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文物看陕西:恢宏的秦公大墓
同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古代的中国人也相信灵魂不灭,认为人死后只是到另外一个世界去继续生活,而陵墓则是死者在另外一个世界的永久居所。同时,陵墓也是生者对死者表达纪念与思念之情的地方。《周礼·墓大夫》载:“墓,冢茔之地,孝子所思慕之处。”《释名·释丧制》载:“墓,慕也,孝子思慕之处也。”正因为如此,古代的中国人,无论是死者还是生者,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对修建陵墓之事均极为重视。同时还认为,对待死者要和他活着的时候一样,凡是死者生前拥有或使用过的东西都要埋藏到坟墓中供他享用,即“事死如事生”。




从商朝开始,中国古代帝王死后一般都葬在都城的附近,因而在规划都城时,都要事先考虑规划陵区所在。由于秦的都城不断由西向东迁移,按照“秦公陵园建筑,随国都而转移”的规律,秦国的帝王陵区也自西向东延伸,先后有四大陵区,即西垂陵区、雍城陵区、栎阳陵区和咸阳陵区,除西垂陵区在今甘肃礼县外,其余的三大陵区均在陕西关中地区。秦文公及其以前的诸公均葬在西垂陵区,目前在礼县永兴大堡子山发现3座墓,其中有两座墓的墓主分别是襄公和文公。雍城陵区位于今陕西凤翔境内,先后有23位秦公葬于此,已发现14个陵园,49座大墓,其中1座“丰”字形墓、21座“中”字形大墓、5座“甲”字形大墓。栎阳为都34年,陵区仅有献公和孝公两位秦公。咸阳陵区分布在都城咸阳的西北方和东南方,有惠文王陵、武王陵、昭襄王陵、孝文王陵、庄襄王陵、秦始皇陵。离都城最近的是惠文王陵和武王陵,较远的是秦始皇陵。




春秋以前,墓葬既无封土和坟丘,也无树木和标志。到战国时期,开始出现坟丘式墓葬,并以坟墓的大小、高低来显示墓主的身份等级,特别是帝王的墓葬高大犹如山陵。战国中期以后,帝王的坟墓开始称为陵。秦国国君从秦献公陵墓开始,地面上出现封土。随着秦国国力的日益强大及厚葬思想的影响,封土越筑越大,陵园的规模越来越大,陵园设施越来越多。到了惠文王、武王时,正式称为陵。如在凤翔雍城发现的秦国陵园共32个大墓,其中仅南指挥村的一号陵园占地就达2万多平方米。1986年发掘清理出的秦公一号大墓,全长300米,墓室东西长59.4米,南北宽38.45米,东墓道长156.1米,西墓道长84.5米,总面积达5334平方米,不仅比同时期其他诸侯国的大得多,而且比商代帝王陵的规模还要大3倍,是目前所知的我国先秦时代最大的墓葬。此外,秦公一号大墓还采用了当时天子墓才能使用的“黄肠题凑”,秦东陵中有3座墓也采用了仅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亚”字形墓,应是明显的僭越礼制行为。


秦公一号大墓模型




秦公陵园不但规模大,而且盛行厚葬。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经大规模盗掘,仍有不少贵重物品出土,如大量的金箔片、青铜器、乐器等。雍城的秦公一号大墓不愧是目前已发掘的先秦时期规模最大的墓葬,在有200多个盗洞的情况下,仍出土了质地高贵、造型精美的金器、玉器等3500余件。秦始皇陵的陪葬品则更为丰富。目前已在陵园内勘探出600多处陪葬坑、陪葬墓。既有生前军队的缩影——兵马俑、帝王的乘御——铜车马、宫廷娱乐——百戏俑,又有宫廷苑囿——马厩坑和珍禽异兽坑,还有供祭祀用的寝殿、便殿遗址等等,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至于其地下宫殿中埋藏的金银财宝,则是应有尽有。
可以说,无论是墓葬的规模级别,还是丰富的随葬品,都体现了秦国、秦人“好大喜功”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多是坐北朝南,以示生前面南而王,但是秦人从先祖到秦始皇的陵墓以及咸阳城的宫殿、关中内外的离宫别馆都是坐西朝东。有人认为,这是象征秦国不断向东迁都的建国历程,反映秦人由西向东发展的信念;有人说是代表秦国横扫东方六国,统一天下的千秋功业;也有人认为与秦人的原始信仰尤其是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有关。
掠食龙:非洲巨型恐龙(长15米/脸型似马/拥有长尾巴)
掠食龙是一种蜥脚类恐龙,诞生于7000万年前-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普遍可以达到15米,属于植食性恐龙之一,最大的特点就是脑袋和马匹相似,脖子和尾巴都非常修长,第一批掠食龙化石是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上发现的。掠食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1:01:190002白垩纪鸭嘴龙科:冠龙 头戴扇形头冠(脸颊能发出呱呱声)
冠龙是一种鸭嘴龙科的植食性恐龙,诞生于7500万年前的白垩纪,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头顶处长有非常大且坚硬的头冠,就像是一个扇子长在头顶,而它的脑袋则是类似鸭子一样,因此它长有喙状的吻部,并且主要使用两足进行奔跑和行走。冠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6:38:340001中国考古百年 | 苦乐年华考古人 基层田野巾帼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考古回想
李慧萍“广大考古工作者风餐露宿、青灯黄卷,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坚定的学术志向、顽强的工作作风……”。作为考古一线的工作人员,听到这句话,倍感温暖和鼓舞。基层考古工作者在工作中遇到的艰辛令人感慨,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在默默奉献,用成绩彰显古代历史文明。今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我回想起配合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新乡段考古发掘工作,记之,以此致敬考古百年。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5:53:540001瓜评十大考古:开封州桥遗址重现北宋东京梦华
#历史开讲#河南是目前我国入选全国十大考古项目最多的省份,虽然上有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下有郑州、洛阳这样强地级考古机构,夹在中间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着实憋屈了些。但是从省院依然发掘出不少大发现,比如去年的南阳黄山遗址,再比如今年的开封州桥遗址。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25:08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沂南画像石墓
东汉晚期大型画像石墓。位于山东省沂南县北寨村内。1954年华东文物工作队和山东省文管会联合发掘。1956年出版了《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墓主姓名无考,从墓形及车骑出行画像的导从制度看,应是高级官吏。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9:11:020000