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榫卯间的一曲“古典乐”
“家青制器”为何物?田家青为何人?《明韵 Ⅱ——田家青设计家具作品集》为何书?
“明韵”之味
“明韵”源自田家青先生于2006年出版的一书《明韵——田家青设计家具作品集》,及2018年出版的《明韵Ⅱ——田家青设计家具作品集》。

酷爱古典音乐的田家青先生,给经他创新设计的具有时代风格的系列家具取名“明韵”,表明了其继承中国古典家具之集大成者——明式家具之精髓的主导思想,以及以韵味为上的艺术追求。
这套包括案、桌、椅、书格、床、榻、书帖架等在内的共20 件完整的家具,从选材到制作,延续了明式家具敦厚大方的气质和精湛严谨的工艺,并结合现代审美和生活方式的需求进行了创新设计。
而《明韵——田家青设计家具作品集》一书的手稿也被国家图书馆荣誉典藏,收入名家手稿文库。

在《明韵——家青制器》一书中,田家青先生进一步阐释:“手工制作中式家具实际是艺术的再创作,制作图纸如同乐谱,相同的一首歌,一人会唱出一个味,高下不啻有天壤之差。木匠制作的家具是否有神气,说到底取决于个人的艺术修养,而不是图纸和手艺,到了这一步,最可怕的是眼低手高,出匠活,要不有那么一句老话‘唯俗最不可医’。”
这种“巧得绝门、巧得富有内涵”的境界,正是中国传统家具的精华。

按照王世襄先生的说法:“所谓‘明韵’,就是想自己做一些带有明代风韵风格的家具。可这绝对不是照抄,不是说我这有张明朝的桌子,我就一丝不苟地把它仿制出来,那是‘仿制’,没有新意。他用的叫‘明韵’而不叫‘明式’,就是说:我不是照抄明式家具,而是要吸取明代的精神、风格,加上自己的创作、自己的体会,把它融化进去,它是明代的风韵。”
“明韵”系列家具,在造型设计、制作工艺、结构体系方面既有继承,亦有创新。在田家青先生的眼中,家具就是艺术品。在设计中,他既注重体现出现代人的思想,也坚持保留明式家具的内涵和精神。
“明韵”之后,田家青先生推出“家青制器”,将家具作为承载思想的艺术品来设计制作。“家青制器”继承了中国明清家具的基本设计理念和中式家具的结构体系,与中国家具主流有明确的传承关系,创新循序渐进,从而形成了特有的风格。这也是从“明韵”到“明韵Ⅱ”的升华之处。

王世襄先生为“家青制器”题词:“世人每视家具为工艺品,不知其佳者为艺术品,家青制器,求索艺术造诣,工艺之精乃余事耳。”

田家青先生传承世襄先生明式家具研究的同时,又制出新明式家具。榫卯间之思索,足见明式家具之韵,明式匠人之心。
田家青与他的“家青制器”
田家青,中国古典家具领域内著名的学者、专家,文物大家王世襄先生惟一的入室弟子。

其专著《清代家具》(1995年中英文版)是学术界公认的该领域的开创和权威之作。王世襄评价此书:“这是第一部关于清代家具的学术专著,研究、著述从填补尚付阙如的空白开始,并能达到如此规模,值得赞贺!”
而经他创新设计的具有时代风格的“明韵”及“家青制器”系列家具,近年来屡屡在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大型拍卖会上与历代古董珍玩同场拍卖,开创了著名艺术品拍卖公司拍卖现代家具作品的先例。

在中国嘉德2013年秋季拍卖会,“王世襄先生藏工艺品专场”中,这件“花梨木独板大画案”最终以1265万元的价格成交。
“明韵”及“家青制器”系列家具,兼顾美学原理与使用价值,堪当“实力战将”!就艺术品而言,它称得上是颜值担当;就实用性而论,榫卯结构可千年不坏。


