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这么多年饭,你知道筷子为何叫“筷子”?啥人最早叫“筷子”?
古人用筷子的讲究?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中国人是何时开始使用筷子的?从现代考古发现来看,至少在新石器时代,中国人便开始使用筷子了。

小时开始学用筷子吃饭
筷子的叫法多多。早期,人们并不把筷子叫“筷子”子,在古代比较主流的称谓有三个,一个叫“箸”,一个叫“X”(造字:“箸”下“者”换成“夹”)、“Y”(造字:“箸”下面的“者”换成“助”)。如果用木头制成的,又写作“Z”(造字:“木”旁“夹”)。其中以“箸”和“X”流行较早,“Y”在魏晋使用较多,如顾野王《玉篇》称,“箸者,X也,饭具也”;隋唐以后的正式说法多称为“箸”。
X、Y两字,会意与形声兼有。其字义反映相当直接,就是夹食物、帮助吃饭的东西。这东西在古人眼里并不一般,《说文解字》中称,“箸,饭攲也。”攲在古人眼里是一种奇巧之物,不要西方人觉得中国的筷子不可思异了,就是古代中国人自己也觉得筷子的发明很绝。
至于现在流行的“筷子”叫法,只是明代以后的文献中才较多出现,开始叫“快儿”、“快子”。被引用较多的说法,是陆容《菽园杂记》中有关时俗的记载。时水上行舟之家讲究避讳,以吴中(今苏州)一带为甚,如忌讳“翻”、“住”等字眼,于是称“幡布”为“抹布”,“箸”为“快儿”。

古人用筷子(嘉峪关魏晋墓砖画)
明人李豫亨在《推篷寐语》中则是另一种说法,船家将“箸”称为“快子”,并不是“箸”与“住”谐音,而是“箸”与“滞”谐音。“世有讳恶字而呼为美字者,如立箸讳滞,呼为快子。”船家取意行舟快如飞,久儿久之便喊开了,“快子”按文字学规律,渐变成了“筷子”。
特殊的筷子除了可以吃饭,还能防食物中毒,避免被人下药。
筷子主要是用竹子和木材做的,后来比较讲究了,便用了种种高档、珍贵材料做筷子。如“象牙筷子”,在上古商代时即已使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有“纣为象箸,而箕子唏”一说。
从考古出土来看,古代筷子的品种十分丰富。除了竹木筷外,还有兽骨筷、玉石筷、金属筷,其中以金属筷子为多,如金筷、银筷、铜筷、铁筷、铅筷,等等。银筷被古人赋予验测食品安全内容。古人称为,银筷能测出食物中是否掺毒。

各种质地的筷子
较早出现筷子验毒说法,见于《飞燕外传》,此书记述汉成帝刘骜,与皇后赵飞燕淫乱之事,旧本题汉伶元撰,其中有“文犀辟毒箸二双”的文字。
所谓“文犀辟毒箸”,即是用犀牛角做成的筷子,这种筷子能解毒。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犀”条有这样说法,“犀角,犀之精灵所聚,足阳明药也”,所以“犀角能解一切诸毒”。
犀角是一味中药,但用之做成的筷子能“辟毒”,未试过,可能不靠谱,银筷子被常用是事实。古人认为“银能验毒”,宋代法医名著《洗冤集录》中,便有用“银针验尸”的做法。明清时代人尤其相信银筷子验毒灵验一说,《本草纲目》“生银”条称,“今人用银器饮食,遇毒则变黑;中毒死者,亦以银物试探之。”

对毒药敏感的银筷子
银验毒在明清人的实际生活中应该确实存在的,《红楼梦》第四十回里,凤姐吃饭时便对乡下来的刘佬佬说,“菜里若有毒,这银子下去了就试的出来。”
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点,银筷子更为古人青睐。不过,在清朝御房,给皇帝供食时所用验毒工具不再是银筷子,而改用“银板”,或直接用银盘盛装。

筷子吃火锅最方便
王学理:关于编写《亲历汉陵考古文化丛书》约稿编撰要求
(一)主旨:通过亲自参与西汉陵墓的考古调查、发掘、保护、开发者的述说,向读者展现该陵墓修建过程、形成规模、葬制内容、保存现状、经营情况、文化意义、观众感兴次的问题等等。使知识性与趣味性二者结合,提供给具有中学文化程度以上的广大人群阅读,属于普及型的历史文化读物,对文博工作者均具参考价值;(二)编写者最好是汉代陵墓的考古调查、发掘、保护、经营、管理的参与者,尤以第一人称出现,更具亲近感;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3:52:250000单爪龙:蒙古小型肉食恐龙(长1米/形似鸟类)
单爪龙是一种兽脚亚目恐龙,体长只有1米,属于小型肉食恐龙之一,常年生活在沙漠地带,诞生于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最大的特点就是修长的后腿和尾巴,这使得它有着非常强的奔跑能力。目前第一批单爪龙化石是在蒙古国发掘的。单爪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5:51:250000尸毒真实存在吗?它究竟有多厉害?看看“辛追夫人”的墓就明白了
近些年来,《盗墓笔记》、《鬼吹灯》等盗墓类作品层出不穷,甚至被改编成影视剧作品,吸引了大量观众和读者的眼球。玄幻惊险的内容满足了大众的猎奇心理,带给人们不一样的紧张感与刺激感。随着“盗墓”内容的爆火,产生了一个虚拟的概念——“尸毒”。这种“尸毒”被描述得十分恐怖,沾染上的人会被僵尸同化,成为“活死人”。我要新鲜事2023-06-20 19:12:520001三星堆往事:燕道成通水渠出玉器,雷站长有情义封“院士”
三星堆新祭祀坑的发掘节后就要正式开始了,当然也离不开这些为三星堆考古奉献了一辈子的人。假期也过了几天了,高速公路上的堵车暂停了,舟车劳顿也暂告了一段落,老李今天接着给大家说说三星堆的人和事。三星堆现在的站长是雷雨先生。他可能是考古圈子里头摄影最牛的,当然他的事迹远非如此。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14:230000关于汉代博局纹镜研究的几点思考
汉代是中国古代铜镜发展的繁荣鼎盛时期,在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青铜容器重要性渐次失落,惟铜镜仍为日常不可缺少的必需品而成为当时青铜铸制的重点,能工巧匠集心智与技艺于此,创造出足以夸耀于世的实用工艺品,其中汉代铜镜的研究又至关重要。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4:21:3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