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人藏宝秘招令人叫绝,山西老财主妙法防不住败家子
原题:古代中国人藏宝秘笈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近来,发现宝物的新闻不少,吊起了读者的胃口,引发了一股民间“淘宝热”——
上个月,2名寻宝者宣布,他们在波兰东南部的山区中,找到了传说中的二战中德国纳粹的“黄金列车”,并得到了波兰官方的确认。1945年,纳粹的一列火车上装有几十个箱子,里面全部是黄金,据从此消失,成为传奇。

图:神秘的地下剖隧道
而在俄罗斯也发现了宝藏。一名德国工程师声称,近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以西的地方,发现了二战期间藏匿的苏联“黄金卡车”,车上据信装载100吨黄金。

图:神秘的藏宝洞
更让读者着迷的是,中国境内也发现宝藏,而且是真人真事:明末农民起义军张献忠的“藏宝”被人找到了。这是四川当地警方在破获一起公安部督办的盗掘、贩卖文物案中意外发现的,一级以上珍贵文物有多件,其中有金狮、金印、金册子等,其价值估计过亿。而此说并非空穴来风,据清彭遵泗《蜀碧》:“(张)献忠闻(杨)展兵势甚盛,大惧,率兵十数万,装金宝数千艘,顺流东下,与展决战。”

图:四川警方破获“盗宝案”中的收缴的银锭,“江口沉银遗址”附近出土,疑是张献忠宝藏
但是,上面所说的宝藏新闻,与咱老百姓其实一点关系也没有,“外财不发命穷人”。还是说说身边的故事吧。上一篇里与大家聊了中国古人藏宝的秘招,其实,把金银财宝埋以地下,只是常见的手法方之一,还有更绝的。
这篇文章接着上篇的茬,让网友见识一下。
把钱财宝到夹皮墙里
——晋商熔银难防家贼
除了埋到地下,中国古人比较常用的储蓄方式还有“壁藏”、“檐藏”、“梁藏”等。顾名思义,就是将宝物藏在墙壁里、屋檐下、房梁上。但在具体收藏时,还是要动一番手脚的。如所谓“壁藏”,就是将墙壁做成出夹皮层,将值钱的东西放进去的。
笔者在做调查时,发现不论在农村,还是城市,现在仍有人家在这样做,有的甚至将笨重的保险箱嵌进去,常见的地方有的在大衣橱的后面的墙上掏洞,然后利用柜门、衣物遮当。这种方法,我们的老祖宗一直在使用。
而豪宅中的藏宝更是一绝,如在苏州东山有名的“雕花楼”内,就有多宝藏宝秘室,而最隐秘、真正储放最值钱宝物的地方,并不在这些你可以看到的楼阁内,而在公开的偏房中,就在你眼前。

图:苏州东山豪华雕花楼内藏宝秘室

图:苏州东山豪华雕花楼内藏宝秘阁


图:苏州东山豪华雕花楼内导游牌
古文献中著名的“孔壁遗文”,就是在孔子后裔家的墙壁内发现。当时是刘彻(汉武帝)当皇帝时期,鲁恭王扩建宫室,把孔家老宅拆了,结果从墙壁夹层中发现了许多古文经传,有《孝经》、《尚书》、《礼记》、《春秋》、《论语》等大量简牍,这些简牍又称“孔壁中经”。由此可见,“壁藏”手法在古代是十分流行的。
檐藏、梁藏就是将钱物收藏在屋檐下,或是悬吊在房梁上。这种储蓄宝藏心理也为盗窃者所了解,入屋盗窃的小偷雅称“梁上君子”,便与此有关。梁上既然能藏钱,自然也是小偷藏身的合适地方,而且还可顺手牵羊。

图:古代民间壁藏(复原图)
需要说明的是,收藏地点再意外、私密,也难不住小偷的,所以上述储藏手段都没有现代这样放到现代银行里保险,被盗事件在古人的笔记中随处可以查到。有的人由此想出极端的防盗法子,如山西老财就想出了另类办法。
自古及今,山西的老财主多,所以传出的储蓄藏宝手段也多。传说有一个发了大财的晋商,觉得将钱财埋到地下、放进墙壁里都不放心,于是便想到一种妙法:把成堆的银子熔化成液汁,浇灌进房内的地板。这手法确实太另类了,小偷倒是找不到的,但“家贼”难防,其子孙没钱的时候便会悄悄敲点下来花花。如此这般,一敲再敲,最终被敲光,导致败家。
古人储蓄很疯狂
——一次考古出土铜钱22万斤
与现代不代,虽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纸币的国家,但古代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使用的主要等价交换物,不是纸币,也不是金银,而是铜钱。因而,中国古人的储蓄中占很大比例的,是“蓄铜”。

图:地下窖藏古钱币,2014年烟台市福山区城建工地挖出现场
现代考古中,已发现很多铜钱,有的窑藏铜钱甚至是成吨出土,由此可见古人储蓄是多么疯狂。1967年冬天,在湖北黄石市西塞石维修长江干堤工程时发现一处钱窖,最早有西汉“半两”铜钱,最晚为南宋的“淳祐元宝”,之前各个朝代的钱币都有。最后称量一下,这批出土铜钱总重达22万斤,推测是南宋人埋下的。
此地在历史上便曾有多次窑藏铜钱出土,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侵华日军攻占黄石前夕,便次发现了一个古代钱窖,出土的铜钱悉数被日军用船运走。据当年目击者后来估计,出土铜钱的重量也与1967年的出土量相当。

