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首张实测全国地图,面积首超1200万,哪朝?别说清朝
《十道图》,中国第一张全国性测绘地图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连续谈了两张古中国地图,一张是传说中的《九鼎之图》,一张是《秦地图》,但两张地图到底什么样,其实并没有人见过,更重要的是,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全国实测地图,这篇文章要说的这张地图,就不同了。

早在魏晋时,制图学专家裴琇便提出了“制图六体”理论,即地图测绘时要考虑“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六大要素。
具体说是这样——
一为"分率",用以反映面积、长宽之比例,即今之比例尺;
二为"准望",用以确定地貌、地物彼此间的相互方位关系;
三为"道里",用以确定两地之间道路的距离;
四为"高下",即相对高程;
五为"方邪",即地面坡度的起伏;
六为"迂直",即实地高低起伏与图上距离的换算。
制图六体是中国最早的地图制图学理论,它正确的阐明了地图比例尺、方位和距离的关系,大大提高了地图的准确性。这一理论在中国测绘史上具体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中国西晋以后的地图制作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贾耽、宋代沈括、元代朱思本和明代的罗洪先等古代制图学家的著名地图,都继承了制图六体的原则。

虽然有“制图六体”这一先进理论,但在唐之前,事实上还没有哪一张中国地图是全国范围内实际测量出来的,其精准度多少都打扣。到了唐朝,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中国历史上第一张全国性测绘地图《十道图》,出版了。在图上,中国疆域也极度地扩大,首次突破了1200万平方公里,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帝国。
这是中国地图全国性基本地图测绘的开端,这水平在当时是世界第一,标志“大中国”疆域,开始走向精准。
唐朝规定,每五年(原为三年)须向职方报送地图,进而编制全国《十道图》。所谓“十道”,就是根据自然界限,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将全国划分为十大区域,唐玄宗主政后增至十五道。据《旧唐书·地理志一》,唐朝疆域,“凡东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

图:现代绘示意图
唐朝全国地图《十道图》,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绘制出来的,它是依各州定期报送的地图进行绘编,作为中央政府实施各种政令的依据。
《十道图》有三种版本,均为多卷本。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有十三卷本《长安四年十道图》、十卷本《开元三年十道图》和李吉甫十卷本《十道图》。前两种版本的《十道图》,大体有山川、户口、赋税、行政区域界线、州县总数、文武官员数字、薪俸、各州郡疆域政治纲领等,但均已失传,甚至连绘制者都无从查考。
李吉甫十卷本《十道图》有记载,但原件也已不存,仅在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历史地图集、宋刻本《历代地理指掌图》中,收藏有总图性质的《唐十道图》一幅——此图不在中国,已流落他国,现藏于日本东洋文库。

图:现代绘盛唐地图
与《秦地图》一样,唐朝《十道图》对中国的影响亦很大,不只五代时期仍有使用,其全国性实测要求,还影响了宋朝全国地图的绘制,直至明清。宋太宗时全国地图《淳化天下图》,就是参照唐朝旧图绘制的,此后北宋先后出现了《九域图》、《十八路图》等多张全国地图。
到明朝时,中国传统测绘水平到达最高峰,明罗洪先绘制的《广舆图》,将中国地图传统绘制水平推到了新境界,明朝所绘的“中华大地图”原件,目前仍有存世。

图:大明混一图。绘制于明太祖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现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图中的地理范围东至日本,西达西欧和非洲西海岸,南括爪哇,北到蒙古。

图: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第一幅采用西方绘图技术的世界地图,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在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为明神宗万历皇帝所制作的,也是国内现存最早的出现美洲的地图

