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海昏侯》一场失败的盗墓,揭秘西汉“宝藏男孩”
2006年盗墓小说《鬼吹灯》的出现,揭开了我国盗墓类小说的新纪元,并与其同年诞生的《盗墓笔记》,在此后十数年里,成为「盗墓文化」的顶级IP。神秘且备受争议的盗墓产业,一时间也成为人们热议话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级顾问霍顿曾指出,全球地上和地下的文物交易额,仅次于毒品和武器交易。中国作为文物「输出」大国之一,更是吸引无数盗墓者趋之若鹜。
2011年,一起发生在江西南昌观西村盗墓案件,让一个沉睡2000多年的庞大古墓,以震惊中外的面貌,惊人的出土文物数,刷新中国考古界的历史。更让一位集王、帝、民、侯于一身的神奇人物,走进人们的视野。
这项历时5年的古墓勘察和发掘,更被拍成集盗墓、文物考古、历史权斗于一身的高分纪录片《海昏侯》。

2011年3月,江西南昌观西村的村民,发现有几个来历不明的人,常常在「墎墩山」神出鬼没,而「墎墩山」是传说中的古墓,毗邻江西最大的汉墓群「铁河乡」。
有一天早上,村民们在山上,发现一个深约十五米的「盗洞」,并迅速向当地派出所报案。江西省考古所马上派出考古专家杨军,前往现场勘察。
杨军在盗洞不远处发现有大量的木炭、胶泥、锯断的椁木,并在深入盗洞时,闻到的不是腐臭味,而是终生难忘的奇异香味(据说这种奇异香味,在之后的考古过程中散发了3年之久)。杨军确定,这是一座高等级墓葬,并迅速向国家文物局上报。

根据陵墓的外形,考古学家们发现这是一座「西汉皇家陵墓」。然而,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整个西汉皇朝,中国的政治中心都位于北方,哪位显贵会葬于长江以南的江西西昌呢?
根据史书记载,还真找到一位落户南昌的西汉列侯——海昏侯。而且历史上只有四代海昏侯,第一代故昌邑王、汉废帝刘贺;第二代刘代宗;第三代刘保世;第四代末代海昏侯刘会邑。
那么,到底是哪一位海昏侯,安葬于斯?
为了一探究竟,2011年4月,考古专家们开始前往现场调研,发现主墓「一号墓」附近分布着大小坑墓近10座,它们都符合汉代诸侯墓园的规制。

发掘工作首先从主墓旁的「陪葬坑」开始,一批种类繁多、做工精美的车马具从中陆续出土。
使用真车马陪葬的墓坑,只有诸侯王一级才能使用,但「海昏侯」只是列侯,怎么可能有这种待遇?



带着种种疑问,国家文物局安排了一批最资深的考古专家和文物保护专家,前往海昏侯的主墓「一号墓」勘察。这也是继长沙「马王堆汉墓」、广州「南越王墓」之后,国家文物局第三次调集全国一流专家,到一线执导发掘工作。
然而,让考古文物专家们感到可怕的是,海昏侯「一号墓」表层封土被清除后,发现在3月出现的盗洞就落在主墓上方的正中央,盗墓者已经用电锯锯开顶层的椁木,形成一个一平方米的洞口,里面或许已经被盗掘一空。

更可怕的是,这个总面积约400平方米的主墓,在古代已经被盗墓者盯上了,在封土的夯层上面就有出现十几个大小不一的盗洞。

考古学家们还找到古代盗墓者在墓葬中留下的「五代灯盏」,如今这些灯盏也成为了文物,可想而知盗贼们已经偷走多少墓葬品。

意外的是,盗墓者的脚步在主墓外回廊存放衣物的地方停住了,考古人员还发现墓中很多地方已经倾斜倒塌。
原来,在1700年前,南昌地区曾发生一次大地震,墓室坍塌并汇入倒灌的河水,令过往的盗墓者望而却步,也让墓内主棺发生了位置偏移,得以让文物们逃过一劫。

当考古学家真正踏进主墓时,兴奋地发现一组「铁制编磬」,这是在我国首次发现这样的文物,也代表着墓主人身份非同小可。

此外,还在墓中发现一座「钱山」,大约有两百万枚五铢钱,其中还有迄今最早的1000枚铜钱穿为一贯的实物。
按照当时的市场价值,这批钱能买近800吨大米、2400吨小米或者今天的50公斤黄金。


随后考古学者们用了整整3年时间,清理「一号墓」的主墓外回廊,在当中出土了上万件文物。
包括礼器、兵器、漆器、钱币、粮食和大量生活器皿,像是雁鱼灯、火锅、造酒器皿等,还有几千枚竹简木牍。



然而真正的重头戏才刚刚开始,在主棺室的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不少漆器盒子,其中一盒装满了汉武帝时代用于赏赐亲信和功臣的皇家特制纪念币「马蹄金」和罕见的「麟趾金」,另外两盒是码放整齐的「金饼」,共187枚。
据最后统计,海昏侯「一号墓」出土的金器总量为78公斤,超过了全国汉墓所有已出土金器的总和。
葬墓主人,绝对是一个西汉时期的「宝藏男孩」。



