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东北禁封地发现一长满青苔的绝世文物,发现者不识竟用油焚烧
高句丽壁画墓和好太王碑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上篇说了高句丽墓葬的大体情况,这篇进一步说说这事情。
大家想知道,为什么日本考古界对中国境内的高句丽古墓群这么有兴趣吗?除了民族本身的神秘性外,与古墓内丰富的壁画大有关系,是了解高句丽历史,特别是东北亚历史最直接的材料。这些最富艺术价值的壁画墓,还被学术界称为“东北亚地区的艺术宝库”。

图: 厨事图。上面有一个女子往锅灶里烧火,另一个女子从蒸笼里拿出东西,还有一个女子在另一处洗碗整理;前面还有两只狗,似是闻香而来,流着口水不肯走,等主人赏食。

图:宴饮图

图:角牴图。两人上身赤裸在较量,旁边还有一个人,似乎是裁判角色。

图:骑射图

图:狩猎图

图:高句丽五盔坟5号墓壁画(墓室顶部分)
考古调查发现,高句丽壁画墓以封土石室墓居多,目前中国境内有33座、朝鲜境内68座。壁画的内容再现高句丽王公贵族家居、宴饮、歌舞、百戏、出行等社会生活,早期壁画还绘有宫殿、亭阁、马厩、水井、卫兵、侍女、牛马鸡狗、花草树木、日月星辰等图案。绘画方式一般是在石壁上抹白灰,然后在白灰上作画;再后则是直接在磨光的石壁上作画。
由于高句丽灭亡较早,留下的文字资料稀少,内容丰富的高句丽古墓壁画,因此就成了十分难得的研究资料,对研究高句丽的历史、文化、风俗,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除了壁画,有“东方第一碑”之称的好太王碑,则直接提供了高句丽有关历史信息。此碑汉字隶书,方严厚重,上面原刻有1775个字,目前可以看出的大约有1600字。

图:好太王碑亭

图:好太王碑
好太王碑在高句丽第19代王好太王陵东北200米处,碑体高大、端庄、通体黝黑,建于414年(东晋义熙十年)。好太王陵坐落在今吉林省集安市区城东4千米外的禹山脚下、洞沟平原上,是一座外形与将军墓一样的大型方坛阶梯石室墓。
墓主好太王名叫谈德,39岁死亡,因谥号“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故称“好太王”。好太王于391年继王位,时年18岁,在位22年。好太王在位期间,是高句丽最繁荣的时期,好太王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东征西讨,占辽东、驱倭寇,侵汉江、降扶余,使高句丽疆域空前扩大。后来继位的长寿王为纪念父王的丰功伟绩,立了此碑。
毫无疑问,好太王碑虽然不是价值连城,却是一件具有极其重大历史价值的绝世文物,不会再有第二偷件。如此重要的石碑,却长期一直湮没在山野草丛中,无人知晓,一直到清末才被发现,为什么?原来,禹山一带当年是满清的禁地,以长白山为中心,周边广大的范围,老百姓都不能乱便进来,鸭绿江、图们江一带的中朝边境尤为封禁重点。

图:禹山一带巨大的高句丽封土墓
生活于中国东北的少数民族,如契丹、女真,一直认为长白山是他们的民族发祥地,长白山是他们的圣山。作为女真人的后裔,满清人继承了这一说法。乾隆皇帝的长白山祭告文开头即“奥我清初,肇长白山”。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满清人修筑柳条边,开始封禁,禁捕民间随便采东珠、人参、貂、狐、熊、鹿、虎、豹等特产。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乾隆亲临小白山,在望祭殿中祭祀长白山,并下令封禁长白山,保护发祥之圣山。一直到直到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才废除了禁山围场之旧制,设招垦局招民开荒。
为什么要封禁东北,起初主要是防止老百姓乱挖乱采,坏了发迹地风水,后来还有考虑禁关内汉人进入和半岛朝鲜人偷越国境的问题。

图:禹山一带巨大的高句丽垒石墓
满清前后封禁了200余年。让高句丽墓葬所在的集安境内的禹山等地也神圣和神秘了起来。解禁以后,老百姓可以方便进山了,藏在山里的历史如同山珍野菜一样,也被挖了出来。不久以后,这里便有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意外发现。
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桓仁建县,一名叫关月山的书启(相当于现在秘书一类的小公务员),游览至这块荒芜之地。关月山好古,在草丛中发现了一块长满青苔、被污泥包裹着的巨石,感到奇怪,仔细看看,他发现上面还有字,认为可能是一个石碑。
于是,关月山雇人来清洗石头的青苔,一时无法洗净,便用油来烧,希望看清石碑。这一焚烧,石碑受损,原先很清晰的碑文倒有好多字无法辨认出来了,对这一绝世文物造成了无可补救的破坏。关月山将碑文拓印出来,之后传入北京,这块“东方第一碑”和其价值才被世人知道。

图:近观太王碑

图:好太王碑拓片(局部)
好太王碑对研究高句丽的政治、军事、文化、制度、传统和高句丽与新罗、百济及日本列岛的关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日本学术界也很看重此碑。
在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以考古的名义,对分布在中国东北境内的一批高句丽墓葬,进行了一轮有预谋、有组织的盗掘,从“东北亚艺术宝库”里盗走了很多中国文物。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提倡无负担阅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作者微信:nifangliu
声明:转载须征得本头条号作者同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金山龙:云南大型食草恐龙(长7.5米/距今1.98亿年前)
目前人类已挖掘出700多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但真正被大众所知的,估计只有像世界十大恐龙之最中的恐龙了。为了丰富大家的恐龙知识,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个金山龙,它出土于中国云南,一起去认识看看。金山龙基本资料体型:金山龙是一种中国的大型食草恐龙,它体长7.5米,高2米,比锦州龙、西部龙稍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273位,生活在距今2亿年-1.98亿年前的早侏罗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23:09:420000霍巍:西藏早期游牧文化聚落的考古学探索
一、早期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理论的提出本文所称的“早期游牧文化”,是指中国古代游牧民族文化。就本文所具体讨论的西藏高原这一区域而言,包括了从吐蕃王朝兴起之前的史前时代以及吐蕃王朝时代这样一个年代范围之内,主要集中于汉唐时期,大致可与考古学界所提出的西藏“早期金属器时代”和吐蕃王朝时代这两个时空概念相对①。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1:58:140000女子打麻将以身偿债 法院判决算强奸(麻将危机)
女子打麻将输掉肉偿后报警。小关和自己的丈夫已经结婚五年,在经过两人的多年努力后小关的丈夫终于事业有起色,小关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富太太,每天在家也没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做,于是每天找人打麻将,本来以为这是小关打发时间玩的,但没想到他的麻将瘾越来越大,偏偏小关的技术并不太好时间长了让小关总是在输钱。麻将上瘾我要新鲜事2023-09-22 20:31:180000夏商玉器:牙璧和祖形器
本文摘自曹芳芳撰稿的“夏商玉器与玉文化学术研讨会”纪要,本号重新编图。黄翠梅(台南艺术大学):《牙璧的起源与发展:从殷墟出土的牙璧谈起》牙璧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50:280001秦始皇祖母陵惊现一物 确认为已灭绝新物种遗骸
导语:秦始皇陵一直尚未开启,其中隐藏的秘密未曾揭开。很多人一直想要探索秦始皇墓之谜,但是目前科学条件不允许。甚至有人认为秦始皇和外星人有关系,当然这些都是猜测而已。日前有消息称在秦始皇的奶奶的墓中发现的一具神秘的动物骸骨,这是一种新物种,让人有点意外。秦始皇祖母陵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7:33:4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