图:古人地下窖藏掩埋示意图,系1985年福建黄埠乡封头村出土铜钱窖藏(福建省博物馆考古部绘制)
1981年10月,在湖南省攸县,一易姓农民在家旁边挖泥时,也现的一座古代铜钱窖,让他挖出的古铜钱装了5汽车,共重有3万多斤。出土的铜钱分期也很广,从汉武帝的“五铢”铜钱,到唐高祖的“开元通宝”、后周的“显德”铜钱,到南宋高宗的“建英通宝”,多达30余种。最后推测,这批铜钱也应是南宋人埋下的。
由于城市房产大开发,这样的考古发现在近十来年更多。2010年底,杭州一个工地上发现的窖藏钱币有4000多斤,装钱的是一个长达1米5的大皮箱,发现时已烂了,推测是明代人埋下的。
古人日常储蓄常用“扑满”
——与今儿童“聚宝盆”一样原理
除了铜钱外,考古中还发现了大量的铁钱。1997年7月在河北沧州挖出了重达近10万斤铁钱;2006年7月,在山东省东营市新区一处建筑工地上,发现了6万多斤铁币。这些铁钱都是宋代钱币,出土量令人吃惊,钱币的所有者放在今天,也是亿万富翁,足够入福布斯“富豪排行榜”。



图:汉代扑满,俗话说的“钱罐子”就是这样
窑藏,更多是古代有钱富翁们的储蓄手段,对绝大多数的普通人家来说,一般不会造反窑藏,因为没有那么多财富要收藏啊。虽然没有多少多余的钱,但也得学会积攒,要“有时防无时”,这才是“会过日子”。
古代中国普通人家储蓄方式也比较多,收钱所用器物有箧、匮、囊等,分别相当于今箱子、柜子、口袋等。庄子所谓“胜箧、探囊、发匮之盗”,透露出的就是这么回事情,就是因为古人喜欢用这类器物储藏钱财,才让小偷摸准了信息。



图:清代扑满,古代孩子的“聚宝盆”
对于零星的储蓄,现代人可以开个户,零存整取,但古人没有这个条件。那怎么办?据前人笔记上所载,比较流行手法竟然与今儿童储钱的“聚宝盆”是一个原理:聚少成多,最后满时或是需要时,将钱罐打破取出。
这种钱罐,在古代叫“扑满”。从《西京杂记》上看,至少在西汉时人们喜欢使用这种储蓄方式:“扑满者以土为器,以蓄钱,有入窍而无出窍,满则扑之。”
政府限储蓄违者法办
——唐代最高限储每家五千贯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中国古人喜欢存钱储蓄,这让政府很伤脑筋。因为铜钱不像现代纸币,铜资源是有限的。太多的铜钱不拿出来使用,加上民间私熔、遗失、陪葬、外流等,导致市场上的货币投放量严重不足,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商品流通和交易。

图:唐朝人使用的铜钱
所以,不少时候政府并不鼓励民间储蓄,反而严厉制止。如在唐代中后期,唐政府曾多次发出“红头文件”(圣旨),李纯(唐宪宗)当皇帝时便规定,家里储存的现钱,“不得过五千贯”。超出部分,在限储令公布后一个月内使用完毕,随便买什么物品储存都可以,就是不能储蓄铜钱,严重违反者可以“杖杀”。
由于有的人家钱太多,李昂(唐文宗)当皇帝时又作了调整,规定除了最高储蓄额五千贯之外,家中已有储蓄的,限期用完:“一万贯至十万贯,限一周年内处置毕;十万贯至二十万贯以下者,限二周年处置毕。”如果限期内处理不完,则要法办治罪。


图:宋代铜钱
宋代也曾一度“限储”,赵炅(宋太宗)当皇帝的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十一月,便出禁令:“民先有藏蓄者,悉令送官”,由国家强制兑换。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提倡无负担阅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作者微信:nifangliu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巡礼—宋辽金元(二)
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详细名单戳~重磅!“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揭晓!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项目公布!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0:13:260000南非考古学家发现古老墓葬 距今至少20万年
根据环球时报的报道,在南非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墓葬,很有可能追溯到20万年前,甚至比之前发掘的智人还要早上10万年,此次发掘出来的人类遗址,很有可能是一种石器时代的原始人,平均身高大约为1.5米,这时候的人类还是介于猿猴和现如今人类之间的一种物种,以普遍性而言,大脑的容量只有橙子般大小,这样的种族难道就已经有了墓葬文化吗,这样的发现受到了古生物学家的一种质疑。我要新鲜事2023-06-09 20:48:020000江苏工地发现古墓 出土大量首饰文物(工地古墓)
工地上发现的古墓里出土6口棺材大量陪葬品。2004年,江苏一建筑工地上施工时,无意间挖出一座古墓,闻讯赶来的考古专家立即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经过查看,发现这座古墓未被盗墓贼盗掘过。这样,专家组们窃喜不已,揭开墓顶的石砖,一块块漆黑的厚重椁板显露出来。随后,考古队动用工地上的起吊机移开棺木。此时,古墓中五小一大六口棺材盛放在里面。六口棺材我要新鲜事2023-11-12 20:03: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