图:巴尔布达绘制的《中国新图》,是西方历史上绘制的第一幅单幅中国地图,1584年问世
明朝后期,西方测绘技术传入中国。清朝康熙年间绘制出的“大中华地图”《皇舆全览图》,便使用经纬度和三角测量手段。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好、最精确的一张全国地图。在这张地图上,中国疆域也空前地扩大,超过1300万平方公里。
约在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订立《尼布楚条约》之后,康熙看到了精确地图在政治、外交上的巨大作用,于是下决心引进西方先进的测绘制图技术。他下令各大臣推荐专家,购买仪器。当他到全国各地巡视时,命外国专家随行,测定各地的经纬度,为制图作准备。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以后,全国范围的三角测量和绘制地图工作陆续开始进行。

《皇舆全览图》全图共计41幅,借鉴科学技术实测后绘制,以天文观测为基础,使用三角测量法进而测图。第一次实测了台湾省地图。在尺度丈量上的全国统一,实地测量地球的子午线弧长等, 都给清代地图制图充实了依据,提高了制图质量。
《皇舆全览图》在中国地图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自清中叶至民国初年国内外出版的各种中国地图基本上都渊源于此图,其范围之广,内容之精详,超过了以往任何中国地图。

图:1740年德国人根据《康熙皇舆全览图》所绘制的中国地图,图中左下题框含有中文、满文、拉丁文三种文字,显示中国疆域非常广大。
从唐朝《十道图》的超过1200万平方公里,到清朝《皇舆全览图》的超过1300万平方公里,间隔长达千年。从这一点来说,中国的版图从唐朝到清朝,虽然期间皇朝变化不断,疆域不时增减,但总体还是稳定的。
除了元朝特殊情况外,在皇朝历史上,中国的国土面积基本上保持在1000平方公里上下,未来会如何呢?最遗憾的是晚清时,有些国土是不应该失去的,如外兴安岭、远东地区,但偏偏轻易失去了!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作者微号:jsnjnfl
陕西一个寒酸古墓 挖出两百多件国宝(陕西古墓)
陕西发现的一个很寒酸的古墓里居然找到了200多件国宝。大家都知道在陕西地区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历史,并且还有很多的地下文化,这些年来我们在陕西地区看到的墓葬已经不在少数,不过这些墓葬有很大一部分都被盗墓贼给光顾过,导致损失了不少的宝贝,不过这些盗墓贼有很多时候也会看走眼,比如说在1992年陕西地区就挖出来一个十分寒酸的古墓,这个古墓甚至连盗墓贼都看不上。1.寒酸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9-05 20:24:080004段晴:丝路之畔的赫尔墨斯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4:28:070000唐际根:甲骨文是公元前15世纪前后被批量造出来的
众所周知,殷墟是出土甲骨文的地方。根据目前出土的甲骨,可以得知甲骨文大致记录了以下内容:1.事件/行为:1)祭祀(对象、行为)、战争、田猎;2)生产(省田、逆吕);3)生活(分娩、大食、小食、翻车);4)占卜、祝祷。2.方国:例如蜀、雀、沚等。3.天象:例如风、雨、雷、电等。4.旬夕(纪时):例如甲午、己丑等。5.人物:例如国王、臣宰、贞人、众、妇好、子画等。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1:48:160002三星堆“机器狗”是个什么东西?
、【编者按】最近三星堆文物上新,出土一批新奇文物,其中有一例作某种巨兽状,体型巨大,造型夸张,充满想像力与异域文化色彩,被媒体形像地称为''机器狗"。其实该种器物在三星堆二号祭祀坑早已有出土,郭静云教授将其称之为“独角独翼马”。兹推送原文,或有助于理解三星堆此种造型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35:350000考古挖出“不腐古尸” 体内藏13封爱人情书 专家读后连擦眼泪
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的爱情,而历史上也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其中之一便是关于一位名为“英泰”的古代达官贵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始于2000年,考古学家在韩国安东市的一座古墓中挖掘出了一具木乃伊般的尸体,这具尸体保存完好,一点也没有腐烂。在他的胸口上放着13封情书,专家们对这具尸体进行了深入的考察研究,发现他名叫“英泰”,是古朝鲜的一个部族中的达官贵人。我要新鲜事2023-07-04 16:58:0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