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隆基:东北亚之登上世界舞台与如何给高句丽的历史定位
2016-07-10 孙隆基、张欣 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

【编者按】本号将陆续编发中山大学2016“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的讲课摘要,敬请关注。
2016年7月5日上午8:30-12:00,在郭静云教授的主持下,孙隆基教授进行了题为“东北亚之登上世界舞台与如何给高句丽的历史定位” 的主题演讲。现将有关内容摘录如下:
在这个讲座中,孙隆基教授以世界史,而不是传统的国家史或民族史的视角阐述了东北亚的崛起与发展及高句丽的历史定位。 他梳理了中国古代民族志史里六个彼此羁绊的北方族群:古匈奴系,古东胡系,古秽貊系,古肃慎系,韩系与倭系的发展演变过程,并由此展现了东北亚如何在公元一千年前后形成了位于东北的辽,位于朝鲜半岛的高丽,及位于海上的国风化日本这三大相对独立而稳定的政权,及它们如何影响了此后近一千年的世界历史。
古匈奴系一部分内迁,参与五胡十六国,一部分大抵是到了西方,不可考。其中属于古匈奴系的突厥人在隋唐五代扮演过重要角色后大举西迁,至中亚,大食帝国,小亚细亚与巴尔干地区。
古东胡系分为位于漠南的鲜卑人与位于大兴安岭的鲜卑人。前者建立了北魏,在汉化的同时也使中原胡化,中国史正是在此胡化的基础上,开创出隋唐盛世。后者南下辽河流域,建立了前燕与后燕。
古秽貊系位于东胡之东,其地望松辽平原至今韩国的西北角。相传商朝亡人箕子在此建立箕子朝鲜,至战国时代与燕毗邻,并称王国。楚汉相争期间,箕子朝鲜被燕地亡人卫满取代。卫满朝鲜后并入汉帝国。汉在此置玄菟,乐浪,真蕃,临屯四郡。四郡之北是先前未曾归属中土体系的位于吉林省的秽貊系国家扶余,其旁枝高句丽崛起于汉属玄菟郡故地鸭绿江一带,于公元前37年进入朝鲜半岛。公元前200年,半岛南端出现了辰地雏形邦国。卫满朝鲜取代箕子朝鲜之际,后者大量移民南迁,促进了辰地的发展,导致了三韩邦国:马韩,辰韩,弁韩的成形。
马韩其中一个部落百济,传说其统治阶层来自高句丽王朝支系,姓扶余,臣民为马韩人。369年,百济吞并马韩,崇奉佛教。辰韩的另一个部落新罗,初与高句丽结盟。后高句丽迁都平壤,转与百济结盟。503年,定国号新罗。由三韩系统发展出来的新罗,百济与高句丽拧合为韩国史的三国时代。三国是古秽貊系与韩系历史的汇流,也是对倭系的分流。
551年,百济和新罗联手攻打高句丽。高句丽失去半岛中部的汉江流域。553年,新罗攻打百济,获得汉江流域。663年,新罗联合大唐消灭百济,完成大同江以南的统一。倭国扶植百济王子复国,败于白江口之战,从此倭人势力退出朝鲜。668年,新罗联合大唐消灭高句丽,于其地置安东都护府。与唐联盟的新罗被沦降为羁縻性质的鸡林都督府。于是新罗领导高句丽与百济残部反唐。676年,唐将安东都护府从平壤迁至辽东城。新罗在政权和语言上取代了高句丽,缔造了统一的韩国。因其在文化上认同高句丽,自称高丽。统一新罗在新征服的三国旧地设京,连同中央,共设小五京。
910年,统一新罗瓦解,半岛进入后新罗,后百济,后高句丽的后三国时代。后者并非前高句丽全境,只是从统一新罗分裂出去的北境,仍处于大同江之南。后高句丽由出身新罗的王氏接受,灭后新罗与后百济,将大同江以南的半岛重归壹统,国号高丽,时为936年。
古肃慎系之后继者为靺鞨人。位于渤海北疆的黑水靺鞨后来演变为建立金朝的女真。698年,前高句丽的靺鞨贵族大氏建立国民为靺鞨人的震国,后称渤海国。渤海政权亦设五京制,与新罗相似。此制为后来的辽,金政权承袭,为该时代东北亚邦国平衡中国的集权制与半部落化社会的特色。926年,渤海国亡于契丹,即后来的辽朝。辽为了防范高丽国与宋朝结盟,发动了一连串丽辽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不是强势的辽把高丽灭了,而是让这个半岛势力将国界从大同江移至此江与鸭绿江之间的青川江一线,以换取它由奉宋朝正朔改用辽朝年号。
辽朝肇始了近千年来中土政权更替的新规律,其动力皆源自大陆东北亚。755年燕地的安史之乱乃其先兆。947年辽朝崛起,以燕京为“南京”,图取中原。其后继者金朝与1127年灭北宋,以燕京为“中都”,开封为 “南京”。同为古东胡系之后的蒙古人入主中原,改“中都”为“大都”,择中土与东北亚迭界燕地为统治中土天下的轴心。1368年成立的明朝是近千年来唯一由北伐成功的大一统王朝。1402年,南京明政权为朱棣的燕地政权取代。1592年,日本军阀丰臣秀吉图谋灭亡朝鲜,进一步征服中国,这是更大的东北亚圈的介入。1644年满清入关,东北亚再次主宰中国,并建立一个空前成功的“中华”大帝国。1912年进入共和时代,似乎重复了明朝史:由南方政权北伐统一全国,定都南京。由于对华北与东北缺乏控制,日本于1931年制造沈阳事变,侵略中国的战争由东北打响。1932年,日本在东北成立满洲国。1945年,美,苏,英三强的雅尔达会议把中国东北划归苏联受降区,左右了中国大陆与北朝鲜的局势,其后果以迄于今。1947年,辽沈战役造成了中国最近的一次改朝换代。1949年,共和国首都迁至北京。
