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人到冬天都会干什么?如果不干会被人看不起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冬闲时女性习女功,那么男子呢,也不闲的,要习射练武。
在古代,凡学生必须掌握六种基本才能,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射”很重要,通称“射礼”,实际是一种射箭技术,包括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等五种射法。
《礼记·射义》称,“射者,男子之事也,因而饰之以礼乐也。”因为“射”是一种男人应掌握技能,系一种“武德”,故即便无缘进入学堂学习,在古代男人眼里,掌握射技也是应该的,如果不干,不掌握这本事,会被人看不起的。

先秦周朝的射礼有“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四种,乡射是最基层的较射活动,一般在农事结束以后的乡饮酒礼活动中举行,输者饮酒。习射相当于后来的习武健身活动,为了在较射时比出好成绩,人们都要认真练习,掌握真正的射箭本领。
古人习射兴致很高,诱因也可能与有丰厚的回报有关系
。如先秦时,各诸侯国对民间善射者都会给予奖励。《墨子·尚贤》即称:“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意思是,要使国家的善于射御之人增多,就必须让善射的人富裕,使他们显贵,尊敬他们,赞誉他们。在这种利好政策背景下,民间热衷于利用冬闲时间习射,就很好理解了,也很正常。

到了西汉,由于“兵农合一”,朝廷更加鼓励民间冬闲时习射,“教民以应敌”。此时,除了习射,习刀练剑之风亦渐兴起,如时名人司马相如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
隋唐时实行府兵制,则进一步推动了民间的习射之风。
府兵的兵士是从农民中征点的,白居易《新丰折臂翁·戒边功也》诗中所谓“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说的就此事。因为这个原因,时民间在冬闲时习射十分活跃,《旧唐书·职官制二》称,“居常则皆习射。”而唐朝开考“武举”科,武功好也能中举,也能当官,这刺激了民间冬闲“习射热”。
在乡社的基础上,两宋时民间则出现了“弓箭社”、“忠义巡社”等结社组织,其特点是农忙时忙农事,像眼下冬天这样有闲暇季节,便于“庄井附近便处”,“教习武艺”。明清时兴盛的武术,就是在宋朝基础上大兴起来的。

例外的是元朝,从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四年,至元顺帝至政五年,朝廷禁止民间“习武”,持续多年的冬闲“习武热”降温了。直到明太祖朱元璋推翻之,习射练武才在民间重新兴起。朱元璋十分重视民间武艺训练。
据《明史·食物志一》,朱元章在建国之初,“立民兵万户府,简民间武勇之人,编成队伍,以时操练,有事用以征战,无事复还为民。”自明朝起,习武便成为冬闲一景,还出现了一批指导习武的专业书籍,如明程宗猷便著有《耕余剩技》。
需要指出的是,在习射练武同时,古人还充分利用冬闲时间学习木工、瓦工这类生产劳动技术,民间称为“学艺”,以区别于“习武”。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微信公众号jsnjnfl
土遗址的活化利用:陕西秦汉新城遗址的一次尝试
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辖区古遗迹星罗棋布,总范围302平方公里内涉及遗址保护区面积104平方公里。按照残存材料分类,这些遗产绝大多数属于土遗址类型,可读性弱、观赏性差。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8:22:490000黄帝姓名:古史中的公孙 轩辕 姬姓 全是虚构的产物
我要新鲜事2023-09-28 20:32:530000一座古墓的出现 让民族英雄的冤屈得到洗雪 被清朝史书抹黑多年
崇祯末年,清军攻入关内,北方大部分领土被占领,许多人选择投降,但也有人选择抗争,比如著名的郑成功。其家破人亡,父亲投降,母亲去世,郑成功率领旧将在沿海地区艰难地抗争。曾数次发动反攻,包围南京等,但遭到清军打击,转战海上,夺回了台湾等领土。虽未能实现反清复明的心愿,但其不屈不挠的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3:59:190000大型食草蜥脚恐龙:大安龙 体长5米(仅在四川发现化石)
大安龙诞生于侏罗纪的晚期,在蜥脚目恐龙中属于腕龙科,外形也具有蜥脚类恐龙的典型特征,虽然生长达到了5米,但是它的脖子和尾巴就占到了大半,体型非常不算非常庞大,在770多种恐龙中仅排名365位,但是它也是大型恐龙的一种,化石也是在05年才第一次被发现的。大安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4:37:310000新发现丨济南发现山东地区规模最大元代砖雕壁画墓群
2021年4月至7月,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对山东省济南市董家街道高尔村东南发现的墓地进行了考古发发掘。本次发掘最重要的发现是发现了12座元代砖雕壁画墓,其中7座为纪年墓葬。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0:35:4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