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巨蛇守护古墓?附近村民深信不疑,考古家冒险前往发现真相
《李白墓》中写道:“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人生在世,皆需面对死亡之宿命,死亡面前世人平等,无论天子或庶民,生命尽头,皆要入土为安,而逝者留给后人之瑰宝,埋藏与古墓中,墓室象征逝者之意志。
中华大地历经五千年的风雨,无数英雄将一生,奉献给国家,正所谓生是中国人,死亦为中国魂,在中华大地上,埋葬着无数前人的尸骨。这些古墓是前人意志的象征,其中也蕴含了无限财富。墓室之所以有着巨大的研究价值,皆是因为古人对墓葬文化十分重视。

众所周知,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世人无法永存于世间,而其一生所作的丰功伟绩,想要被后人铭记,就需通过墓室来向后人展示。另外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古人认为死亡是来世的开端,肉体虽死,但灵魂永驻,墓室乃逝者灵魂的家园,一个好的墓室,能让逝者获得好的来世,所以古人对墓室的修建十分重视,会在墓室中,放入大量陪葬品。
尤其在皇室贵族的墓室中,埋葬着众多财宝,以彰显生前的实力。另外在墓室之中,古人会设立众多机关,用各式各样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免受外界的侵扰。秦始皇乃中华伟大帝王,其用上千兵马俑,守护自己的墓室。而在陕西一带,传闻一座古墓之中,有一条巨蛇,千年来守护着墓室。
这个村子位于陕西北边,是依山而建的一座小村子,有着上千位村民生活于此。村子中自然资源丰富,在离村子数百米处,就是一片浓密的树林。但村民们都未曾踏足过这片树林,老一辈的村民说,在树林之中,有一座千年古墓,墓室之中有一条长达数十米的巨蛇,守护着这座古墓。
曾经就有村民,在夜间听到巨蛇的动静,这片树林也成为了村民们的禁地,无人敢前往古墓附近。大蛇的传说,一直困扰着当地的村民,也有人为了证实古墓中到底有没有巨蛇,从而来到山林之中,但都半途而废。

久而久之,大蛇被人们口口相传,同时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在村中老一辈的威望极高,而大蛇之事,皆是从老一辈的口中所出,所以村民们都对其深信不疑。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将历史研究摆在首位,在考古学家的努力下,中华大地上众多古墓得以重见天日,揭开了尘封已久的历史谜题。而当地的考古学家,也听闻了村子中,有一座千年古墓的身影。
为了文化事业的研究,考古学家来到了村子中,询问村民们古墓的位置。原本热情的村民,听到考古学家要前往古墓,纷纷大惊失色,对其避而不谈。一连几个村民,都不愿意向考古学家透露古墓的位置,经过一天一夜的询问后,考古学家才得知古墓之中的巨蛇传闻。
有一位村民自愿带领考古学家前往山林之中,一路上村民十分紧张,到达目的地后,考古学家的确发现了墓室的身影。村民告诉考古学家,如果大蛇被打扰,就会大开杀戒,而考古学家则认为大蛇一事乃天方夜谭。
虽然考古学家持有怀疑的态度,但为了保险起见,进入墓室之中的人,皆身着防护服,带着防身用具,一点点向前迈进。之后考古学家找到了主墓室的入口,到达主墓室后,众人并未发现巨蛇的身影,放眼望去,整个墓室的占地面积十分庞大,并且被数十个棺椁占满,每个棺椁摆放整齐,像是刻意调整过的,乍一看十分诡异。另外在每个棺椁之中,都有一把弯刀。这些弯刀经过千年的沉淀后,锋利程度不减当年,让考古学家大为震惊。

而一具具尸体,皆是被人为杀害的,专家推测,这个墓室极有可能是古代用来埋葬士兵的军用墓室。但是考古学家,翻阅众多书籍,也未发现墓室的来历。这座古墓的发现,揭开了村子中的传闻,其中并未有大蛇守护,而墓室的来历,依然未被揭开,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这座古墓的来历,会被世人揭开。
以史为鉴,是国家发展之本,而墓室乃研究历史的最佳渠道,保护好前人留下的古墓,是世人的使命和职责,唯有从历史中走来,方能找寻得到适合时代发展的道路,让中华儿女,迈入全新的时代。
《须弥山石窟考古报告·圆光寺区》在浙江大学正式发布
遗产编辑中心5月28日,历时八年而成的《须弥山石窟考古报告·圆光寺区》在浙江大学正式发布。这部报告是第一部系统呈现石窟寺数字化考古成果,并探索数字化技术介入条件下石窟寺考古组织实施和报告编写方法论的范例。发布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讲话,浙江大学副校长何莲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旅厅副厅长卫忠共同揭幕,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中国古遗址保护协会石窟寺专业委员会主任孙英民致辞。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7:17:580000《中国考古学:永远在路上》编后记
2020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将10种十佳图书、10种优秀图书呈现在读者面前,它们以高质量的内容和形式,反映出我国文化遗产学术研究的杰出成果,展示着欣欣向荣的文博行业风采,也启示着文化遗产图书的未来发展方向。《中国考古学:永远在路上》获得2020年度全国文化遗产优秀图书,编后记还原出图书的策划、编辑和制作过程,以飨读者。《中国考古学:永远在路上》张忠培著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7:54:200001溯源六千年,太湖北有最早的“古国”
昨天一篇林留根:5000多年前,“长三角一体化”就已实现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如果说五千年前长三角地区实现一体化,那么那个跑在最前边的领头羊便是东山村,它是良渚文化的前身,崧泽文化的核心所在。太湖云水,经年流波。回溯6000年,聚居在环太湖流域的史前先民砌泥墙筑屋,过上饭稻羹鱼、琢玉磨石的生活。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4:50:3400002023年度《中国博物馆》聚焦版块选题方向
《中国博物馆》(ChineseMuseum)是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博物馆学专业期刊。自1984年创刊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博物馆学科建设,指导各地博物馆实践,培育博物馆学人。本刊为双月刊,逢双月出版,2018年被列入中文核心期刊,2021年3月再度入选。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0:57:4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