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古代陶瓷专题:白釉瓷系的发展
最早成功烧出白瓷者,是北齐~隋代的北方窑场,到了唐代发展成熟,以邢窑产品最著名。宋代白瓷走向精致化和多元化,定窑白瓷、辽代白瓷、磁州窑系白瓷及景德镇窑青白瓷相继兴起,带动南方外销窑场的白瓷制作,形成范围广大的白瓷系统。以下选取五件宋辽时期的白釉瓷器,说明它们的特色。
1.定窑白瓷枕

定窑位于河北省曲阳县,创烧于唐代,经过五代的发展,到了北宋时期达到鼎盛,窑内烧造白釉、黑釉、酱釉及绿釉等器物,以白瓷著称于世。定窑生产的白瓷有碗、盘、瓶、枕等品类,胎土质地细致紧密,颜色近似牙白,表面使用刻花、划花、印花及彩绘等技法装饰,部分碗盘采覆烧法装烧,口沿露胎为“芒口”,或用金属包镶边缘,做工颇为精致。例如北宋定窑孩童枕,此器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主体部分为一名幼童,双臂交叉趴卧在椭圆形的垫子上,双脚交叠翘起,表情安详可爱。衣着与垫子皆用刻花装饰,表面施釉,釉色牙白,是北宋定窑的代表性器物。定窑本是民间瓷窑,北宋时期品质优良的白瓷曾被宫廷选作贡瓷,这些上品白瓷形制优雅,纹饰素雅流畅,呈色牙白莹润,故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2.辽白瓷提梁皮囊壶

五代~北宋时期,契丹族在中国北方建立大辽王国,透过征战的手段,收受北宋上缴的物资和岁币,掳走北宋的手工匠人,才开始设窑烧造陶瓷。辽代白瓷大约分为二类,其一是中原类型,如梅瓶、碗盘、注壶、温碗、盖罐及葫芦瓶等等,可能由中原传入或在当地仿制;其二是契丹类型,如鸡冠壶、凤首瓶、长颈瓶、穿带壶、鸡腿瓶及海棠花式盘等,造型来自契丹传统的器物。例如辽代白瓷提梁皮囊壶,此器由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辽会同四年耶律羽之墓出土,造型模仿契丹传统的皮囊壶,表面突起一道随形弯转的凸棱,也是模仿皮革拼接缝制的状态,富有游牧民族之色彩。此器的胎质较粗,表面先上一层化妆土,再施透明釉烧成米白色,属于粗土细作的工法。
3. 磁州窑白瓷荷口瓶

磁州窑位于河北省磁县观台镇,创烧于北宋,延续至元明,窑系范围广大,历时悠久,产品种类繁多,既有纯粹的白釉瓷,也有在白瓷基础上加以变化的品类,是当时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磁州窑白瓷产品的胎料加工不精细,胎土白度不高,坯体表面先涂一层化妆土,再施透明釉烧制,颜色米白。例如北宋磁州窑白瓷瓜棱荷口瓶,此器为日本东京松冈美术馆藏品,瓶口往外翻折,口沿做成花形,颈部粗长,腹部外扩为瓜棱状,腰部以下收窄,底下具有圈足,足底外撇,器表遍施透明釉。仔细观察它的釉色米白,圈足露胎处可以看到未上化妆土的胎体,其胎体颜色灰白,胎质略粗,与定窑白瓷细致白净的胎质不同,所以要用粗土细作的技法才能烧成白色,是磁州窑的特征。
4.景德镇窑白瓷瓜棱水注

景德镇是中国南方著名的瓷都,烧造历史源远流长,但是早期的情况大多见于文献记载,直到宋代才真正繁荣起来,成为中国陶瓷的重要产区。宋代景德镇以烧制青白瓷为主,此类产品用当地的高岭土为原料,胎质细白,表面釉色并非纯粹的白色,而是介于青白二色之间,在视觉上呈现青中有白、白中闪青之状,故名“青白瓷”,又称“影青”。例如宋代青白瓷瓜棱水注,此器为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品,壶口微敞,上方加盖,颈部粗长,腹部做成瓜棱形,肩部两侧附加长流和曲柄,胎体细白坚硬,釉面晶莹,透明度高,器面多呈白色,深刻处因积釉而为淡青色,使瓜棱造型更有立体感。
5.西村窑白瓷凤首瓶

宋代生产白瓷的南方窑场除了景德镇之外,还有福建地区的同安窑和泉州窑,以及广东地区的潮州窑与西村窑。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代西村窑青白瓷刻花凤首壶。西村窑是北宋年间以外销为主的民间窑场,生产青瓷、黑瓷及白瓷,青瓷产品类似耀州窑系的风格,白瓷产品则模仿定窑或是配合海外需求制作的外销器物,以凤首壶和刻花盘最著名。凤首壶的造型如图所示,顶端为大眼勾喙的凤首,头上竖立花冠形瓶口,颈部收窄,表面以凸棱为饰,腹部圆鼓,具有圈足,肩部两侧安装壶流和曲柄,壶身雕刻缠枝花卉和蕉叶纹,通体施釉,釉色白中泛青,此类器物大量出土于东南亚一带,是西村窑的产品。
家庭妇女一常用工具被改成酷刑刑具,受刑者极惨,传一女人发明的
炮烙之刑源于熨斗考文/吴甜甜、倪方六接着前面的文章《村民把一铜器当水舀子用,专家看后一惊竟是东汉文物,现藏博物馆》,继续聊古代的熨斗。这要主要说的——炮烙之刑。古代还有一种水熨斗,是利用滚烫的热水的温度传热,把皱了衣服烫平。早期材质比较简单,以陶瓷为多。进入金属时代后,用铜、铁、铝材质装水的熨斗较多。现在,在偏僻的农村还可以看到,有的家庭妇会用这样的土熨斗来烫衣服。(古代炭火熨斗)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58:000000墓中发现一男子身下铺满黄金 他是谁 为何能如何奢靡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古代的墓葬文化一直备受重视。墓葬规模和陪葬品的豪华程度与墓主的身份和地位密切相关。考古学家在山西太原发现了一座千年古墓,其中墓主身下铺满了黄金,令人惊叹。根据考古专家的研究,墓主身份为晋国卿大夫赵鞅。1.赵鞅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6-17 19:25:210003有没有一种可能,龙是古人们看到了恐龙的部分化石,猜想得来的?
中国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神兽,其形象深植于中国人的心中。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古生物学的兴起,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中国龙的起源和真实性。有人认为,中国龙可能是古人们看到了恐龙的部分化石,猜想得来的。那么,这种说法是否成立呢?本文试图从科学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古人是否有可能看到恐龙的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9:47:38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辽驸马墓
应历九年(959)辽代驸马赠卫国王夫妇合葬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盔甲山南麓的山坡上,1953年发现。据残墓志考证,辽驸马赠卫国王为萧沙姑,即《契丹国志》所载的萧屈列,他是应天皇后之兄述律鲁述(萧敌鲁)的儿子,所尚公主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女儿质古(奥哥公主)。这是一座辽代早期的契丹贵族墓。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59:510000任文洁:小麦的推广种植与先秦时期“四时”观念的强化
在历史早期,人们关于时间的种种观念和认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漫长的时代中逐步萌发并完善起来的。尽管人们时刻都切身感受着“自然时间”的推移与变化,但能将其转化为一种“社会时间”,留存于自身的观念当中,并指导其依照一定的时间节律开展各种社会活动,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本文要探讨的“四时”观念便是“社会时间”的一种体现。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1:32:5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