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何能称帝?都传刘宅风水好长了棵东西,实因刘母做的一件事
原题:刘备老宅风水好桑树长“华盖”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三国时的蜀国,史称“蜀汉”。
自公元221年先主刘备在成都称帝,续汉之大统,定国号“汉”起,到后主刘禅于公元263年降魏亡国,共传二帝,历43年,是三国中传帝最少、立国时间最短的朝廷。
刘备仅当了三年皇帝就死了,儿子刘禅虽然无能,却在龙椅上坐了41年。蜀国的历史,其实是刘禅的历史。
蜀汉比较有名皇家陵墓有三座陵墓:二陵一坟。即,先主刘备、昭烈皇帝的惠陵,后主刘禅皇后的南陵和刘禅自己的“阿斗坟”。


本篇先说刘备的发迹之谜。
在三国中,刘备这个皇帝可能最不显赫,但从封建伦理秩序上讲,却是最正宗的一位。
刘备(公元161-223年),字玄德,河北涿州(今河北省涿县)人。刘备有皇家血统,父亲刘弘是汉景帝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
刘胜的儿子刘贞,于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被封为涿县陆城亭侯,从此刘家在此安居。刘备祖父刘雄是位地方绅士,曾任过东郡范县(在今河南旧范县东南)的一把手(县令)。但时过境迁,到刘备父亲刘弘这一代,家道中落。刘弘又早早过世,日子便很难过了。可以说,刘备在很小的时候就饱尝了人世的艰难。
曹操曾嘲讽刘备为“卖履小儿”,说的就是刘备早年的生存状态。由于没有生活来源,幼小的刘备只得跟着母亲,靠贩卖草鞋织苇席为生。

图:刘备卖履
非凡的人总有不同寻常的事,刘备也是。孙权能做皇帝,据说是因为祖坟埋到了风水宝地,刘备祖坟葬在哪,史书上没有交代,但刘备家的阳宅似乎是建在了风水宝地上。
《三国志》、《华阳国志》等书均有记载,刘备家老宅院内东南角篱笆墙边,长有一棵高约5丈多的大桑树,根繁叶茂,远远望去就像古代帝王出行时所乘车舆上的华盖,当地人看了都觉得奇异,预言刘家将出贵人。
刘备也颇有抱负,与同族小朋友一起在树下玩耍,便曾说过,“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意思是,我以后一定会乘座装饰华丽的天子专用车。这话刘备可能不只一次说过,在过去是犯忌讳的,被官方知道了要砍头的。所以他的叔叔刘子敬警告他,说话要谨慎——“汝勿妄语,灭吾门也!”
不少人因此认为,刘备能当皇帝,因为他家老宅风水好,其实非然。风水毕竟是玄虚的东西,从刘备人生轨迹来看,实因他母亲做的一件事,匡正、指引了儿子的发展方向——
刘备的母亲是一位相当有眼光的女人,刘备15岁时,她决定让儿子外出游学,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让他出去混。如果不是刘母做出的这个决定,鼓励他当“漂族”,刘备是不会结识、交上那么多得力干将,没有这些左膀右臂他想成事当皇帝,是基本不可能的。所以,天下好的母亲,不应该是给孩子富裕的生活,而是给他一个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
游学期间,刘备与同族的刘德然、辽西人公孙瓒一起,拜原九江太守、同郡人卢植为师。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很看好刘备这孩子,常常资助刘备,视为己出。刘元起的妻子不高兴了,“刘备与我们又不是一家人,你为什么对他这么好?”

图:蜀主刘备画像
刘元起或许早看出来了,刘备将来能成大事,做皇帝,他告诉妻子,“我族中这个小孩,不是普通人!”
自从15岁那年开始闯荡江湖起,刘备结交了一批未来称帝立国之路上、志同道合的“战友”,公孙瓒、关羽、张飞等人都是这一时期成为刘备铁哥们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河东人关羽、同郡人张飞,他们是刘备的左膀右臂。史书上称,刘、关、张三人关系好得如同一人:寝则同床,食则共器。
《三国演义》上他们的关系处理成“桃园三结义”,三人誓言:“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图:桃园三结义
中山国富商张世平、苏双等人,也觉得刘备将来会有出息,送了不少钱财给他。这笔钱对刘备来说相当重要,应该是刘备发迹的“第一桶金”。刘备用之组织了一帮人马,戎马生涯就此开始。
此后的事情不用多了,刘备一生都是在征战中度过的,波澜壮阔:镇压黄巾军有功,被封安喜县尉;与曹操“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得奇才诸葛亮;联合孙吴,“赤壁之战”大败曹操;夺取汉中,自立“汉中王”。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在曹丕已逼迫汉献帝禅让,魏国建立的情况下,刘备于成都武担山之南即皇帝位,承续汉统,年号“章武”……由于《三国演义》的普及,刘备与曹操、孙权一样,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刘备病逝于白帝城永安宫(今重庆奉节),时间是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四月。谥号“昭烈皇帝”,于当年八月,安葬于惠陵。

图:刘备陵园——成都惠陵
但是,刘备的葬地,与曹操墓到底在哪一样,众说纷云,特别到了现代,由于名人效益带来的旅游经济热,刘备墓地之争闹得很凶。
下面的文章继续讲述。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提倡无负担阅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事先联系作者!作者微信:nifangliu
李学勤:有关古史的十个新发现
0000学术由问题始,“学科”不过是方法
2016-02-23郭静云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核心提示】当研究者叙述出问题所表达的现象后,最关键的是去了解其原因和背后意义,但这显然是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学界经常讨论的“考古与历史如何相配”问题,实际含义应该是在人类历史整体性研究框架中,考古学与文献学如何相配。在此命题中,一切所谓的“学科”,实际上仅是不可或缺的各种研究方法、工具罢了,并非两相独立、互不关联的学术领域。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49:540000地下文物看陕西:骊山夕照,秦始皇陵
#博物馆奇遇记#秦王朝自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到公元前207年灭亡,只存在了15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秦虽享祚短暂,但影响巨大。秦王朝不仅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为后世留下众多影响巨大的无形遗产,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一座埋藏丰富、神秘莫测、令人遐想的有形宝库——秦始皇陵。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9:36:310000日本最近挖出两件国宝,网友听说后马上联想, “是不是中国的?”
日本四世纪贵族大墓挖出“蛇剑”和“盾镜”本文作者倪方六最近,日本网友热议日本国一起重大的考古发现。去年,从奈良市西部最大的圆形墓——富雄丸山古墓区域,挖出了两件特别的随葬品——铁质“蛇剑”和青铜“盾镜”。青铜镜与铁剑,在日本古墓葬中已出土很多,但这两件东西真的不一般,被日本专家视为“国宝”,引起轰动,大小媒体竞相报道。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8:12:180000李旻:高地龙山社会及遗产
中国青铜文明形成所涉及的空间范畴接近整个地中海世界——在历时千年的过程中,诸多政权与社会群体在持续的互动中此消彼长,形成复杂的政治遗产。面对大量出土资料,在描述区域文化间风格差别的同时把握社会变革的宏观特征,是考古分析向史识转化的必经之路。这要求学者反复思考作为研究工具的考古学分类,兼顾不同时空尺度,服务于自己的问题。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34:2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