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文物看陕西:恢宏的秦公大墓
同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古代的中国人也相信灵魂不灭,认为人死后只是到另外一个世界去继续生活,而陵墓则是死者在另外一个世界的永久居所。同时,陵墓也是生者对死者表达纪念与思念之情的地方。《周礼·墓大夫》载:“墓,冢茔之地,孝子所思慕之处。”《释名·释丧制》载:“墓,慕也,孝子思慕之处也。”正因为如此,古代的中国人,无论是死者还是生者,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对修建陵墓之事均极为重视。同时还认为,对待死者要和他活着的时候一样,凡是死者生前拥有或使用过的东西都要埋藏到坟墓中供他享用,即“事死如事生”。




从商朝开始,中国古代帝王死后一般都葬在都城的附近,因而在规划都城时,都要事先考虑规划陵区所在。由于秦的都城不断由西向东迁移,按照“秦公陵园建筑,随国都而转移”的规律,秦国的帝王陵区也自西向东延伸,先后有四大陵区,即西垂陵区、雍城陵区、栎阳陵区和咸阳陵区,除西垂陵区在今甘肃礼县外,其余的三大陵区均在陕西关中地区。秦文公及其以前的诸公均葬在西垂陵区,目前在礼县永兴大堡子山发现3座墓,其中有两座墓的墓主分别是襄公和文公。雍城陵区位于今陕西凤翔境内,先后有23位秦公葬于此,已发现14个陵园,49座大墓,其中1座“丰”字形墓、21座“中”字形大墓、5座“甲”字形大墓。栎阳为都34年,陵区仅有献公和孝公两位秦公。咸阳陵区分布在都城咸阳的西北方和东南方,有惠文王陵、武王陵、昭襄王陵、孝文王陵、庄襄王陵、秦始皇陵。离都城最近的是惠文王陵和武王陵,较远的是秦始皇陵。




春秋以前,墓葬既无封土和坟丘,也无树木和标志。到战国时期,开始出现坟丘式墓葬,并以坟墓的大小、高低来显示墓主的身份等级,特别是帝王的墓葬高大犹如山陵。战国中期以后,帝王的坟墓开始称为陵。秦国国君从秦献公陵墓开始,地面上出现封土。随着秦国国力的日益强大及厚葬思想的影响,封土越筑越大,陵园的规模越来越大,陵园设施越来越多。到了惠文王、武王时,正式称为陵。如在凤翔雍城发现的秦国陵园共32个大墓,其中仅南指挥村的一号陵园占地就达2万多平方米。1986年发掘清理出的秦公一号大墓,全长300米,墓室东西长59.4米,南北宽38.45米,东墓道长156.1米,西墓道长84.5米,总面积达5334平方米,不仅比同时期其他诸侯国的大得多,而且比商代帝王陵的规模还要大3倍,是目前所知的我国先秦时代最大的墓葬。此外,秦公一号大墓还采用了当时天子墓才能使用的“黄肠题凑”,秦东陵中有3座墓也采用了仅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亚”字形墓,应是明显的僭越礼制行为。


秦公一号大墓模型




秦公陵园不但规模大,而且盛行厚葬。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经大规模盗掘,仍有不少贵重物品出土,如大量的金箔片、青铜器、乐器等。雍城的秦公一号大墓不愧是目前已发掘的先秦时期规模最大的墓葬,在有200多个盗洞的情况下,仍出土了质地高贵、造型精美的金器、玉器等3500余件。秦始皇陵的陪葬品则更为丰富。目前已在陵园内勘探出600多处陪葬坑、陪葬墓。既有生前军队的缩影——兵马俑、帝王的乘御——铜车马、宫廷娱乐——百戏俑,又有宫廷苑囿——马厩坑和珍禽异兽坑,还有供祭祀用的寝殿、便殿遗址等等,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至于其地下宫殿中埋藏的金银财宝,则是应有尽有。
可以说,无论是墓葬的规模级别,还是丰富的随葬品,都体现了秦国、秦人“好大喜功”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多是坐北朝南,以示生前面南而王,但是秦人从先祖到秦始皇的陵墓以及咸阳城的宫殿、关中内外的离宫别馆都是坐西朝东。有人认为,这是象征秦国不断向东迁都的建国历程,反映秦人由西向东发展的信念;有人说是代表秦国横扫东方六国,统一天下的千秋功业;也有人认为与秦人的原始信仰尤其是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有关。
北宋定都开封的迷信说法,赵匡胤庙里算命,结果连他自己都惊讶了
开封的北宋故事本文作者倪方六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说北宋故事。从北宋都城开封说起。北宋定都开封,这是开封建城史上的高光时刻。但在一般人眼里,开封大概是最不适合做大朝都城的地方,一马平川,难觅山丘,无险可守,无障可保。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徽、钦二帝及宗室3000余人被金兵从开封掳走,便证明了这一点。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42:140000传刘基与朱元璋有段对话,预言中国的分合统一,两岸将谁来统一?
《烧饼歌》神奇预言之真伪本文作者倪方六明初人刘基传奇故事中,最神、流传最广的莫过于现在仍不少人信以为真的《烧饼歌》。这预言真是刘基创作的,到底是怎么来的,这篇文章就来说说这事情。流行的民间版本是这样说的——(朱元璋、刘基君臣殿上问答,现代影视再现)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50:370000马踏飞燕是什么朝代的:东汉时期(青铜古器)
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青铜古器。马踏飞燕是一件国宝级文物,一直被国家所保护着,虽然可以在很多地区的博物馆可以看到,但是马踏飞燕最早被发现是在东汉时期,是军事长官与其妻子的合葬墓。看过这件宝物的人会很惊讶,因为其制作过程都是通过非常严谨的计算,然后制成的。一、马踏飞燕的文物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3:27:530000王亚蓉:战国服饰的复原研究
20世纪60年代我有机会在中央工艺美院学习,最后却走上了服饰文化考古第一线,面对着异味重且腐败的着衣尸骨。这样的转变,或许在开始的时候会觉得是因为工作的需要,时间久了,在这众多“不美”中的我,终于悟出了:我的执着和纺织文化研究给我的次次震撼已让我离不开这些,我固执的走上了服饰文化研究的路,一条沈从文先生﹑王㐨先生都支持鼓励的道路——古代服饰的复原研究。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1:41:220000马王堆女尸恐怖事件:2000年尸体不腐,出土嘴是张开的
1972年,考古学家在马王堆挖掘出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通过研究证实她是汉朝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辛追夫人。因为过去曾挖过不腐干尸,所以马王堆女尸尽管千年不腐,但也并不恐怖,而真正令人恐怖的是女尸的嘴巴是张开的,那画面真的很诡异恐怖!一、马王堆女尸恐怖事件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0:52: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