能拥有如此丰厚身家和墓葬规模的海昏侯,非身份特殊的汉废帝刘贺莫属。刘贺的爷爷就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父亲则是汉武帝与其挚爱李夫人的儿子刘髆(昌邑哀王)。
回顾刘贺的人生履历表,他从王到帝,又从帝归民,再由民封侯,可谓跌宕起伏。父亲去世后,年幼的他就承袭了昌邑王封号,从小衣食无忧,本可轻松自在度过一生。

没想到他的叔叔汉昭帝英年早逝,又膝下无子,于是年仅十几岁的刘贺莫名其妙被立为皇帝,又莫名其妙地在仅仅成为皇帝的27天后,被大将军霍光联名废黜,不仅没有正式的帝号,还失去了原本昌邑王的身份,成为平民。
那么,刘贺为何只当了27天皇帝?这或许要从汉武帝时代说起。
当年,汉武帝一共安排了五位顾命大臣来辅佐汉昭帝刘弗陵,其中被任命为「领尚书事」的霍光,他在五权之争中独占大权,成功驯服汉昭帝,可惜汉昭帝英年早逝,为了找到新的傀儡皇帝,年少且政治经验浅的刘贺就成为不二人选。
根据《汉书》的记载,「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的刘贺在当上皇帝之后,没有做好傀儡皇帝的本分,而是真的计划将自己的亲信安排在不同岗位,并擅自更换宫廷禁卫,触碰了霍光的底线。
于是霍光就以「行昏乱,危社稷」的罪状,将其废黜。然而,在罪状里,列举的都是些不够检点的生活琐事,根本没有达到需要废帝的地步。而且,史书记载,当霍光宣布废黜刘贺时,「群臣皆惊愕失色」,这都说明了,霍光废黜刘贺的背后,其实另有隐情。

刘贺被废黜后,并没有被抄家罚没,随后霍光辅佐汉宣帝刘询登上帝位,11年后汉宣帝下诏册封刘贺为海昏侯,让其移居偏远的豫章郡。并批准刘贺将昌邑王历年累积的财产,还有他在皇宫获得的财物带到豫章郡。这既是一种看似善意的安抚,同时又能防止刘贺东山再起。
汉宣帝还下昭批准刘贺不必每年参加进京朝拜的活动,杜绝他有任何政治机会,这也是为什么原本献给汉宣帝的「金饼」最后会留存在刘贺墓中。

考古学家在刘贺的墓中还找到一幅孔子衣镜(背面刻有孔子像的古代镜子),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上面还刻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语句,意思是:被任用就出仕,不被任用就韬光养晦。
可以看出,刘贺并非如史书记载那样只是荒淫无度,他也会监督自己恪守君臣之道,并懂得自保。

封为海昏侯短短3年后,刘贺就突然离开人世,年仅33岁。其长子刘充国、次子刘奉亲也都在接到继承海昏侯爵位的诏书不久后,莫名奇妙的相继去世。
有大臣上书「这是天意绝之」,海昏侯由此被废,没有人再有资格享用那些金银财产,于是全部被埋入刘贺墓中。由此造就了两千年后,这座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墓主人明确,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
如今,坐落于刘贺墓附近的刘贺夫人墓,也正在发掘当中,那些史书中有关刘贺的,未曾分辨的青红皂白,将通过文物一一重现。
白云翔:新莽货泉的考古学论述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3:25:190000日军女汉奸潜伏山村15年,却因为一碗红烧肉身份暴露被处死刑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出现一些与社会意识相左的人物,例如抗日时臭名远扬的女汉奸张桂花。张桂花出生在一个异常贫寒的家庭里面,作为一个典型的贫下阶层劳动妇女,张桂花原本跟丈夫过着和和美美的男耕女织生活。但是在日本侵入中国之后,张桂花的平静生活一去不复返。当日本兵打到河北之时,张桂花的丈夫在参战途中惨死战场。失去了丈夫依靠的张桂花,无奈之下只好改嫁给了当地的一个汉奸做媳妇。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5:38:580001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3:19:380000文雅龙:四川大型四足食草恐龙(长9米/距今1.61亿年前)
说到恐龙,大家都更在意食肉恐龙,那些大型的食草恐龙总是容易被人忽视。为了丰富大家的恐龙知识,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个文雅龙,它是一种大型食草恐龙,出土于中国四川,一起去认识看看。文雅龙基本资料体型:文雅龙是一种中国的大型食草恐龙,它体长9米,与将军龙、谭氏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赞排第189位,生活在距今1.68亿-1.61亿年前的中侏罗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1:40:010001岳洪彬:商代的“黄泉观念
#冰雪2022#殷墟王陵区共发掘十余座带墓道的大型墓葬,其腰坑的底部距地表的深度普遍在11~14米,远远超过同时期商代水井的地下潜水线,可证在王陵区商人营建大型墓葬时,墓穴(尤其腰坑)的深度均应穿透地下水,达到“下及黄泉”的效果。本文认为,这正是商代社会中“黄泉观念”的体现,商墓底部的腰坑就是死者灵魂通往黄泉路的入口,腰坑中的殉狗就是通往黄泉路上的引领者。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0:51:3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