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飞人”能有多快?早在先秦时已打破9秒58世界纪录
中国古代的“百米飞人”们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与举重一样,田径项目也是古代中国体育强项,在短、中、长各个级别中,都曾涌现出了许多名将,速度多在“走及奔马”水平。
古人所说的“走”即现代的“跑”。在古代,能“走”是勇士的基本条件。春秋时最能“走”的人物之一,是吴国国王僚的儿子庆忌。《吴越春秋》记载,庆忌“勇为人所闻,走及奔马”。

图:汉代“先走马”画像石
西晋时的唐彬、陈安,也都能是田径赛场上的能人,或“走及奔鹿”,或“奔及驰马”。中国古人认为,快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这个速度相当快了,他们的速度能跟上快马,确实不简单。
现代测速,奔马在15米-18米/秒,以15米/秒来算,100米仅需6.67秒。庆忌的速度能跟上奔马,也就是说,百米决赛会在6.67秒左右。
而目前百米决赛的世界纪录是9.58秒,奥运纪录9.69秒,这次里约奥运百米飞人大战是9秒81,均由牙买加博尔特创造。但他在中国古代飞人面前,就要甘败下风了,也就是说,庆忌如果参加奥运比赛,获百米决赛第一名毫无问题,没博尔特的份。

图:里约奥运百米大战
而在中国古代,人们一直将跑步健将,与奔马来相提并论。比马跑得还快的田径名将们,在中国古代有一个统一的称号,叫“先马走”。
《殷周金文集成》(第二卷,鼎类铭文)中录有一则《令鼎》铭文,上面记录的便是周昭王姬瑕在位时的一侧“长跑事迹”:周昭王到淇田场亲事农耕,事毕驾马车返回。周昭王对随从令和奋说,“令暨奋,乃克至,余其舍女臣卅家。”
意思是,令和奋你们俩人如果能比马能先跑到王宫,我赏赐你30户家奴。结果他们真比马先跑到,周昭王没有食言。令就此事铸了一只青铜鼎记述此事,令在铭文中还称“小子廼学”,意思是我还要好好训练。

图:古代飞马
庆忌、令、奋等的“走及奔马”速度,在古代中国田径健将中,似乎仍不是最快的,南北时出现了两位比马跑得更快的牛人,一位是东晋人诸葛郎,一位是北魏人杨大眼。
据《太平御览·人事部三十五》引《俗说》,诸葛郎的速度比东晋名将桓温 一匹善奔的宝马还快。诸葛郎的速度已很惊人了,但杨大眼比他更厉害。
杨大眼的速度有多快?史书上并没有给出具体数值,但《北史·杨大眼传》里有这样的记载:“(杨大眼)便出长绳三丈许,系髻而走,绳直如矢,马驰不及。”这记载的大概意思是,杨大眼拿出一条长3丈左右的绳子,系在自己的发髻上飞跑,绳子像射出的箭一样直,连奔跑的马也追不上。
北魏时,一丈约2.45米,三丈仅7.35米,能让“绳直如矢”,没有百米决赛9.58秒的速度,肯定是不可能做到的。如果杨大眼参加奥运会,别的选手根本无缘金牌,世界纪录将会被刷新,世界纪录保持者,肯定不会是博尔特!

当时,杨大眼这个举动“见者无不惊叹”。负责选拔征南军官的尚书李冲大概也看呆了,称赞杨大眼是千年才有的奇人:“千载以来,未有逸材若此者也。”
所以,如果从古代田径选手中,选一位参加田径赛跑,杨大眼的呼声更高。
那么,如杨大眼这类古代“百米飞人”,是如何练出来的?
从史料还看,古人这优异的田径成绩得益于一种“负重训练”。《练兵纪实》(卷四)“练足力”条称,“古人囊砂,渐渐加之,临敌去砂,自然轻便,是练足之力。”
图:

图:现代囊砂训练
囊砂,即是在腿上绑沙袋进行高强度训练,明抗倭英雄戚继光当年训练士兵长跑速度时,便采取此办法,
囊砂,这种速度训练的法宝,或者说绝招,成就了中国古代飞人。此法至今为现代体育教练青睐,当年横扫田径中长跑项目的“马家军”,其独家训练方法之一便是“囊砂”负重训练。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作者微号:jsnjnfl
这件金子文物一露头 考古专家马上请求封锁现场
三星堆遗址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最悠久、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代遗址之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鸭子河南岸,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20世纪20年代末,一位农民无意中发现了这个遗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986年7月23日的一个夜晚,考古队员在挖掘三星堆祭祀坑时,发现了一件亮闪闪的物品。经过清理,他们惊喜地发现这是我国考古学史上首次发现的金质文物,即后来被称为“三星堆金手杖”。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0:19:130000乱世的色彩:元代绘画的承上启下
昨天已经讲过明代绘画的概况,参考中国古代绘画的巅峰期——明代绘画的缤纷世界在明代绘画繁荣的背后是明代画家对元代绘画的继承。元代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短暂,但在绘画历史上承唐宋,下启明清。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有一批画家创作了影响深远的传世之作。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51:480002新中国河南考古第一人
安金槐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是我国研究商代考古的巨头之一,他对商代考古的贡献将永远载于史册。安先生的一生确实和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息息相关。今年是安金槐先生100年诞辰,安先生出生于1921年,中国现代考古学恰恰也是这一年诞生的。安先生于1950年参加考古工作,这一年也是新中国考古学的开端。安先生于2001年去世,这一年也是继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决定启动的一年。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9:05:070000古人是怎么保护儿童权益的?儿童福利院最早出现在中国哪个朝代?
古代如何保护儿童权益本文作者倪方六做好儿童权益保护,让孩子健康成长,已是现代社会之共识。古代在保护儿童权益方面同样是很努力的,先秦即开展了“慈幼”行动,南北朝出现了中国史上最早的社会救助机构“孤独园”,唐宋立法鼓励“近亲收养”收养;同时,重视儿童受教育的机会,提倡“蒙以养正”……图:健康快乐的古代儿童,图为南宋佚名绘《冬日婴戏图》(局部)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3:49: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