“以前的明式家具大多也是在文人指导下由工匠制作的,每一件成功的家具无不融进了设计者的思想、性格,无不体现出设计者对艺术、对生活的看法。”田家青先生说。
田家青的得意之作是一具世所罕见的大画案。王世襄先生亲自为画案做铭,诙谐地称田家青为“善兹事者田大郎”,并盛赞他:“十多年来,潜心研究家具和制作工艺,著述日富,蜚声中外。所制作的‘明韵’系列家具,成品为识者所珍。”
《明韵 Ⅱ——田家青设计家具作品集》
2006年5月,《明韵——田家青设计家具作品集》第一部出版,“明韵”与“家青制器”各占一半。

12年以后,2018年10月,《明韵 Ⅱ——田家青设计家具作品集》付梓,以“家青制器” 为主,采用书画长卷之势,共收入木器作品五十余件,鸿篇巨制如大榻、画案,文房掌玩如镇纸、笔插,朴雅清新如桌凳屏架之类,最考验雕工的如“向清宫造办处致敬”等诸品,更有中国传统木工工具及使用技法介绍。图书内容精彩纷呈,一一随卷展开,是作者近十余年来制器汇览,也是其探索木艺传承创新的实录。

在编撰《明韵 Ⅱ——田家青设计家具作品集》书稿时,田先生突发奇想,在平铺的宣纸上,拉起濡墨后的墨线,以墨斗代笔,如抚瑶琴,或轻或重,时缓时急,一条条墨线落纸之后纵横交错,意境深远,一幅神奇的艺术画作便跃然纸上,令人叹为观止,拍案叫绝。


田家青先生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经过近四十年的钻研,编写研究明清家具的专著近十部,自1996 年以来,开创了以家具为艺术品的创作实践,设计出近百件承载了设计者的思想和中国古典家具精神的现代家具,在中国古典家具研究界颇具影响力。


田家青先生对于学术成果的出版有严格要求,他强调书的内容必须有历史价值;不能重复,不炒冷饭;他的著作观点明确,考据翔实,出处准确,注释详尽,文字简练,招招式式体现唯美境界。同时,他认为好书的属性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他对图书的设计制作特别用心,在图书装帧、用纸印刷等方面也极为考究、精益求精。

其著作不仅内容丰富生动,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更是值得珍藏的精品之作。
英国考古发现1600年前文物 写有我国文字 我国古人去过英国
2019年9月1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称,在伯克郡的一个村庄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幅非常罕见的罗马马赛克画,这幅马赛克画已有1600年的历史。尽管这幅画两年前就已被发现,但当时的考古技术并不成熟,专家没有对其进行挖掘。英国的考古队员称,这幅画非常精致,全世界范围内只有三幅类似的马赛克画。令人惊奇的是,在与壁画一同出土的一些小物件上,发现了疑似我国文字遗迹罗恩符文,这让许多人感到惊讶。我要新鲜事2023-07-26 21:09:380000上海博物馆“大博物馆计划”(2022-2025年)全文发布
大/博/物/馆/计/划2022-2025年2022年12月21日上海博物馆迎来建馆七十周年。12月12日,上海博物馆发布《上海博物馆“大博物馆计划”(2022-2025年)》。根据这一计划,上海博物馆将以建馆70周年、东馆建设为重要契机,建成“一体三馆”基本格局。现全文发布如下:上海博物馆“大博物馆计划”(2022-2025年)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5:49:040002汉朝与唐朝盗墓者盗了同一座墓,哪个更厉害?盗洞开挖发现不同
西汉长沙王后“渔阳”墓本文作者倪方六谈到长沙汉墓,估计网友第一反应会想到马王堆。其实从等级上讲,马王堆算不了第一,墓主同样是女性贵族的渔阳大墓,便远比马王堆显赫——墓主乃长沙王王后。此墓座落在湘江西岸咸家湖西侧望城坡古坟垸一座小山包上,由主墓和三座外藏坑构成,属于西汉长沙王族墓地。整个墓地占地20余亩,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布局非常完整。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35:350000夏朝的存在该如何去证明 学者:在夏代卜骨上发现了“夏”字
1991年,在河南密县黄寨的一个二里头文化灰坑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片保存完整的卜骨。这片卜骨长23.6厘米,宽6厘米,上面有5个圆形的灼烧痕迹,最引人注目的是上面的几个符号,其中一个很可能是表示"夏"的字。我要新鲜事2023-09-10 20:32:130000曹芳芳:中原地区史前用玉特征与进程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0:56:4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