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广明:播迁、变异、创新——商时期赣鄱流域文明演进模式初探
周广明、万晨玲 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

2016年7月8日下午,周广明教授为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学员分享了他对于吴城文化的多年研究成果。他从与商文化中心的关联角度指出,商时期赣鄱流域的吴城文化属于商文化影响区。那么吴城文化和商文化中心区是何种关系?吴城文化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演进过程又是如何?本次讲座即以商时期赣鄱流域的考古学文化为例,从考古学文化因素入手,动态分析赣鄱流域考古学文化的性质、面貌及演进模式。
一、江西与吴城文化
江西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四面群山环抱,中部丘陵广布,自古以来就是边境交通和商业往来要道。在地理上根据其地形地貌和水系的特征,可分成以鄱阳湖为中心的六大区系。
吴城文化即以吴城遗址为代表的分布于赣江、鄱阳湖这类文化遗存,其空间分布范围涵盖了整个江西境内。吴城城址面积61.3万平方米,并堆筑有周长约2960米的高大城垣,城垣辟有东、南、西、北和东北五个城门和东南水门。城内已清理出居住区、祭祀区、制陶区和铸铜区等不同的功能区,还发现一祭祀广场和与之配套的红土台座,以及一条通向祭祀广场、铺设考究的道路。此外,吴城还出土有青铜兵器、工具、容器以及大量铸造青铜器的石范。从目前所发现的考古资料分析,吴城城址已基本具备城邑同阶层分化相结合的国家的形态,可认定为商时期长江下游地区跨入文明门槛的古代方国之一,亦可初步断定吴城遗址是中国长江以南最早跨入文明门槛的地区。
二、吴城文化的分期和年代
自1970年代至今,吴城遗址已进行过十次考古挖掘。其发现和研究标志着江西早期文明史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揭开了南方地区商代考古的新篇章,也为寻找中原商王朝意外周邻地区的方国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吴城文化分期和年代框架建立在对典型遗址吴城的分期和断代基础上。我们根据吴城遗址地层叠压关系及器物组合、典型器物演变,将吴城遗址的发展阶段分为三期七段。
三、吴城文化性质分析
在吴城文化年代框架基础上,我们通过文化因素分析方法,对吴城文化的性质进行初步判断。
通过吴城一期早段文化因素的定量分析,可初步推测吴城一期早段文化来源应是中原商文化的一支。这一人群来到吴城地区后,其文化内涵发生了一定的变异与创新,并发展出吴城文化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和面貌。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不断吸收周边文化的特色,势力逐步扩大。
吴城一期晚期文化中文化因素发展和创新,体现了中原商文化一支的一个本土化过程。在这一过程,创新是吴城文化最具生命力的表现,是吴城文化区别于本地区其它考古文化或文化类型的本质所在。
吴城二期早段基本上奠定了吴城遗址发展的内涵。随后在二期中段至三期早段期间,各组文化因素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基本保持均衡发展;宗教祭祀广场的建立,是吴城成为本地区政治和礼仪中心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举措。此外,从二期早段至三期早段的考古资料分析,吴城地区掌握着当时先进的青铜铸造工艺。正是基于此,我们推测:以吴城城址为代表的吴城文化应是商时期赣江中下游流域的方国文明。
吴城三期晚段,整个吴城遗址文化开始衰落。根据吴城城址城垣解剖的资料分析,可发现吴城三期期间,吴城城址遭受了一场大规模战争——城垣壕沟中出土的大量被砍伐的头颅——也客观地证实了这一过程。至于战争为何发生,我们初步推测与新干地区牛城的兴起有一定关系:现可初步确定牛城始建于商代晚期延续至周,而吴城遗址始于早商而显然没有延续到西周。结合两者兴衰推测,我们认为至牛城三期早段,随着牛城的兴起及其对吴城的征服,吴城随之衰弱失去其政治、礼仪中心的地位,而牛城则取代吴城,成为晚商及西周时期这一地区的政治、礼仪中心。
四、总结:基于考古发掘分析的推论
1、吴城遗址为赣鄱境内最早跨入文明门槛的地区。目前在赣鄱境内尚未发现具有文明特征且时代又早于吴城的遗址的发现。
2、吴城文明属于次生文明,它是在中原青铜文明的刺激(移民)下产生的。在掌握中原青铜文明后,吴城即成为本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此即吴城城邑国家兴起的时代背景。
3、吴城遗址一期早段文化源于中原地区商时期夏移民的一支。例如这一期段的深腹罐是夏人的典型器物,源于中原的原始瓷的烧制技术传入等考古学现象均支持这一推论。
4、居住在吴城遗址这支族群,由于掌握了先进的青铜铸造技术和原始瓷的烧造等诸多先进技术吴城得以通过多种方式(包括战争、贸易、通婚等等)成为本地区的霸主,成为赣鄱流域的政治、经济、礼仪中心。
5、牛城新干青铜器群是对吴城文化的继承与创新。1980年代新干大墓(属吴城文化三期早段)青铜器器物群的发现,不但改变了我们对这一地区古文明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也改变了南方乃至整个商代文明的图景。
(执笔:万晨玲/编辑:江俊伟)
汉朝贵族夏季空调房叫“清凉殿”,有多高级?休息时还有女侍摇扇
汉代贵族的清凉殿本文作者倪方六夏天谁都想凉快些,在现代这很方便,制冷设备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普通人家都可以用上空调的,但在古代,或者说30年前还是稀罕物,家里能有一台窗式小空调算相当有钱了。现代制冷设备都是利用人工冷源,古代夏天降温使用的冰块,都是天然的。冰块,一直是古人避暑降温的重要冷源之一,这种利用天然冷源给房间降温的手段,至今如此。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1:44:380000中国的第一巨人,身高3米19,却被洋人买走,世界各地展览!
姚明身高2米29在一众人均身高一米六、七的黄种中国人中有如孤雁出群,毕竟尽管中国人均身高走势并不低,但是高出品两米的身高还是万里出挑的。可实际上姚明即便身高6.78尺,但是却不是中国历史上身高最高的。在清朝时期,曾经有过一位实实在在的"巨人",他身高足足有3米19,且还精通英语,后来更是出国游历满赚金钵,却一直被国人误解最后客死异国。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2:34:090000宋理宗头盖骨被做成酒杯,南宋帝陵为何下场这么惨?考古揭开谜团
很早之前就听说过一点有关“宋理宗的头盖骨被做成酒杯”的说法,因为过于骇人听闻,我只把这当成野史逸闻来看,后来看了些宋史、两宋皇陵方面的介绍,再结合这块“理宗顶骨碑”的碑文,我想,这事儿八成就是真的!理宗顶骨碑,青石制,高287厘米,宽134厘米,厚30厘米,圆弧顶,额题“大明敕葬宋理宗顶骨之碑”我要新鲜事2023-09-09 20:28:140000李零:《去圣乃得真孔子》自序
这几年,我把太多精力投入了《论语》研究,值得吗?我问我自己。说实话,我真想早日抽身,离开这个太多争论的话题。因为,我还有很多事要做。我很忙,也很懒。争论是件很讨厌的事。0000刘庆柱:《秦汉栎阳城:1980~1981年考古报告》序
《秦汉栎阳城:1980~1981年考古报告》付梓之际,编著者嘱我为这本田野考古报告作序。《秦汉栎阳城:1980~1981年考古报告》(全三册)编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4月定价:968元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1:49:1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