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结婚用被有什么讲究?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果如天气预报,今天全国各地都下起了雪。南京也下了,现在坐在桌前更新头条号,感觉冷了。在这里的天气里,夜里上床睡觉,拥有一床大大的暖暖的被子,是再舒服不过的事情了。
被子在现代人看来是很普通、也不值钱的睡眠用具,但在古人眼里却是重要的“家当”,是财富象征之一,被子大小也显示一个人的家庭地位如何,受不受尊重。
《梁书·裴之横传》(卷二十八)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曾任吴兴太守的裴之横,少年时不学好,用今天的话来说,整天不做正业,鬼混。其兄裴之高为了激励他,有意做了一床不宽的小被子给他盖,并且只给他吃蔬食。裴之横发誓:“大丈夫富贵,必作百幅被!”后来,裴之横果然发达了,真的做了一床百幅宽的被子。

如此大的被子可谓“古代第一被”,放在今天可以上吉尼斯世界纪录了,只是不知道这么大的被子怎么盖?但被子的功能是保暖,有条件的尽量做大一点是可以理解的,在实际中也是这么做的。
在大小上,古人结婚用被便很讲究,除了用料好外,被幅都不小。古人为什么要将婚被做得大一点?因为是双人用啊。过去小夫妻都睡一被筒里,而不像现代,不少新婚男女同床分被窝,说是卫生,还不影响对方休息。但即使各睡各的被窝,在双方需要做那种活时,还得钻到一个被窝里,被子过烛身子会露出来的,不只尴尬,还容易受凉,所以,现代的婚被也不小的。

古人结婚少不了要陪婚被的,新娘嫁妆中陪被子,新郎婚床上置被子,即便在夏天结婚,也要准备好秋天要用的被子。
有条件的人家,被子用绫罗绸缎来做,所谓“锦被”、“绮被”、“罗被”都属于这类高级被子。据宋李昉《太平御览·服用部九》(卷七百零七)引《东宫旧事》,晋太子便有“七彩文绮被,又有绛文罗被”。
太子结婚时要准备:“彩柸文绮被一、绛具文罗一幅被一、绛罗文绣四五幅被一。”(另据《太平御览·皇亲部》(卷一百四十九)“太忆妃”条引《东宫旧事》,晋朝太子纳妃结婚时要准备被子:“绛真文罗一幅被子一,绛罗绣四幅被一。”)

结婚用被因为都是双人被,又叫“鸳鸯被”、“合欢被”,文雅一点的称为“鸳衾”。东汉《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客从远方来》这样写道:“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从古诗中可以知道,被子在古代男女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一)记载,赵飞燕在当上汉成帝刘骜第二任皇后,她的妹妹送了一批高档用品,其中就有“鸳鸯被”、“鸳鸯褥”。
古代最著名的一床鸳鸯被,大概是后蜀主孟昶的。

据元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卷七):“鸳衾,孟蜀主一锦被,其阔犹今之三幅帛,而一梭织成。”陶宗仪之所以记下孟昶这床鸳鸯被,是因为这被子制作特别,古今仅见:“被头作二穴,若云版样,盖以叩于项下。如盘领状,两侧余锦则拥覆于肩。”
把被头挖成衣领样,盖身上时刚好露出两头,这种夫妻双人被设计,很符合人体工程结构,既特别,又温情,是不是很有意思。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微信公众号jsnjnfl
潘迪龙:英国小型蜥脚类恐龙(长2米/生于2亿年前)
潘迪龙是一种蜥脚下目恐龙,诞生于2亿年前-1.75亿年前的侏罗纪初期,体长普遍可以达到2米,属于蜥脚类恐龙中比较小型的一种,第一批潘迪龙化石是在欧洲的英国发现的,目前关于它的资料较少。潘迪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8:11:560000崇高龙:阿根廷大型食肉恐龙(长8米/距今1亿年前)
说到恐龙,食肉恐龙总是更受人关注,如今各类影视作品中,也更喜欢刻画食肉恐龙,比如霸王龙、食肉牛龙等。而今天小编要介绍的也是一种食肉恐龙,它就是崇高龙,出土于阿根廷,一起去认识看看。崇高龙基本资料崇高龙是一种南美洲的大型食肉恐龙,它长6-8米,与阿贝力龙、楯甲龙差不多大,体型暂时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234位,生活在距今1.12亿-1亿年前的早白垩世。崇高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7:11:520001杂肋龙:欧洲大型恐龙(长9米/前肢极为短粗有力)
杂肋龙是一种坚尾龙类下的斑龙科恐龙,诞生于1.68亿年前-1.65亿年前的侏罗纪中期,体长普遍可达9米,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前肢手臂短粗且硕大,这是非常原始的兽脚亚目恐龙的特征,第一批化石是在欧洲的法国发现的。杂肋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9:33:090000密林龙:巴西大型恐龙(长9米/出土于亚玛逊森林)
密林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阿贝力龙科恐龙,诞生于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可以达到9米多,体重也高达2.9吨,属于大型恐龙的一种,主要以小到中型的植食性蜥脚类恐龙为食,第一批化石是在巴西亚玛逊森林发现的。密林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0:16:510000陕西古墓数量太多 考古人员短缺(陕西古墓)
陕西地区的古墓数量太多,考古人员已经严重短缺。在整个中国考古界有这么一句话,就是地上文明看山西地下文明看陕西,如果说在整个中国哪个地区的古墓数量最多,那么毫无疑问就是陕西比如说秦始皇的墓葬,武则天的墓葬等等都是埋葬在陕西的甚至要比古都北京的文物数量还要多,很有可能很多小区或者是院校的脚下踩着的就是古墓。陕西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8-26 17:48:2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