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一古墓中发现一件镇馆之宝,出土时国宝身有烟痕,咋回事?
翔鹭纹铜鼓的故事
文/ 张珍、倪方六

【名称】翔鹭纹铜鼓
【年代】西汉
【出土地】1976年出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县(今贵港市)罗泊湾1号墓
【收藏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文物价值】国宝级藏品,镇馆之宝
史学界有“北鼎南鼓”之说。古代中原人,尤其是在春秋时期的贵族喜欢用鼎来显摆自己的地位,甚至死了也不忘带到墓里去。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权贵也爱显摆,但不是鼎而是铜鼓。

图:北方贵族随葬用鼎
广西出土的这面翔鹭纹铜鼓,就是墓主生前赫赫声名的炫耀品。
除去铜鼓这层作为权力象征的重要礼器的光环,在众人心里铜鼓一直以来应该只是一件载歌载舞时用的乐器吧。但是最早铜鼓似乎不是一件乐器,而是另有用途。是何用途?先从最早的铜鼓说起。
1975年一天,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万家坝古墓群,中国最原始的铜鼓被发掘了。这面鼓身高37厘米,面径41.5厘米,足径63厘米,大致在公元前8世纪的春秋之初,由中国西南古代濮族人民铸造并使用的。

图:翔鹭纹铜鼓鼓面饰纹
“鼓身似釜,而且大部分表面有烟痕”。烟痕?看来这铜鼓最初是用来做饭的炊器。这和中原人十分看重的鼎颇为相似。
在古代,鼎除了是立国的重器、权力的象征,还是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两者异曲同工。关于铜鼓最开始是炊具的说法,在一些文献里也能找到影。
在彝族的英雄史诗《铜鼓王》有几段关于铜鼓的歌词很有意思——
“用来煮饭吃, 米饭香喷喷, 烧火不费柴, 只用一小捆。铜锅煮饭吃, 是个大事情。历史添新章, 到处都传闻。”“铜鼓当铜锅, 传了几代人。煮饭很方便, 敲起又好听。”
“铜鼓处处响, 彝家多欢欣。个个唱颂歌, 歌颂铸锅人。”


图:翔鹭纹铜鼓鼓身饰纹
所唱“ 铸锅人” ,即彝族的铜鼓王波罗和他的妻子罗里芬;所铸的“ 铜锅”,即是早期的原始釜形铜鼓。
到了公元前7世纪左右,有些铜釜专门作为乐器使用,并经过不断改进才成了铜鼓。几个世纪以后,铜鼓由发祥地洱海地区逐渐东移到滇池地区。
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的战国末期及汉代,滇人将其发展为形制稳定、图饰丰富的铜鼓。然后传到百越族中骆越人生活的红河三角洲地区,又东传百越族后裔生活的两广南部地区,再传到黔、湘西,向北传到川南。
做为原始炊具的鼓,怎么成了乐器?里面有不少传说,其中最有意思的大概是与一个酒鬼有关了。
传说壮族中有个叫勤王酒鬼的人身材魁梧,天生神力,胆大心细。他精通天文地理,知晓凡间百态。喜欢喝酒,不管什么样的天气,他都要带着满葫芦的酒和劳动工具上山或下地劳作。

图:翔鹭纹铜鼓如今已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镇宝之宝
有一年正月十五,勤王酒鬼上山干活,干到太阳偏西时,勤王酒鬼坐下来休息,用左手拿起葫芦喝酒解渴。突然,有一群猛兽恶魔从草丛中窜出,向他扑了过来。勤王酒鬼反应神速,他伸出右手抓起柴刀立即与猛兽恶魔厮杀搏斗。
一会儿功夫,柴刀断了,仅剩下左手的装酒葫芦了。勤王酒鬼只好赤手空拳,抓起身边的石块、木棍等杂物作为武器,由于寡不敌众,身上被咬伤了。
没办法,一边抵抗一边朝村寨的方向奔跑,同时大声呼喊救命。途中,还击的东西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左手的葫芦了。正当勤王酒鬼准备抓起葫芦与猛兽恶魔作最后一搏时,一个恶魔一口把葫芦咬碎了半节,葫芦里的酒倒了出来。

图:铜鼓图腾墙
倒出的酒发出“咕噜、咕噜”的响声,吓得恶魔纷纷退缩。勤王酒鬼乘机拼尽全力,右手用力拍打葫芦屁股,发出“嘭嘭嘭”的响声。恶魔野兽不知是计,吓得四散开去。勤王酒鬼得以死里逃生。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作者微号:jsnjnfl
盗出16件青铜器卖了90万,就在皆大欢喜时,盗墓者举报了自己
盗墓者举报自己盗墓本文作者倪方六盗墓者很可恨,但有时又不得不“佩服”盗墓者,很多长期埋地下的古墓都是盗墓首先寻找到的,很多文化奇迹也是因盗墓才发现的。2004年4月的一天深夜,一伙盗墓者在山西省运城市绛县横水镇横北村北约1000米的麦田盗墓,炸坟的声响虽然沉闷,但在夜空里动静格外地大,把熟睡的村民都惊醒了。这也不是村民第一次被惊醒,从前年开始,麦田里就不断出现盗墓者。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2:59:440000李学勤:《周易》与中国文化
本来参加这个会我想谈一个非常专业性的题目,因为今天是第一场报告,作为开场锣鼓,不能够唱太专业的戏文,我想就谈几个大家可能比较感兴趣的问题,题目都很大,恐怕与我要讲的实际内容有些不相称。谈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谈一下易学在中国文化领域中的地位;第二个问题,谈一下易学对传统文化的影响;第三个问题,谈一下孔子对易学的最大贡献。围绕这三个问题谈一些感想性的说法,错误不妥之处,希望各位批评指正。0000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新疆温泉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3:52:350000日本人如何看待南京大屠杀 真相让人气愤(避重就轻)
日本在南京大屠杀话题上总是避重就轻。在1937年的12月份,国民党政府战败之后弃城而逃留下了南京城里的几十万居民,在接下来的40多天中,日军每一天都让南京的痛苦更深一分,先是将我军士兵带到偏远地区屠杀,而后甚至是在南京的街头,对着我国的百姓们肆意乱杀。当时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血流成河,更是有许许多多的妇女被强暴,其中还包括了十多岁的孩子,诸如此类的残暴罪行,日军几乎每天都在进行着。南京大屠杀我要新鲜事2023-08-12 21:49:080000还有2天,截止报名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2019年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还有2天截止报名关注我们,进入公众号点“暑校专区”或在后台发送“2019”可获取暑校最新消息!(封面来自GotCredit.com)(本号编辑:散步君)长按指纹一键关注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5:51:0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