大小)
夫鲁塔赤龙是一种鸟臀目恐龙,属于杂食性迷你型恐龙,身长仅65-75厘米,最小的更是可以达到26-30厘米,体重也只有0.5公斤,可以说是目前为止鸟臀目恐龙之中体型最小的一种,它诞生于1.5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夫鲁塔赤龙的外貌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3:26:520000夏朝天下也是抢来的 为何周朝以后的人都以华夏自居 考古揭秘
我国人被称为华人,我们国家也以中华命名,但实际上,我国历史上并没有“华族”或“华国”的称谓。而“华”一词与“夏”有直接联系,在古汉语中,它们的声母和韵部相同,历史文献中常将这两个字互通互用。周朝以后,“华夏”或“有夏”成为我国的别称,而周朝自称夏人,以夏朝的国号来标榜自己。这种说法存在两个不合理之处我要新鲜事2023-06-03 20:45:3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