综上所述,除了以传统中土为“天下”
的角度,我们也可以从东北亚的发展与兴起的角度看待高句丽的历史定位。同时,东北亚的兴起决定了中土王朝的兴废。中国政权在近千年里也出现了东北亚化的趋势。例如中国沿用至今的行省制即东北亚的奉献。
(执笔:张欣 编辑:江俊伟)
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四川石渠吐蕃时代石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0:52:170000中国到底有几颗国宝级翡翠白菜?传有7颗,最值钱的并不在大陆
说说中国的几个“白菜”本文作者周德秀倪方六中国人就对玉有着独特的喜爱,而其中硬玉翡翠后来居上,尤受青睐。翡翠是一种高档的玉石,因其质地较硬,雕琢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中国传世翡翠制品不多,说起翡翠的传世之作,大家可能就会想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那颗翠玉白菜,这颗白菜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更因为故宫元老那志良的赞赏,而声名大振。近有不少大陆人去台湾,专门就是想看看这颗“白菜”。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53:210000地下文物看陕西:走向文明,仰韶文化
老官台文化之后距今7000—5000年之间,正值冰期后最温暖的时期,黄河流域以及支流渭河流域远比现在温暖湿润,经济与社会发展迅速。在黄河流域形成分布广泛的仰韶文化,是当时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最为繁荣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仰韶文化是中国境内最早被确认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近百年来考古学家对仰韶文化遗址进行了重点调查和发掘,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已达5000多处。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1:58:080000一桩古代皇家墓地秘密交易的背后:迷信害人
原题:一桩“墓地交易事件”本文作者倪方六昭明太子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出名的,他名叫萧统,目前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文选》,就是萧统组织人员编纂的。史称,当时萧统“名才并集,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未之有也”,很可惜这么一位大才子竟为墓地风水所误,迷信害人。图:昭明太子萧统画像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7:27:300000考古被指挖了祖坟,后人找到陕西省文物局,现成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陕西大荔李氏家族墓地考古本文作者倪方六2001年2月,陕西大荔县城西南约15公里的八鱼村村民,在紧邻村北的地方挖土,一下子挖出了青石块,掘开石块周边的泥土,一个用石材摆布的地下空间结构显露出来——原来下面是一座古墓。县里接到报告后,县文化局和警方即派人前来保护,很快省里专家也来了。发现这座古墓简直就是一处地下庭院,雕梁画栋,有斜坡墓道、院落,门前两侧有影壁、中庭,还有偏房、洞室等。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12:3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